APP下载

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的应用型产品设计人才培养探究

2020-11-23康胜蒋剑平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产品设计应用型办学

康胜 蒋剑平

摘要: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各地方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也做出了积极的探索。然而,在应用型产品设计人才培养环节,我国地方高校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结合人才培养的现状、地方高校的特点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应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理念。凭借制定科学的教学体系,促进地方高校应用型产品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科学地探索地方高校用型产品设计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应用型;产品设计;地方高校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3-0194-02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3.135

一、前言

当前,我国正在建设一个将就业导向作为基础的职业教育体系,我国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规划基础上,全面改进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应用型产品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能够有效地落实人才培养方案,对产业转型和升级起到促进作用,为公共服务的发展提供综合型和创新型的人才,推动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变,实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近年来,地方高校就业率不高,受到传统教育理念和课程设置的影响,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局限性。因此,地方高校应朝应用型转型,在应用型产品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进一步改进产品设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

二、地方高校应用型产品设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导致地方高校转型时期应用型产品设计人才培养局限性的因素有很多,学校的办学定位比较模糊,院校特色不显著,人才培养观念有待于进一步更新,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课程内容单一,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存在出入,师资队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校内外基地建设规模不足,实践教学的教学评价手段片面,这些因素都导致地方高校在应用型产品设计人才培养中存在很大的问题。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地方高校应用型产品设计人才培养中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目前高校还是坚持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填鸭式的教学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方法的僵化,教学内容的单一,无法与现代技术结合,各类教学内容与时代脱节,专业课程设置环节与应用型产品设计人才培养的理念不符。地方高校在产品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中很难体现出自身的办学特色,办学层次较混乱,办学任务比较模糊,无法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情况,为产品设计人才培养制定有针对性的目标。部分地方高校产品设计专业课程设计针对性差,课程内容之间的衔接不强,与社会发展相背离,无法很好的结合当地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市场服务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改善。部分高校产品设计专业为了自身的发展需求,专业课程设置上存在同质化倾向,资源配置不足,有的高校出现资源配置重复的问题,专业课程的特色无法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建设能够为应用型产品设计人才培养提供人力资源保障,然而,目前高校引进的教师注重自身的学历和理论知识,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单一,引进双师型教师只是追求教师的数量,但是无法提升教师的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不够合理,教師结构层次不够完善,很难适应应用型产品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近年来,地方高校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干扰,实践教学课过程中不足,忽视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实践教学是产品设计专业的薄弱环节,条件落后,实践基地不符合社会需求,产学研教学无法充分发挥实质性作用,形式化倾向严重。

三、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的应用型产品设计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完善目标定位,坚持应用型原则

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背景下,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其职业方向的特点决定了其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地方高校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改善,凭借广泛的社会调研,对市场需求进一步了解,准确的把握市场对产品设计人才在知识、素质和实践能力方面的具体要求,从而改进课程体系设计的针对性。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产品设计行业实际,落实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高校应用型产品设计人才培养环节,应将应用作为整体的定位,在人才培养环节将应用作为基础,从而培养出的产品设计人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在深入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完善自身的实践能力,教学环节强调应用型、技术型和实践型人才的培养,产品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应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作为核心内容,培养环节重视实践教学内容,强调大量的社会实践与理论教学结合。因此,高校产品设计人才培养改革环节,应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坚持在实践中育人,凭借实践型指导思想贯穿各类培养与教学目标,坚持以应用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确保学生在产品设计专业内容学习中明白自己今后要做什么样的工作,完善自身的职业定位,才能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适应多元化社会的需求。

(二)建立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课程体系

地方高校在转型环节期要建立应用型产品设计人才培养方式,落实好实践能力培养的中心地位,完善实践教学,改善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改进自身的应用能力。落实好实践能力培养的中心地位,将应用作为课程设计的主要脉络,改善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明确各个层次教学培养的具体任务。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要围绕各项教学活动,在课程设计环节培养目标得以全面的展示,在知识结构环节,应用型产品设计人才培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改善,以学科作为基准,改进学生的学术逻辑能力,并且改善学生的产品设计技术能力,既要改善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也要凭借大量的实践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因此,高校要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坚持以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中心,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将实践教学的比重增加,在实践教学环节落实好育人工作。地方高校还应本着地方性的理念,教学内容呈现出地方特色,办学定位要对地方经济提供服务,培养的产品设计人才,也要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产生促进效果。因此,地方高校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应与社会发展相匹配,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的同环节,也要履行各方面的责任,改进高校办学的特色。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要以地方经济融合,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例如某大学为了让大学生感受到艺术的熏陶,带领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到社区感受各类艺术形式,将各类艺术内涵融入到产品设计中,呈现出鲜明的特色。

