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院校新生代大学生创新思维特征研究
2020-11-23杨展虹
杨展虹
摘 要:大学生正处于身心飞速发展的时期,这一阶段,他们的思维发展也处于鼎盛时期,会更注重深层思维的培养与形成,创新思维得以进一步发展。 本文将从心理学视角了解新生代大学生的创新思维特征,并从创新思维的三个维度设计问卷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我校新生代大学生共有三个明显的创新思维特征,分别是有效的判断、事物构想概念的表述与自主独立性,同时在开拓新方向、知识串联、深度创新的能力方面表现出不足。基于此,本文对不同的层面,针对不同维度所彰显的特征弱项提出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应用型院校;创新思维特征;新生代;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6B-0004-02
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是培养具备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我校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崇尚创新”作为办学理念,着力推动教学实践创新,帮助学生养成创新思维。本文将应用型院校新生代大学生作为研究主体,从创新思维中的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与创新人格能力三个维度出发,展开问卷调查,研究新生代大学生创新思维特征。通过分析数据发现,我校新生代大学生共有三个明显的创新思维特征,分别是有效的判断、事物构想概念的表述以及自主独立性。
一、大学生创新思维特征调查
随着双创教育的开展,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创新教育的培养,其中对建设高质量型的应用型高校更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也随之不断深入,大部分学校对创新能力的研究已从理论研究开始转向实证研究,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研究更是从多个角度深入开展。新生代“00后”大学生正处于身心飞速发展时期,在这一阶段,他们的记忆力处于鼎盛时期且富于想象,正从经验型思维转向理论型邏辑,独立性和社会性发展以及自我意识也在增强,可以说,创新思维发展处在关键期。
创新能力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的是创造力,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解释创新能力,即创新能力本身和创新行为过程或结果。其中创新能力基本结构中包含创新思维,研究认为,创新能力是由环境、人的认知和意动相互影响形成的能力。近期的研究更倾向于认为,创新思维是个多元复杂的结构。大学生双创结构模型将大学生创新能力分为五个维度进行研究,分别是双创意识、双创知识、双创基本能力、双创思维及双创环境。其中双创思维就包括了理解力、想象力、解决力和思考力。由此,本文根据上述情况将创新思维划分成创新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人格能力三部分。
本研究将创新能力分为三个维度进行题目的设计拟定,分别是“创新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与“创新人格能力”。结合李克特量表5点计分法,对象为应用型院校在校学生,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共发放35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为312份,其中“00”后人数占比为66.38%,“95”后人数占比为33.62%;男生占35.2%,女生占64.8%,男女比例有一定的倾斜,学生专业为工商管理专业。
本研究使用软件SPSS.20进行数据的录入和分析,通过对本校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描述统计可知,我校大学生创新思维总得分均值为3.34,说明其水平处于中等水平,从各维度的均值得分来看,学习能力在三个维度中得分最高均值为3.38,其中“我能判断处理各项任务的先后顺序”得分最高,达到3.63,“我能够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得分最低。创新人格能力其次,创新思维能力是三个维度中得分最低的。创新人格能力中,“我更多会选择独立自主解决问题 ”得分最高,说明我校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处于优势。从各个维度的标准差来看,学习能力的标准差最大,创新思维能力次之,排在最后的是创新人格能力。这说明,大学生创新思维在不同的维度水平不一,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对样本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我校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无明显的性别差异,p值大于0.05,数据反映了性别在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中没有体现相关的优势。用创新人格能力、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分别与总分作差异分析,发现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得分与总体分数存在相关关系,说明这三个维度在一定程度上均反映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二、 新生代大学生创新思维特征
(一)创新学习能力较显著
结合数据分析可知,我校学生所突显的三个创新思维特征为“我能判断处理各项任务的先后顺序”“我能以各种方式或素材表现事物的构想和概念”以及“我更多会选择独立自主解决问题”。从中挖掘特征体现的共性为敏锐度、判断力等,这些是创新基础能力的重要体现。其中评估创新基础能力的一个指标就在于是否通过现有的资源方式,并通过判断现有事物的处理程序,独立探索创新的初步方向,为更深层的创新奠定相应的基础。从中可发现,新生代大学生创新初期会更注重获取周围可运用的资源素材,通过现有的资源表达其构想,具有较高的敏锐度与较强的判断力,其创新基础能力是较明显的。自主独立性也较强,则相对应的团队协作意识与能力需提高加强。
