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交媒体中的科学传播公众参与研究
——以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为例

2020-11-23邓雅楠

科技传播 2020年19期
关键词:议题社交公众

邓雅楠

2018年11月,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副教授贺建奎宣布,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已在中国诞生。科学网站果壳网将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入选2018年度十大科技事件,该事件同时被《Nature》评为2018年三大科学“崩坏”事件之一。该科学事件同时也是一个传播热点事件,新浪微博话题#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获得了超2.5亿阅读和10.5万条以上的讨论。微博作为事件的主舆论场之一,得以反映了该事件传播过程中的公众情感取向与传播特征,本文选取该事件对科学议题的新媒体传播进行探索性分析。

1 文献综述

1.1 科学传播

广义的科学传播指的是指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传播与扩散,把科学共同体的“私人知识”转化为“社会共享知识”。从广义定义出发,关于“科学传播”的现有研究中,不少是从传播者的角度出发,讨论提高科技信息的传播效果及媒体影响力的策略,如通过数据挖掘研究微信公众平台上定位于科学传播的公众号,发现公众号的认证主体、多媒体使用程度显著影响公众号的平均阅读数、平均点赞数等效果指标[1]。传播主体角度研究中多见关于新媒体、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特征的讨论,关注科普新媒体、意见领袖等关键传播节点。

近年来,关于科学传播的定义发生了变化,将科学传播定义为社会各行为主体(如科学共同体、媒体、公众、政府及公司和非政府组织)之间就科技内容进行的平等交流过程,“科学传播”有了其狭义含义:公众参与科学(public engagement wi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2-3]。狭义的“科学传播”强调受众的主动性与对话的平等性,恰好与新媒体环境中受众特点变化相符。

1.2 社交媒体与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这一概念早期的相关研究是1969年提出的“公众参与阶梯”理论[4]。此后,公众参与概念多应用于政治领域。社交媒体为公众参与提供了新的途径,公众参与相关国内研究也多从政治学视角切入,放入大众媒体视阈中,又转变为受众参与问题研究[5],其中,关于政务微博的研究较为常见。如谢起慧等学者通过内容分析对比中美政府通过社交媒体进行灾后应急管理的差异,发现我国公众参与水平较高但政务微博回复率较低[4]。

而科学传播的公众参与模型,结合了科学和社会政治,贯彻了民主精神,赋予公众参与科学相关讨论与决策的正当性,为公众与科学家、科学共同体等主体平等对话奠定了理论基础。作为科学传播活动的重要载体,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有着便捷性与高互动性,是否会促进公众对科学议题的参与,科学议题的微博舆论演变又有什么特点?本文将以首例基因编辑婴儿出生事件的微博传播为例,探讨社交媒体上受众参与科学议题讨论的特点。

2 研究设计

使用Python爬虫抓取搜索关键词“基因编辑婴儿”微博结果页面中时间为11月25日至1月22日的博文,共获得313条微博。抓取内容包括微博用户名、点赞、转发、评论的数量及有无图片等情况。人工剔除其中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相关程度不高的微博后,选取搜索结果中收到评论量最高的10个博主,对其收到评论最多的1条微博的评论作为样本进行分析。

选取的10位博主分属科普媒体(如丁香园、果壳)、大众媒体(如早报网)以及政务微博(如健康中国)三类,且均在事件传播不同阶段中多次发文,在受众中具有较高的影响力。使用Python爬虫进行10条微博评论内容采集,采集项目包括评论内容、评论时间、发文者所在地等。对样本进行人工筛除,去除纯微博表情、无意义评论,最后保留有效评论文本样本3 072条,总字数61 835。

3 研究发现

3.1 参与模式分析

在11月26日至12月3日是本事件讨论密集的舆情高峰时期,在事件初进入公共视野的第一天(11月26日)就有86 649条讨论,受到公众广泛关注。讨论量在11月27日攀升至顶峰,随后因为没有新的消息和议题出现,微博公众的参与热情下降,讨论量迅速衰减。直至1月21日广东省“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调查组公布事件初步调查结论,微博上才又掀起了讨论的小高峰。

公众在参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这一议题时遵从“刺激—反应”模式[6],讨论量的维持需要事件背景下新的衍生议题的刺激,人体试验违反科学伦理、试验对全人类的潜在影响、试验婴儿的隐私保护与未来生活保障、有关部门监管是否失职等派生话题刺激了公众参与讨论,在11月29日后没有新的议题出现,公众参与度开始下降,热度下降迅速。

3.2 样本分析

3.2.1 基本情况

3 072条评论样本中,男性在该科学议题中的参与热情略高于女性,男性发言1 764条,占比57.42%,女性发言1 265条,占比为41.18%,另有少部分用户未在微博上披露性别。地域分布上,以来自广东的用户最多,其次是北京、海外地区用户。参与用户地域分布遍及全国,但来自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用户参与程度较高,江苏、山东、浙江和上海的参与用户数均在前七名。

3.2.2 议题与情感

采用Python中的Jieba模块对文本内容分词,通过图悦词频分析工具生成词云图。

图1 评论文本词频图

如图1所示,“基因”“人类”“实验”“科学”等与本次事件关联度较高的名词出现频次较多,说明公众在参与时能够较客观中立地做出相关评论,而非使用过多情绪化的形容词。此外,高频词中还出现了“谴责”“处罚”“官方”“底线”这类与监管主体、行为相关的词汇,说明公众参与评论的焦点也聚焦于监管措施之中。样本中最高频出现的形容词为“可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公众对本次事件的评价。

