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I 系列

2020-11-23张翼ZHANGYi

建筑技艺 2020年3期
关键词:建筑师领域信息化

张翼 ZHANG Yi

建筑信息模型(BIM)这件事,在国内的角色一直有点矛盾,也有点尴尬。一方面,它总是被“妖魔化”——被吹嘘为无所不能、无往不利,许多BIM技术的推行者都习惯了慷慨陈词,甚至略带些传销式的过度亢奋;另一方面,它又往往被“弱智化”——国内专门从事BIM领域的中层和基层从业者,许多在综合专业素养方面尚有所欠缺,各大企业中的BIM团队被视作“产值蚕食者”和“设计周期延误者”,虽然企业官方总是热衷于宣传其BIM技术所达到的造诣,但企业中那些最精锐的团队和最优秀的建筑师们却对这门“软件技术”抱持着微妙的“保留态度”。

我一直觉得,除了软件代理商们为了营销产品而穷凶极恶地在技术尚未成熟的中国市场进行疯狂兜售所带来负面影响之外,“建筑信息模型”这个提法或许也有欠妥——建筑领域对“模型”这两个字有着上千年的刻板印象,这让BIM技术看起来有点像“水晶石”的事业……但是这门技术真正恰当的提法应该是“建筑信息化”,这是一个与工业信息化、国防信息化等领域平行的进程。对建筑师而言,模型所承载的三维几何信息的意义从来都不需要强调,建筑师对这些信息熟悉到什么程度?他们甚至已经忽略了那是一类“信息”。然而关于这一切真正的核心是“信息”,是“BIM”中的“I”——Information。这是为什么在与杂志社再三斟酌后,我们将这组文章的系列名称拟作“建筑I系列”。

这组系列文章的计划,起自一些有趣的机缘。近年来,我所在的团队用BIM技术取代了传统的工作模式,不止改变了设计工作的状态和方法,也开始承接一些直接以BIM为名目的业务——但是,我们却不能算是一个“BIM团队”,我的搭档、我的学生,以及我们的合作伙伴,全都是建筑师以及各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尽管我自己也在主持关于BIM的培训,但更多的是因为我在中国园林、建筑史及建筑技术方面的工作为学界和业界的同道所知。近年来,我们结识了很多有趣的团队和人——他们中几乎没有专门的“BIM从业者”,他们都是各专业领域的高手,是出色的成本管理者、出色的经理人、出色的结构师、出色的设计师……一个重要的共性仅在于:他们都是建筑信息化进程的领先者和受益者,也都对BIM技术持有积极和开放的态度。在与这些团队和个人的合作中,我们体验到了信息时代为匠人提供的独有的“技术快感”,也隐隐感觉到一个或许足够新的时代的到来。我们开始把一起工作和学习的体会整理成文章,于是就有了这个关于“建筑I系列”的写作计划。

这不是什么重大的事件,只是一些非常个人化的,甚至不足为外人道的关于实践和思考的分享;但这也有可能展现某些不同寻常的意义。因为,只有当信息化不再只是“BIM工作者”自己的事,而是成为业界和学界司空见惯的事;甚至,只有当信息化不再成为“一件事”的时候,才真的意味着——那个足够新的时代到来了。

猜你喜欢

建筑师领域信息化
胖胖的“建筑师”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领域·对峙
当建筑师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