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视角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职业素养培育研究
2020-11-23陈霜霜
摘要: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对于学校,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工匠精神”职业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校开拓就业市场,提高就业质量;对于学生个人,进行“工匠精神”的职业素养教育,有利于学生更快的与社会接轨,全面发展;对于社会,新时代急需技能型的劳动者大军,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需求也会迅速增长。在习近平新时代进行“工匠精神”职业素养培育研究迫在眉睫。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工匠精神”;职业素养
2016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上,“工匠精神”这个词首次映入人们的眼帘。2019年9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世界技能大赛上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强调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与新时代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相一致的。工匠精神的适时出现给加强当代高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新的途径和资源。工匠精神包括的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创新进取的精神需要高效融入到当代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去,让“工匠精神”创新升级集体“战斗力”。
1知行合一,构建班级德育新阵地
德育的知行合一,是指通过德育理论和实践想结合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内心对德育自觉认知和接受并在实践中不断身体力行。在班级德育教育上可以化整为零,根据学生的特点划分为多个小组,班集体进行小组制管理,例如,学习小组:自觉性强,学习态度明确,心态平和的同学进入到学习小组。协助其他同学进行学分制学习,研读学校学习相关制度,帮助同学与专业老师进行对接。党团建设小组:思想追求上进,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乐于助人,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同学进入到党团建设小组。协助辅导员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同时在寝室担任信息员的职务,随时把学生思想动态反馈给老师,掌握班级舆情,将消极言论和情绪消灭在萌芽状态。特长兴趣小组:有特殊才艺,并在校级以上获得过相关奖励的同学进入到特长兴趣小组。对接校省级的课外活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协助老师开展形式多样的班团活动。专业技能小组:对专业兴趣浓厚,动手能力强,能坚定专业方向就业的同学进入专业技能小组。对接专业老师的工作室,引领班级专业学习氛围,提高班级专业学习整体水平。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班级是学生工作的基础单位,班级工作开展越扎实,党团组织工作才有可能有序开展。班级管理以小组负责制,组内组长负责制,组长每个月轮选,这样的小组自愿组合,搭配合理,不以传统的班委会为基调,避免学生干部官僚主义在班级的滋生。尊重每一个同学,相信每一个同学。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充分发挥朋辈引导的作用,帮助每一个同学在班集体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树立独特自我的同时,还学会关心帮助同伴共同成长。在班级管理小组化过程中,各层次的学生均能兼顾到位,并且有施展特长的平台。用集体的力量,帮助同学们成长。
2以赛促学,创新人才培育新模式
2016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广泛开展技能竞赛是加强技能人才培养选拔,促进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重要途径,是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大国工匠的重要手段。”在专业学习教学过程中,推行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培养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专业老师根据小组制结果呈现,按照学生的认知和能力层次特点,将专业实习,专业技能训练,创新创业实践等实践能力教学模块分解到各个教学阶段,将课堂变成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的同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辅导员协助专业老师,并结合小组制的结果呈现,挑选出优秀的学生进行各类专业技能比赛。将精雕细琢的完美追求的“工匠精神”贯穿到教学中去。在班级教育中,把参加比赛学生的备赛过程,参赛情况等渗透进去,并把获奖的学生树立为典型,并以老带新,代代传承。参赛学生作为战斗力最强,工匠精神最极致的排头兵,成为老师的助手,学生们的榜样,引领班级团体培养工匠精神职业素养。
3培养“工匠精神”,重塑职业素养新内涵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通过校园文化浸润“工匠精神”。由党建小组和特长兴趣小组牵头带领班级同学参加院、校、省、国家级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坚持不懈的职业素养,让每个同学在活动中直面真实的自我,体会团体的力量,激发同学们之间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攻坚克难,顽强拼搏的精神。
《大学》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強调格物致知,正心诚意。要求每个同学正心精心,精业敬业,对待每一件事件,每一个工序都要一丝不苟,专心雕琢,不唯名利,不唯面子,学会思考,学会感恩。老师在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时,对那些粗心马虎的学生,着重培养他们细心认真的良好职业习惯以及关注细节,追求极致的学习态度。对那些抱有“差不多”思维的学生,就要训练他们的定力、耐力和专注力。最后,将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以“工匠精神”为主题,逐步把敬业精神、职业道德等价值观传授给学生。通过教师自身的严格要求,对专业知识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对任何事情都精益求精,给学生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J].国务院公报,2015(34).
[2] 孙晓玲,基于职业素质的高职职业精神内涵论[J].职教论坛,2012(06).
[3] 孔宝根,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途径[J].宁波大学学报,2016.
[4] 王丽媛,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
[5] 杨似君,探讨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世间途径[J].好家长,2016(47).
作者简介
陈霜霜(1978—),女,湖南长沙人,中共党员,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工作,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就业指导师,湖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方向:高职就业心理问题。
2019年度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工作特色创新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