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再造,路在何方?
2020-11-23刘晓蕙李牧
刘晓蕙 李牧
乡村再造是个世界性问题
1979年,平松守彦在日本的造村运动中提出了“一村一品”计划,即通过本地特色的传统工艺、文化艺术等进行景观改造,突出每个村落的特质与差异,在保留原有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文化元素,实现村庄再造。
韩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开展“新村运动”,主要内容包括建设公路、桥梁、房屋等在内的基础设施,通过成立研修院等方式培养乡村人才,指定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发展特色产业等等,同时引入竞争机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其注重農民文化素质和思想水平的提升,切实满足农民的生活和精神需求。
美国的乡村振兴主要集中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伴随着大都市的迅速发展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美国乡村的伐木、采矿业等传统经济迅速衰落。在此背景下,美国政府开始致力于乡村振兴,推出了系列帮助、支持、优惠政策,同时对乡村的整体布局进行严格控制,并在此基础上开始“生态村”的建设,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突出其鲜明特色。
二战之后的法国农村暴露出劳动力过剩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法国实施家庭农场计划,首先是吸引家庭农场主加入合作社,其次是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农林牧各自发展,同时还兴建农业技术学校加强对农民的培养,具有强烈的政府干预的特点。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乡村建设、“三农”问题始终被摆在国家建设的重要位置。进入21世纪,国家连续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农村建设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近年来在中国乡村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艺术介入活动,例如2007年渠岩发起的“许村计划”、2008年靳勒创建的“石节子美术馆”、2011年欧宁发起的“碧山计划”等。这些活动和计划致力于挖掘当地特色艺术文化并融入现当代元素,将当地村落转变为一个具有艺术审美和文化内涵的空间,并通过一系列活动调动农民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以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
“石节子美术馆”将整个村落本身变成一个美术馆,村庄里的山水、自然、花鸟、庭院、家畜、农具,都是美术馆中的艺术品,同时举办以村民生活为主题的电影节、摄影节,与国际友人的交流研讨等,真正通过艺术的感染力和创造力影响居民生活。
“碧山计划”中的“碧山丰年祭” 项目,村民们身穿传统的“稻草装”进行舞蹈表演,利用这一古老仪式来展现传统手工艺和祭祀传统,以期恢复公共文化生活。村里的特色猪栏酒吧民宿、蛙舍改造等,也都呈现出强烈的地域特色,立足实际。
当代中国乡村艺术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代中国乡村的艺术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计划的支持下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通过学者的田野调查、研究论述和各个艺术实践项目的调查报告,仍暴露出诸多规划及实施方面的问题。
一、乡村文化自信缺乏
受到城市化发展的冲击和外来文化的融入,许多村落的传统文化根基被动摇,村民的主体意识和向心力被不断消解。基于落差感和不平衡感,越来越多的村落放弃了延续千百年的文化习俗和传统,转而拥抱先进的、时尚的城市文化,从而产生了文化传承的断层。乡村的发展失去了文化纽带和精神支柱,逐渐成为一盘散沙,各自谋出路,城乡文化差距不断拉大。
二、乡村传统文化挖掘深度不足
中国幅员辽阔,受地理环境、历史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各个地区的乡村形成了具有异质性的生活方式(耕作方式、作物类型等)、文化艺术传统(音乐舞蹈、宗教信仰、手工艺等)和民风民俗(节庆仪式、婚丧嫁娶等)。其中的瑰宝和精华由于当地官员和村民文化主体意识的弱化、文化人才的短缺和经济条件的制约等原因,并未得到深刻的挖掘和系统化的整理,资源整合明显不足,呈现碎片化的状态。在对其传承开发的过程中自然也缺乏逻辑和深度。
三、艺术文化建设同质化
纵观全国乡村,为了赶上“乡村振兴”这趟列车,实现“旧貌换新容”,各地纷纷跟风效仿成功村镇的经验,生搬硬套到当地。例如许多南方村落统一的“白墙黛瓦”、大兴仿古建筑、“兜售”非遗产品等等,这些不恰当的行为逐渐使各个乡村消解了其原本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符号,变成了“看不见的乡愁”,失去了其独特性。
四、现代艺术难以融入当地文化与生活
无论是主动引入还是被动接收,外部艺术进入乡村文化都面临融合的问题。当下许多村庄兴建了“第三空间”性质的民俗馆、艺术馆、图书馆,这些现代意义上的高雅文化和村民距离遥远,无法融入到当地的环境和生活中。这些场馆破坏了当地文化系统的整体性,同时也不利于村民加强认同感,更有些艺术实践项目因为超出了村民的审美或接受范畴而引起对立的局面。以“碧山计划”为例,在建立了碧山书局、酒吧、理农馆等场所后,欧宁等人经常举办读书会、研学、摄影展等文化活动,但当地村民对这些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都不高,他们无法真正理解当代的艺术文化活动和艺术家的思想,审美和文化壁垒产生一道无形的鸿沟。
五、乡村艺术文化传承人才短缺,后力不足
随着城市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年人选择离开农村去往大城市谋生,农村人口以老幼为主,大部分传统手工艺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同时,当代年轻人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日益衰退,更鲜有人愿意花费数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去学习一门甚至无法维持生计的手艺,因而许多传统手工的结局便是慢慢消亡。
六、公共文化服务不到位
当下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不能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公共文化服务体制不够健全,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规划,文化建设浮于表面,且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也往往存在权责不清、监督不力、反映不畅等问题;基础文化设施不健全,许多村落仍然只有简陋的文化墙,单一的图书馆、民俗馆也难以满足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公益性文化活动稀缺,村民的精神文化产品匮乏。
以人为本,创造美好生活
乡村振兴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提升农民的生活幸福感,创造美好生活。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进步,村民的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也逐步提升,因而近年来涌现出诸多“文化下乡”“公益电影进农村”等文化惠民活动。
艺术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特别是乡村地区的本土文化,在历经了千百年的传承发展后延续至今,具有强大的稳定性与社会根基,是一种“集体无意识”,在当地居民心中早已形成一条文化纽带,使其保持对家乡和村落的认同感、归属感,而这一精神支柱也会在之后的乡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艺术文化作为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国与国”的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村与村”的角逐当中也能使其凭借特质凸显,从而打造差异化与独特性。
中国乡村艺术文化建设在未来的发展中既要着眼于解决当下出现的问题,又要保持前瞻性的眼光和远大格局,以创新性的思维不断修正与探索发展道路,实现因地制宜,寻找到最适合当地发展的路径,并保持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这首先需要我们重拾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加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当地文化资源的系统性整合与梳理,对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加大保护与开发的力度。
其次,在进行艺术乡建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村民的主体地位,避免以游览者偏好进行乡村改造,带来乡村空间的异化。
再者,加强对人才和新乡贤的引进,培养既有文化知识储备又懂运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助力乡村艺术文化建设。
最后,要不断完善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从制度到设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供给,满足村民的日常文化需求,并逐步提升村民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素养。
(编辑 郑儒凤 zrf91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