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型资助方式提升高校贫困生就业能力的思考

2020-11-23刘莉

就业与保障 2020年22期
关键词:贫困学生贫困生资助

文/刘莉

一、发展型资助的价值与意义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高校资助体系已日趋完善,逐步形成了“奖、贷、助、补、减”资助体系。但随着国家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高等教育自身改革和学生群体的不断变化,仅凭原有的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和学费减免等单一经济资助方式,已无法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发展需求,主要表现在现有资助体系过分注重经济资助,而忽视了受助学生的心理以及个人能力的发展,不能充分发挥资助的育人功能。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提出要将以往“输血型”“保障型”的资助模式变为“造血型”“发展型”资助模式;贫困资助不应只停留在对贫困学生进行单一的、外在层面的经济资助,更要对他们进行能力提升、心理疏导、思想引领等多元的、内在层面的资助[1]。

发展型资助是一种精准化、多元化、系统化、可持续发展的资助方式,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个体发展、资助体系以及社会效能三个层面。

在个体发展层面,发展型资助方式更加注重困难学生的个体差异、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注重学生思想道德、健全人格以及个人能力的提升,为贫困学生提供了更加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差异化的资助,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和育人目标的实现。

在资助体系层面,发展型资助丰富了贫困资助的内涵,拓展了资助工作的思路,有利于建立更加完善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

在社会效能层面,发展型资助还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就业竞争力不断加大。由于家庭经济状况导致资源的匮乏,贫困学生即使完成了高等教育,他们的人力资本作用也会被家庭经济困难身份弱化,导致同样优秀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有时竞争不过非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2]。限制贫困学生发展的客观因素已从经济因素为主逐渐转变为资源因素为主,这就要求高校贫困资助不应停留在单一的经济资助层面,还需要针对不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精准化、多元化、系统化发展型资助方式,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使其找到满意的工作。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与构成要素

(一)就业能力的概念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定义,“就业能力”是以个人能力为基础的,获得工作、保持工作并在工作中进一步发展的能力。从发展型资助个体发展的角度出发,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获得职业并应对工作中出现变化的一种个人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可通过教育培养获得并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不仅仅局限于毕业后初次就业结果,大学生就业能力应贯穿于个人的整个职业生涯。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对他们的就业帮扶不应是一次性的就业帮助,应侧重长久的个人就业能力的培养。

(二)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

根据研究角度的不同,研究者对就业能力构成要素的划分也不同。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应贯穿于个人的整个职业生涯,借鉴生涯资本理论,将其构成要素划分为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以及心理资本更有利于研究。

人力资本指存在于人体之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地区、就业行业、就业单位性质以及承诺月薪等就业质量的各个层面都有积极影响,尤其是对就业行业和承诺月薪的影响较大。

社会资本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从其社会网络中获取和使用的关系资源,分为先赋性因素和后致性因素。先赋性社会资本是指大学生出生即可通过家庭背景形成的社会资本,如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以及父母职业等;后致性社会资本是指大学生经过自身社会网络交往不断积累所形成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能够帮助大学生获取更加准确而充分的职业信息,导致其工作稳定性明显增加;社会资本还会影响大学生初次就业时的起薪水平;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地区、就业行业、就业单位性质以及承诺月薪等就业质量的各个层面也都有积极影响。文章所讨论的社会资本指后致性社会资本。

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有研究者根据Luthans编制的心理资本量表,将心理资本分为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和韧性四个维度,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自我效能感能为贫困生带来更多成功体验感,使其工作更有信心。贫困生韧性越强,就越适应职场,求职能力越强,其基础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就越强。

三、发展型资助方式提升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现路径

(一)制度建设与平台搭建

高校贫困生就业能力提升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以及心理资本三个构成要素,在实践中也相互渗透相互影响。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从宏观方面进行制度建设与平台搭建。首先,要在现有经济资助体系外,进一步实施贫困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等发展型资助政策,确保政策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其次,要搭建校内、校外两个就业能力提升平台,校内平台主要依靠高校自身现有资源,进行贫困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一系列专项计划,包括全过程就业、学习激励、师生共创、心理辅导、社团建设;校外平台主要依靠高校资源与企业以及其他社会团体资源的整合,助力贫困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包括名校访学、实践基地建设以及社会志愿服务。最后,要保障贫困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专项资金和师资力量。

(二)需求分类

在制度建设和平台搭建完善后,高校可根据贫困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学生性别、年级、个人需求以及相关问卷测试等对学生进行分组分类,针对不同需求、不同能力的贫困学生开展不同的就业能力提升项目,同时,建立贫困学生就业能力档案,以便对就业能力提升项目实施的效果进行持续评估与调整。

(三)具体措施

1.全过程就业指导。除常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外,可以组织贫困学生参加职业生涯规划训练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将就业指导贯穿贫困学生的全部大学学习生涯,按照年级的不同可分为兴趣探索-初步定向-基本稳定-求职实践几个阶段,通过生涯规划训练加强贫困学生生涯规划能力,加强其对于职业的认同,未来职业发展中遇到挫折时更有韧性并有及时调整生涯目标的能力。

2.学习激励。设立贫困学生专项奖学金和职业资格认证补贴激励贫困学生努力提升自己的人力资本。在贫困学生学习生活有保障前提下,以奖学金代替一部分助学金,扩大贫困学生获得奖学金的覆盖率,评定标准要综合学习、工作、品德、实践等各个方面,以此激励广大贫困学生努力学习。此外,加强贫困学生职业资格认证培养,鼓励其积极参加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对于通过认证考试的贫困学生给予部分培训费和考试费补贴。

3.师生共创。引导组织专业教师带领贫困学生组成团队,参加各类专业技能比赛、科技活动、文艺比赛、科研项目以及创业项目等。师生共创项目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人力资本,还能扩大贫困学生的社交网络以积累后致性社会资本,在共创过程中,还能加强其团队合作精神。学校对组队项目应给予必要的场地和政策支持。

4.心理辅导。针对贫困学生开展团体辅导小组,定期开展团体辅导活动提升其自我效能感以及乐观、韧性的心理品质。

5.参与社团。鼓励贫困学生积极参与或组建社团,在社团活动中学习新知识,学会协调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

6.名校访学。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与国内著名高校建立贫困学生访学制度,使其感受名校学习氛围,开拓视野,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学习。

7.实习基地建设。加强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是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应该完善校内外实习实践的管理和指导机制。一方面,扩大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尽量提供高层次勤工助学岗位给贫困学生。所谓高层次勤工助学岗位,即可以综合提升学生能力的岗位,如助教、行政助理等,让贫困学生在工作中既能获得一些经济补助,又能提升综合能力。另一方面,积极联系相关企业为贫困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让学生从基层做起,在岗位实践中强化专业知识;同时聘请企业导师对其进行社会实践的管理与指导。

8.社会志愿服务。大学生志愿服务具有导向、凝聚、激励、调节等多项教育功能,对大学生政治效能感和自我效能感有促进作用,对社会实践能力、心理健康引导、思想品质也都有显著提升。可将贫困生经济资助与志愿服务相结合,规定每年获得经济资助的同学必须完成相应的“三下乡”“博爱青春”等志愿服务项目工时,提升其相关能力。

四、结语

基于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以发展型资助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以及心理资本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精准、系统地帮扶并提出具体措施,以期提高高校贫困生就业竞争力。

猜你喜欢

贫困学生贫困生资助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军旅书法家李洪海捐助兰考县贫困学生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
克力朩倾心捐助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