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民歌与新民歌的特征及演唱技巧的共性与差异性

2020-11-23刘微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呼吸嗓音艺术特征

摘要:民歌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本文重点探讨了传统民歌和新民歌的艺术特征,以及二者在演唱技巧上,即呼吸的运用,嗓音的运用,共鸣腔的运用的共性和差异性。

关键词:传统民歌;新民歌;艺术特征;呼吸;嗓音;共鸣腔

民歌是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在民族文化发展与传承中具有重要地位。以新生活、新环境为主题的新民歌在当前民歌传承与发展中出现了新的改变。二者在演唱技巧上存在共性与差异性。

一、传统民歌的概念与特征

民歌主要是指由劳动人民创作、流传于民间、传播范围广的音乐作品。传统民歌的主要特征如下:

(一)传统民歌具有极强的民间性和实用性

民歌产生于民间,内容与劳动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部分传统民歌在创作时,甚至仅是一种劳动方式、节奏的呈现,例如打夯歌或是加油号子等。在实用性方面,传统民歌具有教育和传承功能,如大量的民歌包含了诸如先民对于神奇自然现象的认知,传递人们对于自然的敬畏。同时,传统民歌的实用性还具有交际功能,在傳统的民族文化中,异性之间在进行交往时,会通过对歌形式进行交流沟通。

(二)传统民歌具有比较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

我国地域辽阔,各个民族在文化和风俗习惯上具有差异性,不同地区的民歌在传递载体上也多样化,为传统民歌赋予了显著的地域文化特征。主要形成七大类地域文化风格:第一,“江南水乡”风格,以江南小调为代表,主要是巴蜀之地。第二,粗犷、刚劲风格,以北方号子为代表,主要是北方平原。第三,西北高原风格,以信天游、花儿为代表,主要是西北黄土高原。第四,西南高原风格,以云南、贵州、四川山歌为代表,主要是云贵高原。第五,北方草原风格,以长调为特色,主要是大兴安岭至鄂尔多斯高原。第六,异域风格,主要以新疆地域文化为代表。第七,高山学院民歌,音区高且激昂嘹亮。

(三)传统民歌具有杂揉性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在音乐文化传承的基础上,也在不断进行丰富和补充。不同民族之间的传统民歌创作交流中,两种不同的民族风格进行杂揉交合,丰富对传统民歌的内涵表达、情感体现。

二、新民歌的分类与特征

新民歌指的是在我国传统民歌发展基础之上,将现代音乐创作元素融入后形成的、具备一定大众品味特点的新型艺术形式。新民歌在表达上将通俗流行乐以及美声歌曲中的元素融入其中。

新民歌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艺术类新民歌,此类新民歌在唱法上以民族唱法为主,或是直接通过美声唱法进行歌曲风格的呈现。二是通俗类新民歌。通俗类关注歌唱的声音是否能够为听者带来愉悦之感,在演唱的风格表达上,往往还会借鉴流行歌曲的演唱形式辅助舞台表演。

新民歌的特征如下:

1.    新民歌具有划时代意义,是一种对“新”“旧”交替的重新解读,在新时代中,唯有勇于突破、敢于创新的民歌才能被不断传承发展。

2.    新民歌的出现载体随时代变迁而演化。改革开放以来,新民歌作品与历史、神话故事相结合,将现代人的逻辑思维和思考方式以及作曲技法运用其中。如徐景新重新编曲的《飞天》、王志信重新编曲的《牛郎织女》等新民歌作品,作品中充分保留了传统民歌的演唱风格及特征,同时也在歌曲中融入了更难一级别的演唱技法,使得新民歌作品焕发出更多的意蕴。

3.    新民歌的变化不仅是对时代变迁的一种最直接的表达,也是对于民生一种最直观的呈现。21世纪以来,一批又一批歌颂祖国繁荣昌盛的新民歌被创作出来,如《好日子》《和谐中国》等。

三、传统民歌与新民歌演唱技巧的共性与差异性

新民歌和传统民歌在演唱技巧方面具有一定的共性和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呼吸的运用

无论是新民歌还是传统民歌都需要气息来控制演唱的音色。新民歌中歌手常常使用的演唱技巧头腔共鸣,在吸气的时候要轻松自然整体过程一气呵成。传统民歌也重视气息的通畅,确保声音清晰洪亮不拘束,不用通过喉咙加大力气,在演唱高音时通过使用头音进行。新民歌唱法不仅仅是需要在演唱音乐的高音时才打开鼻咽腔,而是在歌唱的从始至终都使气息进入到鼻咽腔。演唱者的头部腔体也有着气息的流通。

(二)嗓音的运用

传统民族唱法和新民歌唱法的训练方式和技巧存在着不同。传统的民族唱法是有节奏有目的的深呼吸,俗称为溜嗓子。常用“咦”字的发音进行练习闭音,“啊”字来联系发音,“嗯”字练习鼻音。新民歌演唱中对与头腔共鸣和民族传统唱法有所差异。传统民族唱法在日常演唱过程中很少使用胸腔共鸣,这就导致发出的声音虽然清晰但是音域不宽,同时没有音乐的韵律。而新民歌演唱方法采用胸腹式联合呼吸的方式,通过共鸣腔体促进气息的流通和交换使得声音动听、细腻柔和。在运用嗓音方面,传统民族唱法需要讲声带绷直拉近,声音会更加集中浑厚,新民歌则更加重视借助气息的减缓,缓解声带的紧张度,唱出的声音更加柔和动听,能够更好地抒发情感。

(三)共鸣腔的运用

传统民歌使用的头腔较多,声音直出但是不够浑厚与圆润。新民歌通过头、口、胸的主要位置全部打开,借助气息的交换让声音由内到外的发出,声带共振声音婉转圆润富有影响力。这样的方法使得无论在演绎哪种作品都能更好的将作品的内涵表达出来。新民歌在演唱时以传统民歌为基础,结合西方美声的技巧和方法在呼吸上能够做到音色婉转圆润、流动性较强,表演者在演唱时灵活的控制气息的变换,在高音区运用真假混声达到演唱效果,在音色方面针对不同作品内容和深层含义作出改变。

四、结语

民歌是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新民歌源自于传统民歌,中国传统民歌是根本。新民歌不应当忽略传统,而应当以民族为根基,通过多种形式与通俗、西方美声、民族特色等相互融合,实现传统和现代的有机结合,在内涵上能够更加满足人们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

作者简介

刘微,大连歌舞团国家二级演员。

猜你喜欢

呼吸嗓音艺术特征
教师嗓音健康管理创新设计策略研究
惊蛰
浅谈呼吸对舞台发声的作用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性与创新设计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
八大特色嗓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