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体育课程改革提高高职学生体质健康的教改思路*

2020-11-23周建军

体育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高职体育课程

周建军

以体育课程改革提高高职学生体质健康的教改思路*

周建军

(钟山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9)

健康的体质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对于建立坚实的人才基础至关重要。但是一些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开设的不够科学,师生不够重视,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度不够,很多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健身习惯,终身体育的理念还没有形成。要从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体育课程;高职;改革;健康体质

高职学生在学校期间除了要进行文化课程的学习外,还应该培养锻炼出强健的体魄,为将来的深入学习和工作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应配合高职学校关于加强专业建设的改革精神,全面推进高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根据高职学校有关体育专业改革的有关文件和教育部、教育厅的有关文件规定,应及时开展以体育课程改革提高高职学生体质健康的教改思路的探索研究。

1 体育课程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和依据

目前高职院校中学生以训练就业技能和专科知识为主,大部分的学生和教职人员对体育课程不够重视,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不够重视。未来高职院校毕业生从事一线工作的人员占大多数,不仅需要过硬的技能和知识,还需要强健的体魄来支撑未来的高强度工作。但是一些高职学校对学生的体质不够重视,对体育课程也不够重视,学校的体育课程教案比较陈旧,体育教师比较缺乏,培养的高职生在技能和专科知识方面比较好,但是一些学生由于身体素质的影响在工作中处于被动的地位,不具备长远发展的能力。

高职院校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与学生和社会的期望要求不相适应。随着各类人才竞争形势的不断涌现,只有高素质高职人才才能提供适应高强度、智能化、网络化等高质量的工作开展。人才对企业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毕业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到高职学生培养的质量水平,而且事关整个高职教学的兴衰成败。对于高职院校这样的教学机构来说,好的毕业生人员就是学校的旗帜。所以,必须对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进行改革,目标和着眼点就应该放在学生的体质健康上。

综上所述,目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的结构层次不高,师资人员的业务水平有限,少数学生体育素质偏低,已经制约了这个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师生和社会都期望高职院校能够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因该说适应社会需要而生。

2 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2.1 体育课程教学和培养目标

体育课程教学和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懂高职专科理论与实务知识,具备熟练的高职专科操作技能的实用,又具有良好身体健康素质的复合型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最终目标是满足学生长远就业需要。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应该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学术上:培养为文、理、工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能灵活运用多科知识,能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方法上:掌握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明确的管理思维的支配下,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能灵活的解决问题。身体素质上: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能够适应较大强度的工作开展,具有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具有较高的情商适应未来工作。

2.2 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要从体育课程专业设置的改造入手。专业的设立要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根据身体健康以及未来工作需要以及岗位、技术的要求来设置,切实突出对高职学生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力求把握未来若干年人才的实际需求,确定好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要以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和基本身体健康素质培养为主线,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体育课程的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体育能力素质结构。

要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改革体育课程专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手段,要摆脱学科教育的束缚,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积极探强化学生身体健康人才的培养规律。

要大力加强体育实践教学环节与学生健身活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教材建设,努力办出自己的体育课程特色。

3 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3.1 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

高职高专的教育特色应该是既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懂一定的理论知识,又具有操作基本技能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

3.2 落实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建立专业人才的身体素质结构、知识和能力

以市场需求(就业)为导向,构建“健康、专业、能力”的培养目标体系。教研室成员在学校和系领导的正确指引下,以明确的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服务于社会为基本理念,共同探讨体育课程发展目标。结合市场竞争的激烈性和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提出体育课程改革方向,以围绕高职专科的相关方面为辅助就业方向的设想,将体育课程确定为“健康、专业、能力”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其中健康的体质是高职专科的基础和前提,要搞好高职专科,健康意识的确立尤为关键,而有了良好的健康和体育锻炼意识,从事学习和工作的的具体业务也就不成问题。目前高职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渠道也基本符合这个方向。

3.3 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

高职体育课程专科专业体现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思想,以身体健康为主旨组织理论课程,以满足基本的身体健康训练为标准,设计必修实践实训课,特别是打基础的实践实训课程。科目课程教学大纲和健身实践大纲齐备、规范,体育教材选用合理,注重时效性、先进性,优先选用省部级优秀高职高专体育课程教材及优秀课件。注重课程内容更新,及时吸收体育教学最新成果,课程形式多样。

