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文化下的艺术信仰精神探索

2020-11-23洪海超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8期

洪海超

摘要:在谈及香文化的存在意义和道德理念时,大多数作者都会从经济学、商品性、道德伦理、历史传承、制作技法为主题进行研究,笔者作为生活在香文化气氛浓郁的南方人,现从自身的生活习性和平时思考对于香文化在艺术创作层面进行更进一步的深度分析。本文通过“何为香,香为何”、“香对于不同群体的意义”、“香的对话方式”、“香的心灵感应”等四个维度切入主题,来探究香的精神意义。本文采取了文献分析法、观察法、深度访谈等方式,并尝试将文献分析法与实地调查相互结合、主观认识与客观事实相结合。

关键词:香文化;香艺术;香精神

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3-0015-02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3.010

蒋勋先生的《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介绍了中世纪艺术,作者阐述了庄严、华丽、在人世间,虚拟了天堂的神圣与崇高,分别从绘画、建筑、思维三个维度概述了中世纪的艺术史论,笔者认为就于美术史论而论是丰富的,但对于艺术史而言,可以进一步思考。笔者检索了香文化的历史典籍、学术著作、期刊论文等相关资料,并进行了梳理。同时,为了解香文化的历史起源与现实香文化的发展,与海南本地的老一辈人进行调查访谈,了解关于用香的传统习俗,从而阐述本文的观点。

艺术源于生活,如果说色彩、建筑与雕塑是当时艺术家对于宗教信仰的艺术表现形式,香文化何尝不是当时普通人们对于艺术的一种意识形态的间接体现。早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埃及和古中国都开始收集香料,用于宗教祭祀或其他礼仪中,人们认为上升的熏香烟雾可以上通神明,带去人们的愿望与祈愿。这与绘画作品是极为相似的,整个中世纪以基督教信仰为中心,以珠宝金银装饰着神圣的殿堂,以一切现实的珍宝镶嵌于宗教的祭坛,长时期的神权思想独断荣光所有艺术作品,描绘着人们对神坛的憧憬与敬意。作为有古老历史的香料,在当时便上升为一种精神寄托。中国传统的香料讲究香的品质、器物的精美、程序的考究乃至升华于精神境界的追求,西方自从由熏香演变成香料后人们慢慢习惯使用香水掩盖身体本质的气味,彰显个性与身份地位,甚至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与礼节方式。从精神追求到生活态度;从宗教信仰到文化复兴;从千百年前的礼节仪式到如今的生活方式,香文化的源远流传贯穿人类历史文明的长河,如今我们带着现代的生活态度重新迎接香文化的回归,应该如何思考它背后的含义。

香,作为一种物品,也是一种商品。在市场被人选择,被消费者所使用,从不需要选择竹签香到自主选择香品、选择香背后的文化。从消费市场的角度上看,香文化的复兴引发很多行业的推进,商家与消费者你情我愿,不约而不同的维持着新生态的“中国香文化”,香道与香文化的复兴是众人随着时代发展导演出来的一场市场文化现象,制造出一个全新的消费领域,其一可以满足人们对精神的追求,其二可以提高商业交流,消费的不仅仅是香作为商品的交易,还有香之后被塑造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整套复古的生活方式,正以新的复兴方式在社会中出现。它被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挖掘出来、重新塑造包装,进而推动香文化的發展。

香本身是具有很强烈的主观性的,当与不同背景不同身份的人群聊到关于香的话题时,他们会给出不同的见解,每一个群体,甚至每一个人对于“香”的理解偏差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主要原因是“香”这个词本身的主观能动性大于了物体本身所具备的表面价值。

对于普通民间百姓而言,香是一种在不同时节不同地点所用的仪式用具;对于佛教等宗教信徒而言,香链接着其与信仰之间的关系,意味着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文化;对于生活品质较高的收藏家而言,香是一种珍贵的材料,是修身养性必备之选。之所以人们对于“香”的认识会存在如此之大的差异,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当下中国香文化正处于起步发展的阶段,近些年,传统文化回归出现了新的发展模式,如禅文化和禅意生活慢慢出现在大众视野内,与香文化的精神作用密不可分。

民间信仰中香则被视为与天地、神灵、亲人进行沟通交流的渠道,并且神灵会将自己的灵力通过曼妙的渺渺升起的香烟火附着于香上,见香火,即是见神灵,此时心中默念自身的祈愿,神灵会保佑你和亲人平平安安。逢年过节更是会将仪式感的行为理念贯彻到底,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人们这种香仪式代代相传,逐渐成为一种生活习性。