(二)创新思维能力待提升
从创新思维能力这一维度看,数据显示得分都低于平均水平,说明新生代大学生在举一反三这种创新能力上比较弱,不懂得将专业知识转化成通识知识,联结能力较弱。新生代大学生所接触的领域更加广泛也更接近于时代发展方向,从小接受多元大量的信息,筛选和辨别能力却没有相对应提高,导致与事物进行有机的联系并提供新的见解分析、提出创新性的意见与建议特征以及将知识建立新的联系能力不足。数据说明,新生代大学生在开拓新方向、知识串联、深度创新的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即创新思维能力需不断提升。
(三)个人创新要求需提高
从“创新人格能力”这一维度出发,可知新生代大学生的创新思维特征集中在独立自主、清晰表达观点、主动接受挑战等,而“相信自己能够解决创新中出现的各种难题”与“通过说服让别人改变自己的观点”分值最低,特征显示较弱。面对问题能力与人际沟通能力是个人创新过程中不可缺失的,但我校学生在这方面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因此,在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创新要求的提高,引导学生创新意识的觉醒。
三、应用型院校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路径
(一) 强化创新基础能力
从校园环境与社会环境来看,新生代大学生处于较为宽松的校园文化环境,个性化的学习模式正逐渐展开。且新生代大学生与新媒体媒介接触的时间更长,对信息、资源的敏锐度更高。处于良好的创新环境中,可帮助其形成创新基础能力。应用型院校的着重点在于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实习实验实训条件,因此,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实践创新环境是必要的一环,校方在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创建实训平台、基地的建设,并努力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一系列举措,这些举措都将为学生创建宽松、开放的实践氛围。新生代大学生要积极利用良好的创新氛围环境以及可获得的资源,强化创新基础能力,撬动更多资源协助创新意识的发展,为创新基础能力的升华奠定基础。
(二)打造创新化学习机制
校方根据新生代大学生凸显的创新思維特征,打造了有针对性的、适应性强的、具备创新化的学习机制。在较强的创新基础能力下,根据其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方面较弱的板块进行专项化学习提升。譬如,在学习能力一维度,“将专业知识运用至其他学科”的特征为弱项,教师可将教学的重点往创新思维转移。校方可提供将某一专业的专业知识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的模型或典型案例以推进教学。通过开展相关的模型竞赛,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初步建模,培养其整合性思维。打造团队化的学习模式,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帮助学生进行信息加工,提高学生协助能力的同时,进行创新化学习。
(三)开拓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即从某一原点出发,与周边的事物建立有效的逻辑联系,鼓励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积极开拓思维,对于“我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对问题提出不同的新见解”这一特征弱项,个人要积极开拓发散性思维,将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与自身的专业进行有机联系思考。积极将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不同学科知识用新的方式建立联系,借助头脑风暴法、绘制思维导图等方式帮助个人开拓发散性思维。教师可在实际的授课中,鼓励学生进行话题讨论以及逻辑结构图的绘画,帮助学生开拓发散性思维。
(四) 夯实创新实践性能力
应用型高校一向重视对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实践性能力以创新基础能力为重要基础,着重强调创新操作能力与创新转化能力。校方可强化创新团队建设,积极打造专业能力强、创新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给予学生专业性的指导意见。并可通过学校的公众号、系部官网等宣传渠道,将正在接收培育以及培育成功的创新项目的主体思想内容进行宣传,为学生的创新项目提供多面化的方向借鉴。
除此之外,校方可推动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互联网+”等大赛,将实践活动和创新创业活动相互连接,每个人可积极从他人的创意产品中挖掘出创新逻辑,进行创新转化。学生要敢于设想,勇于落地实践,学习运用科学验证的方式,强化创新实践性能力。
四、结束语
创新的重要源泉为创新思维,了解新生代大学生创新思维特征,有利于应用型院校创新人才的培养。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我校新生代大学生共有三个明显的创新思维特征,分别是有效的判断、事物构想概念的表述与自主独立性。了解新生代创新思维特征,对我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更新、社团活动以及班级活动开展的具体方向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不同渠道的信息进行有效加工,提升事物认知,积极采用逻辑化的学习方式进行专业学习,有助于帮助学生提升思维深度,推动创新成果产出,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贺腾飞,梁宝勇.大学生创新能力问卷的编制[J].现代预防医学,2018,(11).
[2]李伟,李竹.高校创新型人才的思维特征、形成机制与培养路径[J].江苏高教,2017,(11).
[3]张宏远,李思蓉,夏青,鄢丽双.新生代大学生素质教育调查与启示:基于应用型高校的分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10).
[4]甘秋玲,白新文,刘坚,魏锐,马利红,徐冠兴,刘妍,康翠萍.创新素养: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