高频词也反映了该事件的主要议题方向:1)实验伦理议题,即实验实施是否违背了科学伦理和实验对象的知情权与未来权益;2)科学监管议题,即官方监管法规是否存在缺陷、如何进行处罚与科学界自律约束;3)新闻人物评价议题,即讨论贺建奎的研究是否有用,对其本人的谴责等。

进一步可对评论文本数据进行语义挖掘和倾向性分析。采用Python中的SnowNLP模块进行情感分析,SnowNLP可将句子判定为积极或消极,即预测句子属于积极和消极的概率,给出情感预测值,其结果在0-1范围内变动,预测值越大,情感倾向越积极,反之则越消极,取值越偏向两端,情绪越偏激[7]。结果显示,以0.5作为积极和消极的分界,3 072条评论中的1 048条为负面倾向,负面倾向评论占比为34.11%。同时,取值在0.9~0.1与取值为0~0.1的评论占比为32.9%,评论呈现出一定的情感两极化。

在该科学议题的参与中,公众态度大体能能够与媒体等意见领袖保持一致,有三成评论中体现出负向倾向,多为对该违背科学伦理事件的愤怒和对实验及实施者的厌恶。近三成评论情感较为偏激,但参与讨论的公众整体能够保持较为理性、中立的态度去思考与表达,而不是一味诉诸情感、肆意谩骂。

3.2.3 科学的缺位与反权力诉求

样本分析发现,评论中真正有关于科学的受众讨论所占比例很低。以10条样本微博的70条热门评论(点赞排名前十的评论,若赞数小于10则不计为热门评论)为例,仅有3条真正与科学相关。在国家科技部官微发布的关于该事件初步调查结论的微博下,参与者热衷于讨论官微名字@锐科技“接地气”“不正经”,热门评论10条均是关于博主名字的调侃,对于调查结论反而未给予太多关心。在信息爆炸的社交媒体时代,用户可以接受的信息愈加多元,关注点也更容易涣散,而非聚焦在科学认识本身,这对科学传播提出了挑战。

三类议题中占比最重的是科学监管议题,除了政府部门外,以科普媒体为代表的科学专家的权威也受到了质疑。同样以70条热门评论样本为例,关于监管和未来措施的评论内容有26条。即使是在科普媒体发布的微博中,评论也主要在讨论监管问题。评论内容中也有谣言的存在,“国外势力渗透”“高层指使撑腰”等阴谋论充斥在评论中,且附和者甚众。谣言的流传与接收和对于监管与日后措施的质疑都具有“反权力”的意味[8]。

此外,公众参与科学模型强调公众与权威的对话,但是评论样本的分析中发现,选取的10条微博样本中,仅有@丁香园、@锐科技两个账号曾在发布的微博下评论,且数量仅为1次,对于公众讨论发布的评论,政务微博、科普媒体、大众媒体三类主体回复率均很低,公众与权威之间的对话的氛围并不浓郁。

4 结论与讨论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是一起典型的学者违背科研伦理、违反科学操作规范的事件,媒体对本次事件进行的科学传播具有对公众传扬科学精神、进行科学伦理教育的重大意义。与转基因食品、PX项目建立等事件不同,本次事件争议核心在于新闻人物及操作本身,没有与公众当下切身相关的安全性直接冲突,但仍表现出一些与其他争议科学话题相同的特征。

即便是与大众日常生活较远的科学话题,同样可以点燃舆论,并在媒体与公众的共同推动下产生新的子议题。同其他科学话题一样,该事件传播符合刺激——反应模式,话题很快会被其他热点话题置换,导致参与度下降,难以实现长效参与和沟通。范敬群等学者以转基因大米事件为案例研究争议科学事件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形态时发现,公众往往以不同的态度站队[8],本次研究中也发现有三成评论态度较为偏激。

公众热情参与热点科学事件传播,社交媒体参与的易用性和低成本功不可没,体现了其较强的民主参与意愿。在新媒体的全新“场域”中,受众“惯习”发生了改变,受众在科学传播内容的选择上具有更大的自主性[9],被动的科学传播公众缺失模型不再适用。在获得和发出的内容更为多元的时代,科学传播过程中出现了更多的噪声,科学本身的焦点会被模糊。

公众、科学力量和政府力量是科学传播的“铁三角”,中国的科学传播一直有政府倡导的历史[10],科学力量和官方力量都代表着“权威”。在微博舆论场中,用户发问、质疑,甚至传播和听信谣言与阴谋论,都有着“反权力”的意味。日常对抗概念同样适用于社交媒体之上,弱者对于强权的抵抗往往采取的是自助式、边缘化的行为,避免直接抵抗[11],公众在参与科学传播时在社交媒体上发出的抱怨、牢骚,甚至选择性接受谣言就属于日常抵抗的范畴,公众不需要推翻权威,但仍然需要用这样的行为在社交媒体空间为自我赋权。

综合以上讨论,可以发现,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有能够推动科学公众参与的潜力,但目前科学传播的公众参与仍停留在较浅的阶段。民众的自主性已经崛起,但科学家、科学传播者以及科学决策者仍未能与民众实现有效对话沟通。传播与讨论时效转瞬即逝、科学知识水平不高和互动水平不足、以日常抵抗反对权威现象的存在是今后促进科学民主参与实现要跨越的障碍。

本文针对社交媒体上科学传播公众参与进行研究,还存在着观察平台与观测指标单一,数据量偏少的局限性。今后的研究中,应更注重科学传播公众参与的测量体系的构建,也可通过数据挖掘找出科学事件传播不同阶段的公众情感倾向变化趋势等,以期更全面地认识科学事件传播与参与特征。

猜你喜欢

议题社交公众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社交距离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关注制药企业环保议题
例谈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