香灰可能是民间信仰用香中最值得讨论的一部分了,相对一个物体本身人们更多的关注点会在它燃烧过后成为粉末状的物质形态。香在某种精神状态下显得不是那么重要,燃烧的过程和缥缈的余烟则成为它华丽转身的关键,具有了一种特殊韵味。

在深度访谈中,笔者与家中老人对话,她说对于她来说,每次神桌上留下的香灰都会被打扫放起来,放在灵位的后面,这寄托着一种永恒的思念。香火与香灰是香从物质本体到精神形式转换的一种表现形态,赋有灵性。庙宇之间有“进香”和“请香”的说法,迎请香灰的过程中,香灰是被视为神圣之物。与尸体火化后的骨灰相似,亲友会将这个具有仪式感的动作连贯做完整,甚至人们会在遗嘱中写上将骨灰带去何方,亦是心灵寄托的终点。

大艺术家蔡国强则通过燃烧“天梯”的方式,敬仰神灵,“天梯”本身就是一柱“巨香”。通过对香文化的起源发展研究与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笔者将“香”本身定义为一个时间残留痕迹的载体,存在于主观与客观的精神对话方式,在新的环境下尝试找寻往昔残留的痕迹。柯亨、那托普之后新康德主义的马堡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德国符号论哲学家厄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1874-1945年)曾经说过“科学在思想上给人以秩序,道德在行为上给人以秩序,艺术则在感觉现象和理解方面给人以秩序。”我们不能说没有秩序的作品一定没有艺术性,但是可以说有秩序的作品的艺术性很容易被我们接受欣赏。那么,什么是秩序?艺术史、艺术心理学和艺术哲学领域的大师级人物英国贡布里希(sir E.H.Gombrich,1909—2001年)在他的《秩序感》里面谈到:“有一种秩序感的存在,它表现在所有的设计风格中,而且,我们相信他的根在人类的生物遗传中。”若打破这个秩序感,重塑时间与空间的话,残留下来的痕迹又会有何不同?笔者发现生活中的装饰艺术常见的墙壁瓷砖是秩序感存在的体现,通过香火焚烧的方式试图打破仪式感与秩序感以及空间关系。整个过程共燃尽八柱香,在等待香火焚烧留下痕迹的过程花费时间较多,同时香灰等残留物也附着在香油上作为时间的痕迹。

对于香文化而言,笔者认为更多的思维侧重点应该在于它背后代表意义,法国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让- 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年)在其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中谈及到“如果人们真是把存在物的外表理解为一层掩盖对象真正本性的表皮,那就无所谓外表了。”那么,若把香的本体视为存在物,则它的存在内部反过来应该是事物存在的另一面,从而它成为被考察对象的“内部”,我们能知道它的存在或能假定它,但永远不能获取它,那么这种香的内部定义是否存在主观性和无法认知性?或许可以说“香”本身的含义就是非常复杂的,它是由多种不同意识形态的事物的一个合集。通过这次实验尝试,笔者尝试挖掘香艺术与秩序感、空间感的关系,探索香火本身内部与人之间的主观意识之间的关系。

香在信仰文化中是一种极其重要的仪式用品,承载着人们对神明的膜拜与亲人的思念,千百年来都没有多少改变。社会发展至今,人们不再满足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更多的是追求精神道德上的信仰,笔者选择这个课题,是为了记录,记录亲人们对逝者永恒存在的认知与思念。“他什么时候不在,他一直在。”是外婆对外公的认知,存在与虚无和老房子留下的时间痕迹是对外公的记忆,通过香作为媒介阐述心中的无限惦念。通灵、请神等具有宗教仪式感的行为方式,莫过于自我慰籍!

参考文献:

[1]   金焱.闽南用香文化:消费时代的新传统生活方式[D].厦门大学,2017.

[2]   孙亮,张多.中国香文化的学术论域与当代复兴[J].民间文化论坛,2018(04).

[3]   张珣.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信仰的香火观念与进香仪式[J].民间研究,2015(06).

[4]   蒋勋.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5.

[5]让-保罗·萨特.存在与虚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三联书店,2019.

[6]E·H贡布里希.秩序感[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