3.4 突出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体育课程教学体系

高职专科体育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由基础、专业、综合体育训练组成。通过入学教育、体育训练等基础教学,提高学生的体能、心理素质、组织观念和沟通能力;通过体育实践提高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掌握并促进技能的形成;通过体育综合学习和锻炼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和对入职工作的适应能力。

3.5 完善体育课程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围绕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严谨组织理论和实践环节教学,要有完整的教学档案和教学管理文件。体育课程均有考核标准,并采取灵活多样考试形式。教师教学注重运用多元理论,注重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改革教学方法,进行多种形式的互动式教学,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广泛推广体育课程改革。体育教研活动开展有计划、有效果;教学监控得力,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为保证教学指导思想的落实和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专科专业对教学环节都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

3.5.1教学(包括理论与实践教学)档案规范、齐备

任课教师在接受教学任务后,必须在开学前根据该体育课程教学大纲、教科书以学时或周为单位,制定本学期的体育教学进度计划。教学进度计划包括:课程名称;授课班级;总课时分配;授课的章节与主要内容;每课次的教学安排;作业、复习、考试安排等内容。教学进度计划一式三份,经教研室主任和系主任审批后,一份交教务处,一份留系办公室,一份由任课教师自留执行。相同课程的计划须经集体讨论共同制订。

教学进度计划经审批后,在执行过程中不得任意变动。若需局部调整,须经教研室同意,系主任审批,教务处备案。

3.5.2体育课程的教学管理要运作完善、规范

3.5.2.1授课教案必须按高职学校教案格式完成

备课是保证和提高体育教师授课质量的前提,教师备课必须结合教学大纲,严格按照教学进度计划进行备课,同时,教师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备课,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适应。备课内容包括:课程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授课教案必须按学院教案格式完成,既要有电子教案,还要有纸质教案。经教研室主任审批后方可上课。

3.5.2.2授课程序必须按学院统一要求进行

每天上课前在教务处教员休息室领取教学日志表,将每日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出勤情况进行记录,下课时由本班代表签名,任课教师将教学日志表交回教员休息室。为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生的到课率,每次上课都要对学生进行清查点名,上课期间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该班的管理者。

3.5.3体育课程应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吸引学生对体育和健身的兴趣

与普通院校毕业生相比,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的一大优势就是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较好的身体素质,在各类岗位的适应性比较强。高职专科体育教学课程应整合校内外各种重要的、相关的体育教学和健身资源,构建以健康、体能、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教学平台,引导学生个性化健身、学习、提高、成才。

3.5.3.1加强体育课程理论教学方法改革,构架理论教学环节的培训教学运作模式体系

以往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更多的是教师的单项灌输,简单的讲解,一定的动作示范,然后让学生们体会练习,逐渐领悟,对学生的掌握程度关注不够,对学生的健身习惯形成也不是很重视。高职体育课程开设以来,体育代课老师应结合学生和社会对健康和体质需求特点,改变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实行启发式、多样化教学方法,恰当地处理传授知识和培养健身习惯的关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体育健身兴趣和自主锻炼的潜能,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的互动式教学,既有理论讲述,更注重于让学生通过体育动作分析、课堂体育游戏、体育角色扮演等,总结理论,同时由于该体育健身课程的实践运动性要求很强,为了使学生有更多的感性认知,使理论与实际贯彻起来,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在课堂上进行体会训练外,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课外时间和机会进行自觉地锻炼和复习,体育课程代课老师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类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和健身的机会,让整个教学和引导取得良好的效果。在体育课程中应加强教学方法的调整和改进。

进行情景式教学,提高学生的体育参与和学习热情。情境式教学是围绕体育教学内容,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参与到体育教学过程中来。角色扮演,相当于让学生进行了体育课程和体育健身技能的实战演习,主要培养学生的参与体育锻炼、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保持健康身体的能力,培养学生身体综合素质和实际锻炼能力。

进行讨论式教学,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有关教学内容的深层次理解能力。讨论式教学主要是对紧密配合体育健身动作技能而展开学习讨论,目的是让学生们加深对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对于难度较大的动作,比如对投篮、瑜伽等有些动作,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然后再总结讲述理论,使学生明白自己的分析对或者是错的理论解释。体育健身课程实践性强,代课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针对常见问题、常见健身活动、常见习惯养成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的方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想大胆发言,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体育课锻炼学习效果。此外还可以运用游戏式教学,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和综合能力

