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减负”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相关探讨
2020-11-23青海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姚亚鹏
文/青海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姚亚鹏
“减负”为基础的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不能仅停留于喊口号、发文件等形式主义,应该明确减负过程中的职能和职责,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提升群众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
一、以“减负”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意义
(一)能够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社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和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受到广泛重视,最为主要的就是社会和政府的自治功能与实现程度,在此过程中,转变政府的职能,可以促使社会自治能力的发展,二者之间形成一定内在联系,适应互动发展的新形式。从实际情况来讲,“减负”的背景下转变政府职能,是促使社会自治发展的前提所在,而社会自治能力的提升,可以使得社会发展的动力资源更为丰富,有效协调政府职能和社会职能之间的分工,探索出最佳的社会自治工作方式和方法,更好地统筹和协调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这样可以使得社会和经济全面发展、共同进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有助于转变传统的管理格局。传统的“全能型”政府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是将社会作为基础开展各方面的治理工作,确保日常生活与企业生产的正常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但是,在传统观念中认为政府的权力和地位非常高,政府管理工作会延伸到社会的每个领域中,属于社会发展过程中关键性的指导要素,很容易出现政府强大、社会弱小的局面,难以为群众提供高质量服务。而在“减负”下政府职能转变之后,可以向着现代化的管理格局方向发展, 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按照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群众的发展需求等制定决策方案和战略计划,不再是政府统一管理和治理的局面,而是在经济建设发展的基础上,为社会提供服务,协调政府和社会各个领域之间的职能分工,培养社会的自治能力,使得经济和社会之间能够统筹、协调发展, 满足当前的时代发展需求。
(三)有助于营造良好环境氛围。以“减负”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能够营造出较为良好的环境氛围。一方面,在政府转变职能的过程中,会将制度作为基础,保证“减负”措施的长效常态,使得基层能够形成较为良好的减负态势,不再受到传统工作的局限,而是将服务群众、提供高质量公共服务作为主要的职能职责,重点致力于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形成公平的社会环境。通常情况下,基层的工作人员数量少,工作压力较大,责任繁重,权力很小,每个岗位工作都要和几个业务部门相互对应,部门原来和群众之间不存在很大利益关系的工作,在职能转变的过程中,都需要转变传统的工作模式,注重层层分解与处理,很容易在繁重的工作中出现发文件、做台账等形式主义现象,无法真正落实工作。而在“减负”的背景下,政府职能转变期间,可以通过设置相关的机构,明确人员的责任义务等,提升服务工作效果,将为群众服务的制度和责任落实在实际工作中,不再有形式主义的现象,而是将全部的工作精力集中于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方面,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构建良好环境氛围。
二、以“减负”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措施
(一)完善管理经济与服务社会的政策。近年来我国社会转型发展期间,要想促使政府职能的良好转变,就必须要有效协调政府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有效解决各方面的职能分工问题。传统的工作中,政府在行使职能期间经常会出现越位现象、缺位现象与错位现象,对于越位而言,就是在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直接进行经济事务管理的现象;缺位则是在公共服务方面未能将自身职能作用发挥出来;错位则是不能有效开展统筹协调工作。要想有效解决此类问题,就应该在“减负”发展的过程中,编制完善的政策,为社会与市场提供良好服务,发挥自身的作用,促使经济与社会之间的良好发展。在此期间,政府可以将一些行政业务分离,从行政领域转变到社会领域中,不仅可以形成“减负”的良好条件,还能为提升社会的自治能力提升创造空间。需要注意的是,在转变职能的过程中,“公共产品”的供应和管理必须要除外,主要因为公共产品的供给和管理,不能和社会市场之间相互适应,只能在政府的服务过程中有效协调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自身的公共产品提供情况,按照社会的需求,针对性供应公共产品,促使自身职能工作的良好实施。
(二)政府向社会分权。以“减负”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政府应该主动“减负”,向着社会分权,这样不仅可以转变传统的政府治理工作模式,还可以创造出全新的工作格局,不再受到“大政府小社会”的影响,而是营造“大社会”的良好格局。对于“大社会”而言,并非是群众数量多、地域规模大,而是转变传统的政府职能,在时代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价值与权利,引导其积极参与到责任行为中,使得公民可以树立正确的参与观念与责任观念,形成良好的共同意识,自觉规范和约束自身的行为。在此过程中,为了增强社会自治能力,应该积极构建创新性、创造性的工作机制,鼓励人民群众自觉参与社会活动,形成共同的认知与行为,使得政府部门和人民群众、社会之间可以形成责任、义务、行为相互平衡和互动的良好状态。
(三)注重社会自治能力的提升。近年来,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结构的调整,导致出现利益结构相互分化的现象,在社会重组的关键阶段,提升社会自治能力和组织能力非常重要,只有确保社会自治能力的全面提升,才能有效应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在社会自治能力全面提升的情况下,不仅可以动员和集中社会力量、资本参与到相关经济建设活动中,还能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在政府职能作用较为薄弱的区域,也有着一定的能量,可以帮助有效解决边缘性问题,推动社会的经济发展,形成良好的发展模式与职能作用。
(四)强化市场化改革力度。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发展的进程中,市场与政府所担负的职能有所不同,二者之间不会呈现出对立性的关系,但是,也无法有着相互替代的作用。在此期间,市场主要担负着微观经济环境中资源配置的职责,政府在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情况下,补充市场中的不足,为市场经济的良好发展营造相应的外部条件,编制出较为完善的战略计划,统一相关的市场准入规则,并且实时化共享与发布相关信息,将自身优势充分彰显出来,提升各种资源的利用率。为了在“减负”的过程中有效转变政府职能,应该强化市场化改革力度,注重和市场之间的合作,政府可以结合市场的经济规律,明确自身的经济调节工作职能,规范、维持市场中的经济秩序,开展监督、协调等工作。建议政府在工作中设置市场监理职能部门,有效履行各方面的工作职能,促使市场经济建设良性发展。
(五)完善行政审批工作制度与流程。以“减负”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行政审批制度和流程的改革完善,营造良好的职能转变环境氛围,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促使社会的公平发展。在此期间应该重点提升行政审批制度的标准化水平、法制化水平,在保证行政审批工作的标准化与法制化实施的同时,针对非行政许可的各个审批工作,完善相关的制度,采用先进技术创建电子监察工作系统,便于提升行政审批工作的规范性与合理性,为群众提供优质化服务。建议在工作中创建服务组织机构,可以在现场执行工作,杜绝出现拖延现象,与此同时,还应该完善相关的社会听证制度、决策管理制度与合法审查制度等,采用网络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等建设电子政务系统,对于需要审批的内容,涉及项目名称、法律信息、办理程序与结果等,都需要进行审批处理公开化,积极借鉴成功的经验,确保可以有效提升行政审批工作水平。
(六)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意识。以“减负”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树立服务观念意识,增强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一方面,应该积极进行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改革,致力于提升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与执行力,不仅可以和社会生态变化之间相互适应,还能够满足和谐社会的建设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并非是简单进行集权和放权,而是在工作中合理进行权力的配置,按照公共服务的发展特点与需求,在优化配置权力的情况下形成良好服务观念,增强各方面的服务工作效果,确保在“减负”的情况下,为社会、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减负”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提升公共服务质量,还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该重视“减负”下的政府职能转变,完善行政审批流程和制度,强化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力度,在减轻负担的同时,向着市场化的方向改革,营造良好的管理工作环境氛围,确保在新时期背景下通过“减负”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为社会、市场与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