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服务活动社会合作研究
2020-11-23天津图书馆葛楠
文/天津图书馆 葛楠
一、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服务活动社会合作的必要性
在信息化产业时代背景下,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在方便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同时,如果将其融入公共建设和发展中,可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简单来讲,所谓的“新媒体”其实就是通过各种先进网络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而承担着人类文明传承和知识服务任务的公共基础机构图书馆在当前新媒体时代来临后,馆内藏书开始由最初的纸质资源过渡到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并联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读者可通过移动客户端进行阅览,无须到图书馆进行资料的检索和借阅,阅读时间更加零散化、方式更加多元化、使用更加实用化。
据调查,非营利组织及社会团体、教育部门和学校、公共文化机构、读者及其他社会个人是公共图书馆服务活动社会合作的主要对象;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举办展览、讲座,借阅服务进校园、进企业、进园区,举办公益培训,文献及信息资源共享等则是图书馆服务活动社会合作开展的主要内容;由图书馆主导服务活动,合作方协助;由合作方主导服务活动,图书馆提供场地空间,图书馆与合作方共担责任等是图书馆服务活动社会合作开展的主要形式。就目前来看,新媒体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读者的阅读行为发生了改变,便捷性、实时性、互动性、多元性是新媒体时代阅读的显著特征,而近年来随着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确保图书馆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发挥,成为现阶段公共建设的核心方向。在当前数字化阅读时代来临后,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转型和升级工作也受到了各界的高度重视。换言之,只有确保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顺利转型和升级,才能在确保新媒体承载作用充分发挥的基础上,达到图书馆预期的使用效益。为此将服务活动社会合作引入公共图书馆,为整体文化素质的提升创造良好条件,经大量调研数据分析可知,公共图书馆服务活动社会合作的引入不仅符合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发展趋势,同时也对推进公共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现阶段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服务活动社会合作面临的困境
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服务活动社会合作方式主要有五种,即——与非营利组织及社会公益团体合作、与教育部门和学校合作、与公共文化机构合作、与读者及其他社会个人合作以及与企业及其他营利机构合作,纵观在当前社会合作中,其合作成效却始终未能达到预期的合作目标。导致上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一)新媒体技术应用滞后性较为严重。在当前信息化产业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建设规模和数量持续增加,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图书馆社会合作的转型升级带来新机遇的同时,应用的不全面以及技术应用的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图书馆阅读社会合作质量和效率,对读者的整体发展也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就目前来看,虽然各公共图书馆在建设时就配备了相对完善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流程,但与传统阅读服务推广相比,新媒体阅读社会合作工作的开展,往往需要借助各种先进的技术设备和高速运行的信息网络,但由于新技术的革新速度相对较快,图书馆难以像企业一样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做出营销策略,由于各项作业的相对固定性,在转型过程中图书馆往往存在一定滞后性,技术应用效益也难以最大化发挥。
(二)政策保障机制不完善、不规范。服务活动社会合作的开展是合作双方在自愿基础上签订民主协商协议,这种协议由于缺乏完善的政策保障机制的约束,从某方面而言缺乏法律法规的规范性保障功能,与此同时由于合作双方的体制各不相同,对于体制差异较大的双方而言,在合作时往往存在某方利益受到损害,长此以往社会合作稳定性受到影响,双方合作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
(三)社会合作界限难以全面把控。在当前多元化市场竞争环境下,社会合作不仅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企业提升自身形象做出的重要战略改革。但由于合作双方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各不相同,对于图书馆而言,社会合作是建立在确保自身利益不被削弱的情况下进行的,可对于其他合作主体而言,为满足各自利益需求,往往还需要引入准入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但合作界限的难以把控却对合作效益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四)合作双方的信息沟通不及时。在当前公共图书馆社会合作过程中,合作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优势互补确保图书馆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发挥,为此要想从根本上实现上述目标,合作双方需加强彼此的沟通交流,进行定期学习互助,由此在确保各主体团结统一和高效率工作的基础上,实现预期的合作目的。但纵观在当前合作过程中,由于双方之间信息沟通不及时、沟通交流不通畅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在合作时有效资源无法好好利用,长此以往在影响合作效益的同时,图书馆整体发展也受到了一定阻碍。
