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与思政的融合探究
2020-11-23胡瑛莉
文/胡瑛莉
在传统高校教育中,教师一直认为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存在着明显的学科界限。这种思想导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明显出现“道术分离”的现象。建筑专业是一门专业性极强,并且兼具大量实践操作性的工科学科,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课时原因,教师总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教授更多的专业知识,对学生道德品格的塑造较少涉及。但如果高校在建筑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不重视思政教育,就可能会导致学生在价值观上不能明确价值理念与专业知识之间的关联;在人生观上不能明确个人品德与职业道德之间的关系;在世界观上不能明确个人品德对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的思想理念有所缺失,甚至出现专业能力越强对社会危害越大的现象。近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效融合,是培养学生个人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一、思政教育融合现状
(一)缺乏灵活的融合教育模式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是高校建筑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很多教师在进行工程知识教育的过程中更注重“理论灌输+PPT展示+板书”式的教学模式,专业靠灌输、思想靠觉悟,这样的教育模式导致专任教师缺乏思政课程融合理念,没有具体的课程融合标准指导,也缺乏明确的思政融合方案,难以将思政元素融合到专业课程里。这种情况导致专业课程难以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个人职业素养。
由此可见,在当前阶段,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相融合的难点在于标准以及途径的缺乏[1]。
(二)缺乏科学的融合理念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核心工作在于,学生能够围绕工程项目展开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工作。这样的教育目标决定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德育内涵:学生在实际的工程造价工作中应该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形成高度的责任感。培养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等相关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应充分发挥思政案例库的作用[2]。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工程类专业教师缺乏“以专业知识为载体,巧妙融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意识,在教学思想上缺乏对课程标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筑理念融合的重视程度,教学内容的缺失导致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难以与思政教育难以有效融合。
二、融合目标
(一)内外并举,实现协同育人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并不是将课程“思政化”,而是需要课程教师将专业实践与生活化的思政教育内容相结合,在日常的“识图、算量、套价”专业知识教育、技能训练过程中发掘思政教育元素,为学生构建“德育智育一体化”的学习平台;充分调动整合师资力量和专业课程资源,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理论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培训和时间设计过程中;在学校内部,协调好校团委、各二级学院团委、教务处、学生会等机构的工作安排。
(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需要高校提高对建筑专业德育教育的重视,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为例,将其设立为专业建设重点课程,制定完备的教学改革计划,指导教师立足于教材,渗透思政教育元素,建立起以思政内容为主要脉络的思政案例知识库。在案例设计上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导向,将思政课程体系与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有机融合,设计能够引起学生反思的思政教学目标,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三、融合策略
(一)建立全面的专业课思政教育体系
在进行实际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改革时,高校教师要以“工程思政案例教育库”的建设为改革途径,结合我国不断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起全面的、内容丰富且与时俱进的“工程思政案例教育库”,这项工作上需要高校教师做到“大范围撒网,选择性捕捞”。就是说,在教学案例搜集上“大范围撒网”,保证教学案例涵盖的全面性;同时在案例运用上“选择性捕捞”,在教学活动中应用案例时精挑细选,确保案例与教育思想的一致性[3]。
比如在“建筑面积计算”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一方面结合课堂要求,让学生明白国家是小家的寄托,更是个人的寄托;国家是物质利益的寄托,更是精神家园的寄托。引导学生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另一方面结合课程内容,展示20世纪90年代张明华同志在工程项目面积测算过程中与不良行业风气的斗争的故事,阐述依法计算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重要性。
可以将思政元素拆分、融入日常教学。在进行“建筑工程工程量计算”相关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导文教学法,让学生分组依据“引导文”查阅文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育人合作探究的团队协作意识;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明白专注效应。运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原理教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提升学生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真实的案例教育,以及日常的点滴培养,引导学生对敬业、诚信道德品质的思考,实现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育的过程中培育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的教育目标。
(二)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
在进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根本途径:首先应用工程案例进行导入,使学生解读案例的过程中形成对“中国梦”的了解与认同,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第二是通过任务驱动教学使学生感受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元素,使学生形成建筑领域上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第三是通过项目实践教学模式推动学生顶岗实习,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和锐意进取的工匠精神;最后通过“专家进课堂”的讲座形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使学生在企业教师的指导下对工程行业、造价岗位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形成明确认知,进一步提升个人职业素养。
(三)注重教师德育教育素养的提升
推进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基础在于学生,根本在于教师。只有专业教师具备良好的德育素养,才能够在日常的建筑知识教学活动中融入思政教育。因此,高校建筑工程类学院和系部领导应该着重培养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师的教学能力,特别是政治思想素养,从课程框架、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考核机制三方面入手,建设一支由行业指导、专家引导、职业教师教导的优秀教学团队,在课程框架上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明确教育方向与专业课程教育目标;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内容上实现模块化设计,针对不同的学习模块设计不同的思政教育内容;在教学考核设计工作上避免传统的“唯分数论”评价思想,以学生的成绩进步、个人能力发展和思想道德素养发展为考核指标,形成涵盖范围广泛的考核评价机制;不断深化思政教学理念、创新思政教学能力,确保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与思政融合教学项目的顺利实施。
综上所述,在高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有效融合,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个人职业道德素养为教学重点,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多措并举推动当代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