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深度学习与高阶思维的培养
2020-11-23张俊霞
【摘要】随着高中语文新课改的不断改革和实施,高阶思维的培养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而深度学习在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方面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因此,将深度学习引入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势在必行。基于以上情况,本文从以高阶问题为抓手,激发深度学习动机;培养高阶思维,推进学生深度学习;重视学生学习迁移,引领学生深度学习这三个方面入手,为实现学生高阶思维的有效培养提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希望通过这次研究,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深度学习;高阶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30-0092-02
【本文著录格式】张俊霞.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深度学习与高阶思维的培养[J].课外语文,2020,19(30):92-93.
通过应用深度学习模式,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深入分析和研究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以达到培养自身高阶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的目的。因此,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如何将深度学习更好地应用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是语文教师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以高阶问题为抓手,激发深度学习动机
(一)明确高阶问题设计的根本目的
高阶问题设计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把开放性元素和限定性元素融合到高阶问题的设计中,以保证高阶问题具有更高的思维价值。例如:在讲苏轼的《定风波》时,词中有一句是这样写的:“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学生在读到这句话时会迷惑不解,因为此处的“风雨”是一语双关。他们只能看到自然的风雨,需要联系背景和作者经历,才能实质性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有了这些内容的帮助,学生已逐渐进入到高阶思维中。但是,由于学生的知识和经验有限,无法理解这句话真正意思。这时,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对这句话进行质疑、分析、讨论和研究,使学生真正理解该句话的内在本质和深层意蕴。即此处“风雨”也指人生的不顺和仕途的坎坷。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深度学习动机,还实现了学生高阶思维的有效培养,可谓是一举双得。
(二)明确高阶问题设计的基本原则
高阶问题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认知能力,设计出符合学生当前智力水平的问题,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知识的兴趣和欲望,以达到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目的。例如,教师在讲解《我与地坛》这一课时,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里等待了四百多年。”学生在初读时,难以理解这句话真正含义。尽管高中生已初步形成了判断和推理等逻辑思维,但是,对于高中生而言,高阶思维的培养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只有学生具备了基础的能力,思维活动才能有效开展。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质疑、批判、联系、比较、反思等方面进行深度学习,而不是为学生机械地灌输知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被动者,使学生一直处于浅层次的学习状态。
(三)讲究高阶问题设计的方法与艺术
高阶问题在设计的过程中,除了要明确目标和基本原则外,还要重视方法和艺术的应用。如,“主问题”法要讲究提纲性和发散性;“问题链”要讲究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层次问”要讲究层次性和有序性等等。例如,教师在讲解《大堰河———我的保姆》时,文中有一句这样的话:“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以下高阶问题:“试分析‘黄土下紫色的灵魂这样表达的原因。”由于这个问题没有统一、固定的答案,自然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学生通过发散思维,形成多个不同的理解、认识和解读,从而促使学生进行深入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二、培养高阶思维,推进学生深度学习
(一)通过比较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
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如果善于引导学生对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回顾和比较,那么学生必然会经过明确概念、精准判断、正确推理、得出结论四个环节,这为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良好的培养和发展。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词语用法、句式用法、人物描写的比较,以及文章谋篇结构、文章题材等内容的比较。对于人物形象比较而言,不同的作家,由于同属于一个流派,他们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手法极其相似。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写出来的人物形象也很相似,并且还存在很强的关联性。所以,在分析人物形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比较的方式进行深入分析,以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例如:教师在讲解《祝福》这一课时,文中三次描写了祥林嫂的外貌,为了让学生能够从祥林嫂外貌变化中深刻体会她当下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三次外貌描写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加深学生对祥林嫂悲惨人生和不幸命运的理解和同情,进而激发学生的獨立思考的意识,为有效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通过举一反三,训练学生的高阶思维
高阶思维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和新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以有效发展。同时,还有利于学生熟练应用和掌握科学思考方式,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尤其是语文写作课,要重视对学生举一反三能力和触类旁通能力的培养,不断训练学生的高阶思维。例如,教师为学生提供以下写作素材,主要内容为:“西方人不喜欢吃蚕豆,原因是他们把豆吐了,却吃了壳,认为肉少核大;西方人不喜欢煮茶吃,他们不喝茶水,只吃茶叶,觉得茶叶又涩又苦,不好吃。”要求学生对这一材料进行深度思考,并提出在材料中蕴含的三个道理。部分学生得出的道理如下:第一,看待问题要全面化,不要以偏概全。第二,不能过于依赖经验,不求变通,生搬硬套。第三,不要把所有的事太想当然,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然后,要求学生从三个道理中,选出一个更有创意的道理,并围绕这个道理,完成一篇文章。这样一来,不仅突破了传统思维的局限性和束缚性,还使学生大胆想象,深度思考,提出各种不同的观点,并从中选出最佳观点进行写作,从而为学生更好地落实深度学习,培养自身的高阶思维发挥出重要作用。
三、重视学习迁移,引领学生深度学习
学习迁移是指学生通过在深入理解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分析和总结出通用的原理和规律,并将该原理和规律应用到其他新的领域,以取得良好的迁移效果。因此,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水平,为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迁移环节、培养自身的高阶思维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教师在讲解《为了忘却的记念》这篇文章时,为了加深学生对信仰价值的理解,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相似主题的文章,如《记念刘和珍君》,让学生通过比较阅读,逐渐对历史事迹形成一种敬畏心态,从而更好地体会这类主题文章的作品之美。又如,学生在学习《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时,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非常自然且真实,并不是矫揉造作、无病呻吟。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当时的生活状态以及文中蕴含作者内心矛盾的段落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思考,才能很好地领悟作者的愤怒和苦闷的心情。通过这种训练,学生自然掌握了分析文章思想感情的技巧,为学生迁移知识技能,分析其他文章的思想感情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全面培养,发挥出深度学习模式的应用价值,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除了要做好以上三个方面外,还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不断改革和创新语文教学方法,以设计出新颖有趣的教学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发挥出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美娇,王岩.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5).
[2]田奇林.为核心素养和核心问题而教——基于发展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与深度学习的研究[J].中学语文教学,2019(7).
[3]陈秀辉.以深度学习激发学生的高阶思维[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7).
[4]謝友明.基于核心素养建构的语文深度学习[J].中学语文,2018(24).
[5]杨春柳.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深度学习[J].新课程(小学),2018(10).
附 注
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编号:GS[2017]GHB0008)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