(五)监督管理机制和绩效评估体系不健全。目前来看,在服务活动社会合作过程中,由于合作时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且自合作项目发起到结束,整个过程都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据调查目前在合作过程中,由于双方受传统企业发展理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合作时未能从根本上提高对合作效益的重视度,监督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导致合作全过程监管工作难以有效展开,再加之合作绩效评估机制的缺失,导致在与社会合作时公共图书馆无法找到服务活动的公益性和社会合作市场性的平衡点,资金和资源利用率受到了一定影响。
三、公共图书馆服务活动社会合作问题的优化处理对策
(一)与传统形式相结合,提高社会合作的实时性。在当前公共图书馆社会合作转型升级过程中,技术应用的滞后性是影响社会合作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但由于公共图书馆相比企业难以根据市场发展做出及时的应对策略。为有效地提高社会合作实时性,在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在阅读社会合作作业开始时,需充分结合传统社会合作中可值得借鉴的部分,以此有效地缩短社会合作工作开展周期。就目前来看虽然相比传统阅读社会合作,数字化阅读社会合作更加符合现阶段人们的阅读习惯,能满足现代人们的阅读需求,在新媒体环境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传统阅读社会合作也是经过几十年来不断的“去粗取精”,某些方面仍值得借鉴,为此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是现阶段提高公共图书馆阅读社会合作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二)建立健全政策保障机制。在当前引入服务活动社会合作时,为了确保预期合作目标的实现,建立健全完善的政策保障机制,也是现阶段公共图书馆提升自身价值的重要战略基础。在健全政策保障机制过程中,首先图书馆需加强与政府的合作交流,通过政府赋予公共图书馆资金和政策保障,为后期社会合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在与政府的合作中,图书馆还要建立专门的合作管理机构,并聘请行业组织对图书馆进行专业性指导和帮助。除此之外,就目前来看,在与政府的合作交流过程中,图书馆不仅要鼓励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加快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实施,与此同时,政府还要加强对图书馆文化志愿活动的指导和支持,通过建立健全管理机制、评价体系,对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规范性指导。
(三)明确合作的界限,建立完善的合作准入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当前社会合作过程中,合作界限的不清晰也是影响图书馆社会合作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在进行社会合作过程中,明确合作界限,建立完善的合作准入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也是当前提高图书馆服务活动社会合作效益的重要手段。从某方面而言,在与社会合作时,合作双方要立足于公共图书馆的宗旨和使命,以“公益”为底线,由此在不断扩大合作广度和深度的同时,规避非公益性和利益私人化问题的产生,与此同时在准入机制建立过程中,为避免后期合作问题的高频发生,图书馆需综合考虑合作方的资源、优势和能力,并尽量选择与自身价值取向相同的合作方进行合作,以此来确保合作效益的最大化发挥。
(四)合作过程中彼此之间要加强信息的合作交流。在当前社会合作过程中,信息交流不及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合作成效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建立项目运作模式,顺畅信息表达和沟通现已迫在眉睫。就目前来看,在进行项目运作模式建立过程中,为确保建立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公共图书馆须把图书馆文化服务活动以项目的形式打包和呈现,并以项目管理的方法运作,对各项服务活动进行统筹,由此为后期合作交流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与此同时,图书馆还要和合作方建立完善的信息表达和沟通的长效机制,在保障推广作业常态化的同时,为预期推广目标的达成创造良好条件,接着通过开展各种有价值、有意义的社会合作活动,在保证公共活动开展投入资金使用价值的同时,有效改善当前社会合作作业现状。
四、结语
简而言之,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承担着人类文明传承和知识服务的重任,要想确保其应用效益的最大化发挥,优化和完善公共图书馆阅读社会合作工作是极为必要的。它不仅能为图书馆的有效转型升级创造良好条件。此外,还能在不断提高图书馆使用效益的基础上,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作用,为图书馆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