(三)改革教学方式,展示应用型产品设计人才培养的内涵

1.    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

产品设计人才的培养需要合理的教学方法,将各类教学方法贯彻到教学环节中,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因此各个地区对人才的需求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学校在办学的时候,其办学基础和条件也不同,不同的学校设计不同的办学任务。因此,地方高校要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明,确的定位,才能确定好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产品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方法要本着因材施教的理念,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探索启发式教学和项目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际的项目中完善和提高动手能力。借助一个个产品设计的项目实践,学生可以重构自身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内在品质,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实现长远发展。

2.    完善应用能力的培养

地方高校应融入实践教学,着力改善产品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践综合素养,结合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将职业领域现状的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准确的把握市场动向,结合实际要求建立有层次的教学体系,制定实践型的教学目标,借助综合型、创新型的教学项目融入,改善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产品设计环节,多让学生动手实践,借助一个个案例操作,学生对产品设计的感知能力会得到很大的完善。借助创新创业训练的方式,让地方高校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融入到企业进行各类产品设计,并对学生的实践有效的评价,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借助校园文化的建设,使学生在产品设计中融入自身的创新精神。

3.    融入校企合作,建设开放型的教学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的开展与就业导向的办学方针不谋而合,地方高校应结合开放型的办学模式,让学生从传统的课堂中走出来,借助大量的校外实训,完善自身的产品设计素养。结合校企合作模式,将校企合作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学校与企业之间深入交流,共同制定办学模式,设计出行业岗位群和用人单位所期望的办学模式。借助实训基地的建立,聘请优秀企业家进入课堂演讲,并且让学生参与的各类社团活动中,改善学生的实践能力、聘请优秀的企业家参与的教学活动中,确保学生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的融合,将部分优秀的学生派遣到企业内部实习,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的进行产品设计。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机会,学生的产品设计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改善,借助大量的产品设计案例,学生今后在社会上的适应能力会得到很大的完善。

4.    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如今,现代信息技术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很大的影响,地方高校应融入信息技术,在产品设计教学的时候借助信息技术的辅助,推动教学顺利开展。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建立信息化教学平台,让学生在平台上模拟各类产品设计,完善教学的真实性。借助虚拟仿真实验室的构建,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进行各类产品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学生的操作能力。

(四)规范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

良好的管理制度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有效的约束,建立激励性的评价体系,可以鼓励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更好的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因此,地方高校应建立一套符合實际情况的评价体系,使其可以长远的运行。通过对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为培育更加优秀的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应用型产品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要以应用为本,在实践教学体系开展的基础上,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带领学生进行大量的实践。结合校企合作模式,从而为学生的实践提供大量的机遇。构建良好的工作氛围,确保学生适应今后的工作环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改革,使应用型产品设计人才培养落实到实处。

★基金课题:2019年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高校转型背景下的产品设计人才培养研究(课题编号:XJK19GGD049);湖南省教改课题:《“转型”背景下艺术设计类专业“三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湘教通〔2017〕452号400)。

参考文献:

[1]   孙翠香“.火”与“冰”:地方高校转型实践中的创新与困境——基于六所地方转型高校的深度调查[J].职教发展研究,2019(02).

[2]   许杰,刘义荣.探索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推进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观点摘编)[J].中国高教研究,2016(12).

[3]   刘志侃,赵峰,张志伟.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J].高教论坛,2016(01).

作者简介:康胜(1988-),男,邵阳隆回人,硕士,邵阳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产品设计及其理论研究;蒋剑平(1974-),男,邵阳新宁人,硕士,邵阳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美术与设计、艺术设计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产品设计应用型办学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彭大将军”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绳结文创产品设计作品选
《长沙茶馆文创产品设计》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青花·木 产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