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马蹄山输水隧洞5号支洞塌方处理
2020-11-22吴叶菲
吴叶菲
(山西省水利建筑工程局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1 工程概况
大同市天阳盆地地下水置换工程马蹄山输水隧洞,起点位于阳高县东小村镇西营村南约1.0 km处的西营储水池,终点位于天阳盆地西南部滴滴水村南的管线末端调节阀室,输水隧洞总长13.63 km。其中5号支洞开挖断面为“城门洞”型,洞长404.94 m,底宽4.0 m,高3.63 m,直墙段高2.3 m,设计纵坡11.104%,为土洞掘进。
塌方段桩号0+232.5—0+240段,塌方长度约8 m,塌方空腔沿设计开挖轮廓线顶部塌落高度约8 m,左、右两侧约4.5~6 m,按照现场塌腔断面量测,塌方空腔体积约856 m3。见图1。
图1 塌方段立面示意图
2 塌方原因与处理方案
2.1 工程地质
塌方段(桩号0+232.5—0+240),围岩类别为Ⅴ类围岩(土洞),围岩性质为第四系上更新统洪积低液限粘土、低液限粉土夹砂层。塌方前掌子面土层为褐黄色,可塑状,起拱以上为约1 m厚的松散中细砂层,砂层之上为低液限粉土,质地疏松。
该洞段处于地下水位以下,在施工过程中,桩号0+130处出现渗水,并随着掘进里程增加而增大。
2.2 塌方原因分析
2.2.1 渗透水流的影响
在渗透水流作用下,砂层不断地被水流冲蚀、淘蚀,洞顶上方形成空腔,并随着冲蚀不断扩大,空腔上方持续有较大土块坠落,导致一次支护的钢拱架被砸坏。
2.2.2 不良地质因素的影响
塌腔顶部的褐色低液限粘土中,分布3~15 mm宽的黄色条带(不同颜色,说明不是褐色低液限粘土本体,而是上方的黄色土充填其中),其中沿洞轴向的“X”形土体节理,交角约20°,锐角平分线向洞轴线偏右约15°,塌落块体可见细微擦痕。
分析上述现象,节理可能是土体受压所形成。这些节理在比较密实均匀的土层中起到了切割分离的作用,致使原本比较均匀密实的土层不断地产生大块土体坍塌(塌落土块体积约0.4~1.0 m3,呈方形),形成大规模的塌方,之后几天渗水明显增大,渗水通道进一步打通。
2.3 塌方处理原则
(1)安全性:确保施工安全和后期车辆运输安全;
(2)可操作性:充分考虑现场机械装备状况和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并尽可能降低施工难度;
(3)灵活性:根据断面尺寸和形状,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施工方法;
(4)可连续性:兼顾塌方段前后施工方法的不同,能顺利地进行施工工艺转换;
(5)时间段:沉降处理周期越短越好;
(6)经济性: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投入最节约。
2.4 施工技术参数
(1)空腔体填充材料为新型聚氨酯高分子发泡化灌材料,此种材料是针对密闭墙、隧洞冒顶、隧洞顶部塌方采用的一种方便、高效的化学填充材料,生成物为泡沫固化物,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随地质压力越大而气密性越高;在反应过程中,反应强度大,强力快速发泡成型,可堆积;是一种无毒、无味、无污染、无腐蚀性且阻燃的材料;施工简单方便、安全可靠,单方充填性价比高。主要特性见表1。
表1 新型聚氨酯高分子发泡化灌材料特性表
(2)新型聚氨酯高分子发泡化灌材料,充填空腔注浆压力为0.3~0.5 MPa;注浆管选用直径15 mm钢管,每节长度1~2 m,管与管之间丝扣连接,注浆管直接延伸到塌方体顶部1~2 m范围内,梅花型布置,间排距100 cm×100 cm。
(3)塌方空腔体充填完毕后,按照5号支洞设计断面进行一次支护。
3 施工方法
3.1 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安装新型聚氨酯高分子发泡化灌材料充填设备,形成注浆系统。
