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胡定音音高和动态音高律制的测量与分析

2020-11-23王鑫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8期

摘要:本文运用科学测音软件对二胡的定音音高和动态音高律制倾向性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二胡定音音高和动态音高的律制倾向性存在一定的区别,但都显现出了三律并存的特点,这个特点在实际演奏中尤为明显。

关键词:实践律学;定音音高;动态音律;音腔核;三律并存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3-0097-02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3.065

一、前言

二胡作为民族管弦乐队中拉弦乐组的主要旋律乐器,一直深受大众的喜爱。二胡属于非定音乐器,即在乐器演奏时,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控制乐器的音高。大部分的拉弦乐器都是五度或者四度定弦,演奏的律制倾向多为五度相生律。但是由于西方音乐理论的普及,绝大多数二胡演奏家都接受过十二平均律的听音训练,而且基于某些乐曲转调的需求,在二胡演奏时,十二平均律的律制倾向也是较为常见的。而由于弦乐器可以很好的表现泛音,所以也可获得纯律的律制倾向。因此,在现今的二胡演奏中,理论上三种律制都有可能出现。

笔者希望通过对二胡进行全方位的客观测音,来探究二胡的律制倾向性,以便对二胡的制作改良及演奏方式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二、二胡定音音高律制的测量与分析

(一)谐音列定音音高律制测算方法

谐音列,又称泛音列,由于声音是弦振动产生的,而弦振动时不同弦长的振动,产生不同频率的声音。在所有的谐音列中,频率最小的称为基频,基频决定了音高。而除了基频之外,还有一些较高频的声音,这些声音构成谐音列。理論上,谐音的频率是基频的倍数关系。

实验步骤如下:选择一把调试好的标准二胡,专业演奏家演奏单音,对所有单音进行录制。将单音进行频谱分析,得到每个单音的频率,以及谐波列的频率。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前六次谐波进行分析。根据各次谐音与基频的音程关系,测算出不同音程关系的音分值。然后后与三种理论律制所对应的音程音分值进行对比,从而得到对应音程的律制倾向性。按照同样的方法,再将二次、三次、四次和五次谐音分别做根音,其他高次谐音做冠音,对比测算音程关系和理论结果的差异,整体统计出二胡定音音高的律制倾向性。

(二)实验结果与讨论

通过对二胡D4-#F6共19个单音进行谐音列律制测量,统计分析了大三度、小三度、纯四度、纯五度和大六度音程的律制倾向性,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纯四度和纯五度对三律都有一定的律制倾向,但是相对而言,对五度相生律及纯律的倾向性更加明显。

2.    对于大三度、小三度和大六度而言,二胡具有绝对的纯律倾向性。

综上所述,二胡定音音高的律制倾向性有着以纯律作为主导,十二平均律和五度相生律为辅的三律共存特点。在大三、小三度和大六度音程上,纯律占据着绝对的比重,对于纯四、纯五度音程上,也有着较大的倾向性;在纯四、纯五度音程上,十二平均律也有一定的律制倾向性;五度相生律由于其基础的单旋律生律特点,也有着些许保留。

三、二胡动态音高律制的测量与分析

(一)实验目的与测算方法

定音音高这种通过数理计算得到的结果,并不能完全涵盖实际演奏中音高的复杂变化。因此对于动态音高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动态音高的研究,选择二胡最为经典曲目《二泉映月》的片段,乐谱如图1所示。并找到五位二胡演奏家的演奏版本(朱昌耀、王国潼、周维、黄江琴、于红梅独奏版本)进行对比和分析。将不同版本依次导入Speech Analyzer中,获取不同乐音的频率,再将频率转换为音分值,最终求得前后乐音旋律音程的音分值。经过整合汇总,与理论结果进行对比,得出二胡动态音高的律制倾向性。读取乐音频率时,根据沈洽的“动态音律观念”,先查找每个乐音的音腔核,然后在此范围内选取频率的中位数作为该乐音的频率值。

(二)动态音高与理论值的对比与分析

对图1乐段进行音乐分析,可以得出该乐段包含的旋律音程有纯一度、大二度、小三度、大三度、纯四度、大六度和纯八度。由于纯一度和纯八度三律结果相同,因此将这两个音程去掉,对其他音程进行统计分析,五个不同版本部分旋律音程实测结果与理论差值的对比结果以及五个版本旋律音程律制倾向性统计结果分别如表2和表3所示。

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大三度和大二度的大全音以及大六度较为倾向于十二平均律。在小三度和大二度的小全音音程关系中,五度相生律的倾向性较为明显。这说明在出现人耳感知略微不协和的半音音程关系上,五度相生律这种旋律律制有着较为明显的特点。在各个音程关系中,纯律均占有较为平均的比例,说明在二胡的实际演奏中,纯律律制也应用其中。

2.    从各个音程的律制倾向性上看,三种律制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倾向性。可以认为二胡在动态音高的横向音程上,有着三律共存,三律并用的特点。

3.    在实际演奏中,根本不存在严格遵守某一种律制进行演奏的可能,而且某些版本测算出的结果与理论结果甚至相差50音分以上。结合笔者之前的研究工作,发现二胡在音程音准感知上,存在一定的容差范围。在此范围之内,即使音高存在一定的偏差,人耳并不能感知到。

4.    不同演奏者演奏的旋律音程律制倾向性存在显著的差异。虽然都是演奏二胡的专业人员,但是每个人演奏的二胡版本的确表现出不同的律制倾向,因此可以看出虽然学习音乐背景相似,也有可能由于个人对音乐的喜好等因素造成不同的律制倾向性。

四、结语

本文运用科学测音软件对二胡的定音音高和动态音高律制倾向性进行分析。总体而言,定音音高和动态音高的律制倾向性上存在一定的区别,但都显现出了三律并用的特点。这个特点尤为体现在实际演奏中。

★基金项目:2015年教育部青年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5YJCZH178;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双一流课题项目,项目编号:01040204/YLTS180513;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横向课题项目,项目编号:HG1608-1;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社科项目,项目编号:CUC13A13;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理工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32014XNG1413;中国国家留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807055020。

参考文献:

[1]   沈洽,翁志文,朱珮绮.动态音律基础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01).

[2]   王鑫,吕雅超.二胡感知律制的测量与分析[J].当代音乐,2018(11).

[3]   崔宪.律学理论的实践意义[J].中国音乐学,2015(04).

作者简介:王鑫(1978-),女,博士,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