3.5.3.2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探讨,构架看录像、参观、实际开展锻炼多方位实践教学运作模式体系

体育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现场参观、讨论、实际动作演练、制定方案、分析案例,请专家讲座等,要形成课堂、校内、校外自我训练健身的较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凡专业性强的内容都要有工作经验的岗位指导教师现场讲解。学生在学习课程内容的同时,也保证了身体的安全,也对整体体育健身课程有了全面的认识。

3.5.3.3履行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构架以专题讲座为内容的健康锻炼模式体系

为了使学生能适应国内外日益发展变化的市场需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高职专科体育课程教学要将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既组织学生外出到体育大学听取讲座、甚或是俱乐部的健身活动介绍以及自身的体验,又请体育健身大咖们走进来为学生作报告,介绍他们坚持健身的锻炼的自身经验,介绍他们在国外参观大学健身运动的所见所闻,使学生受益匪浅。

3.5.4考试形式规范、多样

体育课程改革之中,按照惯例,考查课由代课老师自行在课堂进行。为了配合体育课程的社会实践要求,该专业代课老师应寻求多形式的考核方式,结合自身课程本身特点,有的体育理论可以利用课堂出题考查,有的可以让学生通过自我锻炼写出健身体会,有的可以通过在操场的实际测验进行考核,比如对于1000米、800米跑的测试,对学生进行实践考核,各种方法可以综合利用。总之,体育课程考查课考核模式的多样化和考试课相互补充,构成了该体育课程形成了以健康体制为牵引的较为完善的考核模式体系结构,使之更加符合于高职专科学习和实践的需要。体育课特别是为体现适用原则,要把好最后环节考核关,实行毕业前体育健身素质和技能考核制度。毕业生能不能尽快适应未来高节奏的社会,这既是对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一种考验,也是学生有无健康体制、有无未来就业优势的衡量标准。为了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尽快上手,高职专科专业在毕业前夕要组织学生进行体能考核,考核过关者计技能成绩合格,由学校统一颁发毕业证书。不合格者推迟毕业。

3.5.5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准

师资队伍是体育课程建设和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为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应进一步扩大专业体育教学教师队伍,特别是引进一些有实际工作经验或“双师型”教师,以保证体育课程专业的教学质量。同时,加强现有体育教师队伍的深造、进修和培训工作,以期望满足高职学生日益发展的需要。探索“零适应期”培养方式。为进一步贯彻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建设思路,应更加注重体育健康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满足专业领域基层用人的需要,确保专业毕业生在市场竞争中形成明显的优势。可从学院高职专科的实际需要出发,组织学生体育课程强化练习,强化职业角色仿真和模拟,使学生在校内就能完成分层次、分类别、分岗位、分流程的实践操作,增强学生的体能适应能力,提高其参与市场竞争的实力,使学生就业后不需“磨合期”,直接上岗成为“熟手”,从而使学校与生活和工作之间变为“零距离”。实现教育和学习手段的现代化。体育教师利用现代工具,可以提高教学和管理的水平。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智能性、个性化教学,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形象,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自由交融。要以就业为最终目的,构建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教学体系。职业资格证书是学生进入社会的必备条件,也是学生应聘时的一个关键性证件,体育教学还要比较重视体育课程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课程的教学。以培训适应未来工作提高竞争力为主,结合教育部和文化部职业资格考试要求,形成以高职专科为重点的资格证书培训教学体系,基本保证学生毕业前能拿到高职专科人员资格证书和体育健身方面的证书。

4 结语

高职学生的健康体质对于高职学生的长远发展和高职学生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应该以学生的体制健康为基本着眼点,在指导思想、师资力量、教案教材、教学计划等方面要进行积极的改革,及时回应高职学生和社会各界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关切,形成良好的教育品牌。

[1]程枫,许政红.锻炼动机、自我效能与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关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57-61.

On the Teaching Reform Ideas of Improving the Physical Health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with the Reform of PE Curriculum

ZHOU Jianjun

(Zhongsh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Nanjing 210049, Jiangsu, China)

2019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省级项目《高职院校学生体质测试与体育课教改有效结合方法研究》,编号:2019SJA0700。

周建军(1972—),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高职体育课程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我们的“体育梦”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一点思考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