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度“进”博!全方位升级金融服务体系,中行永不止步的金融力量

2020-11-23龙敏

金融理财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中国银行博会博览会

龙敏

11月5日至1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作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唯一“战略合作伙伴”、唯一“银行类综合服务支持企业”,中国银行正带着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再度启程,将国有大行责任担当与外贸专业全方位优势淋漓彰显。

这是中行连续第三年服务进博会,此次,中行服务全新升级,引入“享进博·融通贸易,云金融·互信全球”主题,覆盖“基础服务”、“特色服务”、“专属服务”三大层次,聚焦更精准、高效、便利的跨境撮合服务。

高质量的盛会,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支持与创新。在总结前两届进博会的经验后,本次进博会中国银行在配套服务、产品服务和网点服务等方面融入科技元素,设立5G体验区,将全息裸眼技术、交互体验技术、“互联网+”多媒体应用与中行的产品服务结合,全面升级服务体验,整装待发迎接第三届进口博览会的召开。

中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中国全球化和综合化程度最高的银行,中行将继续依托全球网络优势、综合服务优势、外贸服务优势、会展经验优势、网点服务优势以及国际人才优势,为参会参展企业提供更优质、高效的金融支持,全方位助力第三届进口博览会“越办越好”。

三大层次,升级金融服务

每年进博会的闭幕式,就是中国银行启动下一届进博会服务工作的“集结号”,中国银行的“进博时间”,全年无休。

为更好服务第三届进博会,中国银行早已提前启动了相关筹备工作。7月26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倒计时100天之际,中国银行发布《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三年来,中国银行每年都会发布综合金融方案,并且不断优化升级。而这次,中行服务方案全新升级,引入“享进博·融通贸易,云金融·互信全球”主题,覆盖“基础服务”“特色服务”“专属服务”三大层次,聚焦更精准、高效、便利的跨境撮合服务,全方位为进博会提供升级版的金融服务支持。

依托国家会展中心内面积近3000平米的虹桥会展中心支行、5.2馆西侧临时网点,中行在“基础服务”中,结合自助机具、综合服务咨询台,实现现场金融服务全覆盖;利用互联网各入口,通过个人网上银行、企业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微信“微”银行等实现全平台服务。在“特色服务”中,中行则为参会企业深度定制“中银全球智汇”(GPI跨境汇款)、在线供应链、在线无纸化单证等各类在线金融服务平台等。

值得关注的是,结合前两届进博会服务经验,本届方案还升级打造了“信、融、云、易”为主题的“专属综合金融服务”。“信”是指在当前形势下,为境内外展商客商提供充分的增信服务。“融”是指优化针对进口博览会客群的相关流程,提升境内外资金融通的便捷性、适配性、安全性。“云”是指在线金融系列产品服务,助力展商客商便捷参会、高效合作。“易”是指交易促进,提供充分满足个人及企业客户的交易产品服务包。

除此之外,每届进博会前,中国银行都会举办一场服务进博会誓师活动。今年9月18日,中行举行了第三届进口博览会誓师活动。活动上,员工代表会庄严宣誓,承诺用勤勉和执着绽放最饱满的热情,用专业和创新呈现最优质的服务,全力做好进口博览会服务工作。而这正是中行人用庄严肃穆的誓师来坚定服务进博会决心的行动。

“云端”招商,彰显科技力量

除了展前积极准备,今年进博会上,中行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优势,倾力打造“云端”服务,最大程度、最高效率满足各方需求。

其中,中国银行上海市虹桥会展中心支行以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强著称,在前两届进口博览会现场为万余户境内外展商客商提供了包括业务咨询、产品办理等在内的一揽子金融服务。今年,在金融科技大发展的浪潮下,该网点凸显“全球化、绿色科技、未来科技”文化主题,进一步融入科技元素,加强升级改造。设立5G体验区,将全息裸眼技术、交互体验技术、“互联网+”多媒体应用与中国银行的产品服务完美结合,通过多种途径的触摸式交互,让客户体验科技的魅力,也为参会参展企业提供最有效率的服务。

而作为进博会唯一“招商路演全程支持单位”和“境外招商工作承接单位”,中国银行还全程支持了第三届进博会展前全球招商、境外招展和供需对接会。受全球疫情影响,中国银行特地升级开展境外“线上云招商”活动,提升招商招展的效率,有力匹配了境内外企业的需求,获得海内外企业的一致好评。

不过这并不令人陌生,因为中国银行已连续在前两届进博会中承办大型官方配套活动——展中供需对接会,累计为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余家参展商、4500余家采购商提供“一对一”洽谈服务,达成成交意向3400余个。

值得一提的是,“非遗”项目作为人文交流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面向全球、弘扬民族文化的平台,吸引大量客户的目光。为方便中外宾客购买心仪的“非遗”商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宣传,中行以科技为引领,为本届进博会量身打造一整套支付解决服务方案,聚合海内外主流支付方式,包括国内客户常用的支付宝、微信、银联二维码以及主流国际卡组织的外卡刷卡支付等。从聚合支付到专属优惠再到服务保障,每一处都是中行科技赋能、匠心服务的身影。

此外,今年现场还设有视频对接区,以便不能到场的国内客户与场内参会企业进行洽谈,并增设投资推介专区,为各地工业园区等机构提供投资主题路演,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进一步扩大进口博览会的溢出效应。

跨境撮合,推动多边贸易

作为我国全球化程度最高的银行,进博会上,中国银行扮演的“红娘”角色也颇有看点。

截至2020年9月末,中国银行已在全球举办67场跨境撮合对接会,吸引来自125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家中外企业参加,行业涉及信息科技、生物醫药、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现代农业、新能源、环保、教育、医疗和旅游,帮助企业成功实现贸易、投资、技术引进等一系列商务合作,受到各国政商界的广泛赞誉。

早在2014年,中国银行便在全球首创“中银全球中小企业跨境撮合服务”,致力于解决中小企业跨境经营面临的困难,探索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全球中小企业搭建互联互通的平台,聚焦“一带一路”建设,助推多边贸易合作,对世界各国的中小企业间经济合作与交流起到桥梁纽带作用。

这一撮合,中行将国有大行责任担当与外贸专业全方位优势淋漓彰显。

在外贸服务方面,中国银行国际结算量、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已稳居同业首位,为中国近四分之一的外贸进出口业务提供结算服务支持,是国际贸易结算的主要渠道和服务银行。目前,中国银行已在全球61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550余家境外分支机构,其中包括2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统一部署下,海内外机构充分发挥联动作用,依托海外雄厚的客户基础和影响力,积极营销境外企业参展。

展会期间,中国银行还依托广泛的国际人才优势,为进博会提供大量志愿者。除大量英语人才外,中国银行储备了涉及三十余个语种的专业人才。众多中国银行专家在国际商会(ICC)、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CI)、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兼任要职,精通国际业务规则。这些人才将在进博会现场为参会参展企业排忧解难。

作为中国综合化程度最高的银行,在进博会这场全球盛事中,中国银行凭着一颗进取之心,用优质的金融服务助力国际化进程,成为永不止步的“金融力量”。

猜你喜欢

中国银行博会博览会
中国银行
聚焦“丝博会”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
阅读之美 摄于第29届书博会
第六届中俄博览会引领中俄经贸合作新趋势
“2.14抢先购”万款情侣对戒博览会盛大开幕
直企首探进博会
欢迎参加第1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