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党员培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2020-11-23江百林
文/江百林
大学生党员作为学生的优秀代表,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储备力量,其党性修养关系到党和民族的未来。大学生党员只有经过长期、自觉的磨炼,加强党性修养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将加强党性修养作为大学生党员人才培养的重点
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内容五花八门,大学生可以通过获取信息学到很多新的知识。由于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信息判断能力不足。很多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大学生思想单纯、社会经验少的特性,向大学生传达一些负面言论,给大学生思想造成一定的困惑[1]。由此可见,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的多样性,对大学生来说既是增强自身知识储备的机遇又是思想上面临挑战的源头。因此大学生党员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加强党性修养,要时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
人才培养是高校党建的根本使命和中心任务,高校党建工作促进人才培养,人才培养彰显高校党建的价值,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高校学生党员在政治上和学业上不断进步,才能成为核心竞争型人才。当前国际形势复杂,我国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峻,国外资本正在对我国进行围追堵截,妄图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入侵是其中重要手段。20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通过“和平演变”给国际社会主义阵营带来巨大损失。所谓和平演变就是通过文化入侵、舆论宣传等方式影响青年的思想,引导青年的思想走向。在历史教训面前,我国必须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对青年的思想进行正确引导。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大学生毕业后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力量,通过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先进生产力。当代大学生成长条件相对优越,从小物质生活优渥,这一成长背景易造成极个别学生形成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如果不加强党性修养培育,任由歪风邪气发展,让大学生养成怕吃苦、贪图享受的不良品行,他们将不能挑起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旗。因此,加强大学生党性修养等同为国家储备优秀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打下基础。
二、大学生党员培养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入党动机不纯
大学校园作为党的骨干力量的重要输出地,培育的共产党员必须心怀党和国家以及人民,才能实现高校大学生党员人才培养的初衷。目前很多大学生入党动机不纯洁,功利性严重。加入共产党的本心不是为了追求进步,而是为了累积资本,方便在以后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应付就业需求。这些动机不纯的大学生在入党后,对党性修养没有明确的认识,没有起到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给大学生党员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自主学习性低
高校大学生党员必须积极学习党的章程和方针政策,积极关注时事政治,加强党性修养学习[2]。但是当前部分大学生自主学习性低,没有主动学习的意愿。对于党性学习只是走走过场,没有深刻认识,认为入党是一种身份的认可,缺乏正确的是非标准。由于学习意愿低,所以大学生入党后没有进步。
(三)理想信念不坚定
党员必须具备坚定的理想信仰,愿意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由于学生入党的动机不单纯,同时不重视党性修养学习,导致理想信仰不坚定,享乐主义等不正之风盛行。这样的党员在面对诱惑时很难保持坚定的意志,在参加工作后容易误入歧途,滋生腐败等现象,给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不良影响。
三、导致大学生党员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学生自身局限性
大学生党员因社会经验少,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处在形成阶段。由于缺乏较强的是非分辨能力,思想意志不够坚定,很容易被不良思想侵蚀;同时在大学生党员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党性修养教育,大学生在面对腐朽思想时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容易出现思想偏差[3]。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对党性修养不重视,大学生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和煽动,做出有损于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
(二)学校环境影响
当前高校在开展学生党员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如重视文化课程教育忽视党性修养教育,或者重视发展党员而忽视党员质量,这种现象是造成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低的主要原因。当前很多大学对党性修养教育重视不够,教育投入不足,部分学校没有针对学生党员组织和开展党性教育学习,学生不熟悉党的理论知识和发展方针;在开展党性修养教育时,只是采用集体大课堂的教学方式,没有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造成人才培养效果差,没有达到提升大学生党性修养的目的。同时许多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缺陷,大学生课外社团活动中缺少与党性修养相关的活动。大学对大学生党员的党性学习的宣传力度不够。
(三)社会环境影响
随着经济水平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学生受到的思想冲击越来越大。当今社会比较浮躁、舆论相对嘈杂,很多不良之风盛行,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形成与复杂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四)党组织内部环境影响
由于部分党员党性修养低,影响党组织内部环境,少数党员的不良思想和不良行为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他们没有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大学生党员受党组织内部环境的影响,不良之风盛行,给大学生党员的人才培养工作增加了难度。
四、完善大学生党员人才培养实践的帮扶措施
(一)加强修养,增强意识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广大党员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加强思想道德的养成。高校党组织要重视党员人才培养实践工作,深刻认识到党员修养培养的重要性。大学生党员要加强理论学习,净化入党目的,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党性教育。大学生党员要深刻理解共产党员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义务,提升思想辨别能力,以坚定信念面对各种诱惑,保持党员的政治立场,从而提升自身的修养。在积极参加党性学习的同时,大学生还需要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志愿者、义工等社会活动,突出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养成乐于奉献的良好品质。
(二)艰苦奋斗,坚定信念
当代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物质条件丰厚,没有经历过战火硝烟,缺乏艰苦环境的考验,这样的成长环境可能导致信仰缺乏、意志力不坚定。崇高的信念是中国国产党前进的精神动力,而艰苦奋斗精神共产党的传统优良品质。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重视历史,走进历史,感受老一辈革命先烈的艰苦奋斗精神,养成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
共产主义一直是共产党的精神力量源泉,是共产党人保持进步的动力,许多党员正是有了坚定的信念,在面对不正之风的诱惑、不良思想的侵蚀的时候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政治立场,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理想目标。
(三)组织建设,发挥模范
人才培养是一个综合系统。本文从“党内教育”的视角,提出党员教育的方式方法。党员是基层党组织的基本构成要素,党员的党性修养高低、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情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组织的建设。大学党组织要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优秀的代表,要提高政治觉悟,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在大学校园中要高度重视党组织建设,完善党组织制度,通过有效的管理,保障党员队伍整体党性修养的提升。同时不断加强党员的党性培养,加强党员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大学生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坚定大学生党员的共产主义信念,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能力。学生通过党性教育提升政治觉悟,在大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团结同学,积极帮助同学,和同学共同进步。同时大学生党员和党组织要积极开展各种校园活动,吸收优秀的人才参与党组织工作,充实党组织和党员队伍。
(四)提升氛围,加强创新
良好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大学生党员人才培养工作质量的提高,大学校园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加强党的理论宣传,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同时提升社会环境,加强开展学生道德建设,构建健康和谐学习氛围,有助于大学生党员人才培养实践工作顺利进行。
在大学生党员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利用新的信息技术和教学资源加强创新,提升教育效果。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大学生党员网络平台,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教育培训。在党员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敢于创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育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提升。
五、结语
提高大学生党性修养对于大学生党员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大学生党性修养存在一定的问题,大学党组织要加强党性培养工作,积极开展党性修养教育,同时学生要养成学习意识,加强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严格要求自己,发挥模范作用。通过加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培养规律,可以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人才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