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政企介入作用的研究
2020-11-23于娜
文/于娜
一、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涵义
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逐步转变。自1999年以来,高校扩招导致高等教育越来越向着全民化的角度发展,并逐渐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高等院校教育扩招,数以百万计的毕业生将面临就业问题,除去部分考研、出国留学、参加公开招聘考试的学生以外,剩余的待就业学生基数依然庞大,这已成为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持续面对的挑战。
高校肩负的责任不仅是通过教育来实现文化传播、延续中华民族文明的功能,还有为社会发展培养优质的人才的职能。同时,为社会发展培养优质的人才不仅是高校的一项职能,也是在时代的发展潮流下,教育的涉及面与影响力不断扩大,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凸显以及教育所要承担的时代与国家赋予的使命。高校应根据国家制定的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完整的、有计划的、有组织性的、有科学合理保障的教育培养发展,使学生能够从高校创业教育中获得有创业发展奠基意义的创业知识素养与能力素养,促进学生的能力提升与素养优化,使其能够在创业发展道路上尽早立足并打拼下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
二、目前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落后
现代高校教育的主要教学模式都还是保持着传统教育的模式,一些教师凭借着教学经验与教学威望,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墨守成规,不加以创新思考或者引进先进教育思想等进行教学改革。这种现象在部分院校中依然存在,这些高校在大力倡导校园的古典风气与还原校园的历史价值的时候,忽略了与时俱进的力量,尤其是在创业教育领域,高等教育院校将创业看成是风险较高、回报不明显的一个需要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的项目,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不是他们能够承担得起的。在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下,教育教学的过程更加偏向于保守性的发展,一味地给学生宣传“先就业再择业”“先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再解决‘从有到优’的问题”“先就业积累资本,再创业实现个人价值”等等,这些思想观念虽然看起来都很有道理,也是从学生的能力与素养的角度出发的,是为了学生的风险与安全考虑的,因为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不到10%,这个数字是很低的。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高校教育在就业与创业教育选择上更偏向于就业教育的选择偏好。但是从长远来看,创业相对于就业来说,无论是收入还是发展前途、职业能力素养等都会拉开比较大的差距,创业者的职业能力与素养远远超过同等教育条件下的毕业者,其所获得的创业回报也远远大于就业环境中的毕业者。从这方面考虑,高校仅仅为了保护毕业者或者尽量从近期发展角度出发为毕业者提供一个比较稳定的选择是欠考虑的[1]。
(二)师资力量薄弱
高校中,从教师选拔制度来说,一般都会将标准定在研究生或者博士生以上,其在学习能力、科研能力、知识素养、能力素养、专业能力等方面都是比较有保证的,基本上专业的知识能力素养都不会出现大的差错。同时,高校的教师力量来源还有一些在教育领域有着卓越贡献的、能够提升高校知名度的、教育科研领域比较有造诣的或者留学归来的,他们的教育资质都是比较有信服力的。最后一个方面就是高校的传统教师力量,这部分教师力量历史悠久,有的在教育岗位一待就是几十年,教育资历深厚,教育经验丰富,教育关系牢固,教育成果却比较平庸。
这三部分教育力量来源,其中前两部分由于是经过一定的科学考察的,并且有着一定的专业能力素养保证,其在教育观念、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改革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独立、创新思想的,是有着较高的教育理想的一批。这部分教师力量在教育中能够将其教育理念、理想融入进去,促进教育的高效发展,为学生的创业能力素养培养提供先进的、创新的、有着时代精神的、能够与时代相适应的教育培养模式,使得学生获得优良的创业所需能力与素养。但是,部分传统教师在学生的创业培养方面就显得有些不足,其思想观念使得他们都有一种保守的、稳定的、踏实的教育发展理想,对于未来都是坚信脚踏实地、稳扎稳打,这与创业的敢于拼搏、敢于反叛、敢于创新正好相反,对学生创业教育的培养有一定限制。
(三)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尚不完善
