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作文题解析及佳作点评
2020-11-23董问博
董问博
【中考真题】
变化是世界上唯一绝对的东西,没有什么能一成不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个关于“变化”的故事。请从所学课文或本卷阅读材料《第一定律》中学习写故事的方法。你可以学习运用悬念、伏笔,也可以学习运用对话推动故事发展,还可以学习叙述者讲述的方式。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文题解读】
话题作文“变化”题目看似简单,人生十五年的成长经历中,人事代谢、城市变迁、时代进步……这些“变化”时时刻刻都发生在我们身边,但从话题作文的角度,细究起来,我们需要关照的地方还很多。
话题“变化”告诉我们行文过程中,要体现出变化,也就是说,不论写人记事,都要体现出前后的不同,当然为了凸显阳光积极向上的主题,选材立意最好构思成由不好的方面变成好的方面,当然,由好的方面变成不好的方面也可以,这样主题立意更加独特。总之,文章的情节不能写得太平,否则,失去了“变化”的内涵,文章的人物塑造和主题立意必然显得单薄。
除了关注话题,还得关注导语,“结合生活体验”“学习写故事的方法”“运用悬念、伏笔”“运用对话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叙述者讲述”,这些都给我们的构思提供了方向。结合生活体验,告诉我们要写身边的人或事,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学习写故事的方法,告诉我们本文的写事要求具有记叙文六要素,要有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运用悬念、伏笔,告诉我们在情节安排上,要关注前后内容的连带,要善用表现手法;运用对话推动故事情节,告诉我们要善于运用语言等细节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叙述者讲述,告诉我们可以把叙述者作为线索人,或者作为事件的旁观者和见证者。这些导语句子其实暗含着写这篇文章可以运用的手法,告诉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应该有怎样的侧重。
每个人心中都有关于“变化”的故事,都有对某种“变化”的感触,写出属于自己的“变化”与成长,就是一篇佳作!
【佳作示例一】
变化
◎张伊彤
她,一个开朗活泼、大大咧咧的女孩。她有着别人都为之羡慕的精致面庞,眉眼含笑,鼻子小巧;她也是众家长口中“别人的孩子”,成绩优异,对人礼貌,对父母体贴,但是就在去省城读书的那几年,这些标签被无情地撕掉了……
一
小学毕业,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城重点中学。人生地不熟,优势全无,她选择了敛藏自己的性格。她变得小心翼翼,选择沉默不语。尽管如此,她还是被人误解,随后成了班级里最让人忽视的存在。糟糕的是,各種原因纠结下,她的成绩一落千丈。她总想把自己内心的苦闷分享给母亲,但是母亲把成绩单往桌子上一拍,跟她说:“就是因为你把精力放在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上,所以你的成绩才会那么差……”“乱七八糟?”原来自己的校园生活在母亲眼里,就是乱七八糟……她嗫嚅着,回到卧房,蒙上被子,被角却把床头的小瓷人碰到了地上,“哒”的一声,小瓷人胳膊断了。她捡起碎片,哭得更伤心了。
二
暑假,在父亲的一再劝说下,她终于同意剪去留了几年的长发。到了理发店,理发师问她:“你想剪成什么样的?”她说:“随便。”又补充说:“怎么精干怎么来。”理发师一听这么简单,撸起袖子开始大显身手。 她就紧闭双眼,任剪刀在头上翻飞。等她睁开眼睛的时候,她的头发已经变得很短很短,俨然像一个男孩子了,她看看自己,又看看父亲,“怎么?理得不好吗?我觉得挺好的。”父亲笑着说,“面对变化,你要学会适应。”“变化……适应……”她躺在床上,咀嚼着父亲不经意间的一句话,陷入沉思。
三
“变化”“适应”,这两个词成了她新学期启航的灯塔。“呀,换发型了?”面对同学的惊疑,她云淡风轻;“来一起玩吧……”听得同学们的邀请,她慨然应允;“谁上讲台来给大家讲解一下这道题?”面对老师的提问,她举手争取……她努力让自己变化,让自己适应。果然,异地求学的生活没有当初想象的那么艰难,她明白了当初被母亲说的“乱七八糟”确实是自己犹疑,是自己没想着改变。
勇敢地迈出一步,走出画地为牢的思想桎梏,那种变化,让人欣喜。
【佳作示例二】
世道如弈棋,变化不荣覆
◎郭冯高洁
公元618年,唐国公李渊翻覆大隋王朝,建立唐王朝,在汗青之上镌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令世人称道。而这个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余载。
时值唐建立约10年,历经玄武门之变,新一任帝王身负白旄黄钺,歃血仗剑,以嗜血的方式登上至高无上的位置,是谓唐太宗。太宗在位期间,汲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虚心纳谏,文治天下,厉行节约。轻徭役,减赋税,休养生息,完善科举制度,知人善任,大力平定外患,派文成公主入吐蕃和亲。他是当真无愧的盛世明君,他泼墨挥洒的国泰民安,史称“贞观之治”。后,永徽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统治者励精图治,政治清明,进一步发展农业、商业、手工业,横制六合,骏奔百蛮。
我观唐之盛,在乎诗者提笔之洒脱:太白的浪漫肆意,季真之豁达雍容,王湾其壮美开阔,那是盛唐之音,风霜雪月,落花诗情。在乎使者出外之坚韧:鉴真曾六次东渡,矢志不渝;玄奘费十年西行天竺,勇往直前,那是唐朝对外的开放,文化流传的深远影响。在乎经济发展的繁荣:垦田面积规模的扩大,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邢白越青的如冰似雪,长安城的夜灯琳琅,井然有序,那是盛世绵长,风雅无边。
可这盛世啊,终是未能延长,最后褪下了粉黛浓妆、羽衣霓裳。你听,那渔阳鼙鼓业已敲响,该退场了。
玄宗改元天宝,承平日久,放纵享乐,任人唯亲,他御下开元盛世,本该留名青史,却贪玩享乐,最后造成了藩镇割据,矛盾尖锐。755年,安禄山、史思明以“清君侧”之名,发动叛乱,那时啊,谁也没听见远方战鼓敲响,旌旗飘摇,谁也没看见盛唐气象下的污秽不堪、统治者励精图治下的松懈怠慢,最后,历经八年之久,平定内乱。可中原大地却是千疮百孔,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国祚气数耗了大半。纵有晚唐元和中兴,大中之治,可这盛唐之荣耀,九天之阊阖,万国之拜冕旒,到底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宦官当政,纲纪紊乱,人民赋役繁重。878年,黄巢起义,大唐王朝,日落西山,名存实亡,907年,朱温灭唐,至此,一代锦绣芳华,在历史的舞台上,黯然谢幕。
我见一朝安史之乱,山河破碎,摇摇欲坠,马嵬坡下那抹朱砂般的殷红,留在了谁的心上?后又见衰唐之悲没,中央权力衰微,藩镇割据严重,黎民苦不堪言……这两者之变化,或许是因为紧挨享乐的就是痛苦的深渊,一着不慎,粉身碎骨。这个王朝,自信昂扬地屹立在历史长河中,傲岸无疆,那气象的阴森与辉煌、人心的欲望与无私藏于其中。
长河巨川,顷刻翻覆,这一变化,或许是命运精心丈量而成的,或是无意为之,但是,回首往昔,早已沧海桑田,世事不容覆,莫要等去挽回,去被迫面对,而是应广袖漫卷,骄傲地策马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