钻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钻孔位置,采用TB 28风动钻机进行钻孔,孔径18 mm。
安装填充管。将直径15 mm填充管,用丝扣连接并固定在填充孔中,连接风管和料管形成一个填充系统。
填充新型聚氨酯高分子发泡化灌材料。新型聚氨酯高分子发泡化灌材料,分为A、B两种材料,按照1 000 kg发泡15 m3的比例标准,现场进行调试。调试完成后,将吸料管插入料筒底部,首先开启A料气动阀,当A料在出料口流出时关闭A料气动阀,开启B料气动阀,当B料在出料口流出时关闭B料气动阀;然后同时开启 A、B 料气动阀,按照充填 2∶1、加固 1∶1的比列调试A、B料的流量,当比例调试稳定后关闭A、B气动阀,迅速接入注射枪,将调配好的浆液利用注浆泵注入注浆孔内。
凝固。每次5000kg充填料填充结束后,待凝10~30min。
循环充填。待新型聚氨酯高分子发泡化灌材料浆液凝固后,进行循环填充,直到把整个空腔体填充满。
空腔体侧帮处理。顶部空腔体处理完毕后,对空腔体侧帮进行加固处理。用HZ-60挖掘机配合人工,把高度为2.3 m的14号工字钢和10号钢板,沿洞轴线方向两侧按照间距200 mm进行布置,在设计轮廓线外侧0.5 cm处,形成一个封闭圈,以阻挡淤泥,封闭圈里侧的淤泥人工进行清理,清理过程中保证排水作业正常工作。
一次支护。塌方空腔体填充完毕后,按照5号支洞设计断面和技术参数要求进行一次支护。
一次支护采用18号工字钢拱架,按照设计断面尺寸进行封闭式支护,间距50 cm;拱架之间采用直径20 mm联系筋进行加密,间距30 cm;拱架钢筋网片采用直径8 mm钢筋对顶部和侧帮进行布设,间排距200 cm×200 cm;拱架支护完毕后喷护混凝土,顶拱喷护厚度由原设计18 cm增加到30 cm,侧帮喷护混凝土厚度由原设计18 cm增加到68 cm。
3.2 进度计划和资源配置
3.2.1 进度计划
根据现场情况,5号支洞塌方段桩号0+232.5—0+240处理施工准备1 d,填充施工7 d,支护施工8 d,共计16 d。
3.2.2 材料计划
塌方段空腔体约856 m3,所用主要材料包括新型聚氨酯高分子发泡化灌材料、直径15 mm注浆管、18号、14号工字钢、直径20 mm、直径8 mm钢筋及混凝土原材料等。
3.2.3 施工设备
主要施工设备包括挖掘机1台、出渣车1台、装载机1台、20 m3空压机2台、混凝土喷射机1台、2ZBQ-8/16型气动高压双液注桨泵1台等。
3.3 质量标准和检查验收
5号支洞桩号0+232.5—0+240塌方段,空腔体约856 m3,填充材料选用新型聚氨酯高分子发泡化灌材填充,质量检验标准参照《煤矿充填密闭用高分子发泡材料》(AQ 1090-2011)执行。
塌方段钢拱架支护工序,对拱架材料规格、材质、制作、安装稳定性、垂直度、间距、轴线偏差、连接等项目严格按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 176-2007)相关质量标准执行。
喷射混凝土工序对受喷面清理、混凝土性能、喷层厚度及均匀性、密实性、表面平整度及养护等项目,严格按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 176-2007)相关质量标准执行。
5号支洞桩号0+232.5—0+240塌方段处理检查验收,按照专项施工方案、合同文件技术条款规定及相关规范要求,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校测和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后续工程施工。
4 结语
在地质情况复杂的隧洞施工中,应掌握详细的地质资料,同时针对不同地质情况制定洞挖方案及支护措施,防止因制定措施不当和冒进施工造成塌方;洞室塌方时不能冒然出渣,应视实际情况尽快对塌方部位进行表面封闭,保持其自结稳定性,同时减少扰动次数,避免二次塌方;塌腔处理完毕后,及时跟进一次支护,保证该段围岩稳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