近年来,伴随着市场对于人才需求与培养目标的多元化,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也逐渐有了一定的发展,通过引进一批年轻的社会创业导师或者在教师团体内部进行创业教育组织培训,力图促进学生的创业知识能力与素养的培养发展。但是,由于高校的办学性质与办学实力、办学方针、教育发展方向等原因的影响,一些高校在学生的创业培养方面出现的问题也各有不同,比如在文学类院校的创业教育中,很多教师将创业目标定位为文化类产业,经济类专业学生的创业教育中,教师们大多偏向于商业发展方向等等。另一个方面,在创业知识技能培养方面,高校教师们都将教育的主要教育工作投放在一些专业的知识技能的理论传授中,将所有需要学生进行掌握学习的知识理论一股脑地传输给学生,或者宣扬自己的“精讲”“选讲”方法,教学传授时间被一缩再缩,大部分的技能知识要靠学生自主学习解读,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减轻,学生的学习效率也随之降低。最后,在教学创业实训方面,由于高校的办学实力、办学影响力等方面的原因,高校所能获得的“校政企”合作机会有限。由于实习锻炼环境的质量差异,其创业教育质量必然会受到一定影响。
三、“校政企”合作实施创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在高校的创业人才培养发展中,不仅仅是高校一方力量在起作用,政府和企业也都在为创业教育发展提供着必不可少的资源支持。
(一)共建师资队伍,提高高校创业教育专业化水平
对于高校来说,其在师资力量吸引方面是有着很大的优势。首先,高校的发展受到国家以及教育机构部门的重点关注,其在教师的发展前途等方面是有着很大的空间,这对于教师职业发展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吸引优势。高校可以利用这个优势从自身的教师力量资源中进行大力宣传,并组织教师们进行新型教育观念、理念、模式、策略、方法等学习,并实行一系列的激励策略等,在高校的原有教师资源上进行优化改革,实现自身的教学理念更新与教学模式转变,培养教师们的创业教育思想,提高教师们的创业教育发展认识,促使教师们研读创业发展政策,促进教师们的创业教育能力与创业教育、专业教育相联结的教学方式转变,提高内部教师力量的创业教育专业化水平。其次,高校可以利用其国家与社会的双重影响力优势来大力吸纳一些校外优秀教师力量资源,如引进一批有着先进的教学理念、模式等的教育者,一些在创业教育方面有着比较高深造诣的教育学者等,为教学力量充实鲜活力量。最后,高校可以借助社会企业力量来打造一支校企合作的创业教育团队,以学校创业教育为主,以企业创业经验教育为辅,以学校理论教育为主,以企业实践锻炼为辅,将校园创业教育与企业的实践锻炼结合起来,共同建立起一个优质的校企合作创业教育团队,提高高校创业教育的专业化水平。
(二)共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要想创业教育高效发展,就必须要将高校教育、政策解读、企业参与这三方面都综合开发利用,以促进创业教育效果的全面提升。首先,从政策解读角度来说,高校创业教育发展是在国家关于创业发展政策的规定前提下进行的,高校创业教育应该组织教师力量、组织学习团队来对国家创业教育政策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入的解读,以此来指导高校的创业教育发展,为高校的创业教育发展指明方向。其次,高校还应该从自身的原有课程体系角度来展开有效讨论研究,综合研究原有的创业教育课程教育体系,在时代的发展趋势与一些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等的冲击下,结合市场人才发展需求与市场经济发展趋势来改革课程教学战略,将创业教育的教育目标战略定位在新兴的、有着较好的发展势头的一些企业上面,让学生先从理论学习出发,对这些新兴企业进行学习体验,建立起一个高校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锻炼相联结的复合型创业教育模式,既能够培养学生拥有较好的知识能力基础,又能够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为学生的创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持。最后,就是校外企业的联合性,高校教育要积极地发展自己的校外实训基地,或与校外企业签订实习见习合同,为学生构造良好的创业教育实训基地,使学生能够深入企业内部并了解创业的一些知识与技能,或者比较真实的创业能力与素养的体验。高校在校外联合一部分高校,共同打造起一座创业基地,由学校主导、学生主创,建立一个仿真的模拟实训环境,为学生的创业教育提供环境优良、市场氛围较为浓烈的创业人才发展环境[2]。
四、结语
高校教育要想真正地为学生打造一个高效促进学生创业能力素养发展的教育环境,就必须要结合教育的整体外部环境入手,对创业教育的相关影响因素主体和相关发展媒介载体等系数进行思考,充分开发利用所有能够有效促进创业人才培养的环境因素、理念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市场因素等,将所有的影响因素综合起来,以科学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以时代的发展角度来对高校的创业教育进行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