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的合作发展
2020-11-22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宗静
文/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宗静
在互联网、通信技术、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图书馆广场形态、信息载体以及服务方式均发生了十分显著的变化,而单一的高校图书馆无法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图书馆之间的联盟也成为发展必然趋势。图书馆本就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备的文化来源。我国图书馆主要是以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研院所图书馆等形式而存在,其中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分布较为广泛、数量也较多,属于我国中小城市图书馆事业重要支柱。在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建设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可是在大数据环境之下,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与整合则能够起到相互促进与补充的效果,这能将图书馆社会服务功能更好地发挥出来,从而最大限度满足社会需求,促进我国图书馆事业得以发展。
一、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发展现状
(一)公共图书馆发展现状。相较于高校图书馆发展情况来说,城市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总体上不够乐观,主要表现为经费不足、专业人才匮乏、资源匮乏、读者缺少等问题。大多数公共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停留在传统服务模式上,服务形式十分单一,主要是以图书馆馆藏为轴而展开工作,以有限、有形的文献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加工与传递,然后再为读者提供文献等一系列低层次的服务;图书种类也较少,且图书类型不全,社科类文献所占比例较高,古籍、地方文献与历史文献较为常见;文献购置费较少,从业工作人员总体水平较弱,所以人才流失情况较为严重,而且电子信息资源建设不够理想,无法真正有效满足城市社会各个阶层群众日益增长的信息诉求。
(二)高校图书馆发展现状。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校教学评估、政府投入力度也在不断加大,高校用于图书馆的建设经费基本上能够得到保障。相关研究调查结果显示,一些省重点高校、地方高校用于文献采购的经费平均能够达到1000万、500万以上,藏书保有量也超过了15亿册,而且很多高校现如今基本上都已经完成了图书馆内部各项业务的计算机化,同时还逐渐应用大数据技术来促进高校图书馆发展,服务模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开始朝着数字化、网络化、人性化服务模式转化。除此之外,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学科门类也十分的齐全,可谓是种类多样,不仅藏有大量的纸质文献,同时还构建出了海量的电子数据库,可是这些丰富的文献资源使用人员仅限于高校师生,社会读者很难借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价值的有效发挥。
二、大数据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的合作发展措施
大数据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若能加强合作,就能将两者的资源有效整合起来,而且高校图书馆还可以承担部分社会服务功能,以此来进一步加强资源共享建设,真正有效实现优势互补,而要想真正促进两者的合作,可以从以下着手:
(一)打破原有信息服务相对狭窄空间,实现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大数据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要想形成良好的合作与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及时打破之前信息服务相对狭窄的空间,尽快搭建一个互通互联、统一的新馆门户网站以及共享服务平台,以此来有效实现一个主页下的书目检索以及数字资源发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两者之间的有效合作,真正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文献远程传递等一系列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一方面,可以在合作发展过程中构建出文献共享检索平台以及共享机制。在这一过程中,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之间可以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构建线下共享检索平台以及共享机制,积极开展馆际文献传递与互相借阅。首先,在这过程中,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均需要开放纸质文献借阅,以此来有效提升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源利用率,同时有效吸纳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借此来及时丰富自身馆藏。其次,还需要相互开放书目数据库,以此来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借阅服务,同时逐渐构建出统一的文献查询平台,以此来有效实现交叉查询、跨库检索,从而有效为读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另一方面,在合作发展过程中,还可以共建地方特色资源。在大数据背景之下,图书馆购买的数据库基本上较为相似,假设缺少特色馆藏,很难有立足之本。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纸质文献资源建设存在差异、侧重点各有不同,高校图书馆更加侧重于科学研究以及专业技术等多方面;而公共图书馆则更加侧重于社会科学,所以在地方文献资源上具有高校图书馆不具备的优势。针对这一点,两者在合作过程中需要相互补充、避免出现重复建设。在网络资源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一定要结合自身特色来进行相互协调,通过分工建设与合作来更好地促进两者之间的合作与发展,从而有效促进两者之间的合作。
(二)打破各自为政的组织界限,重建组织与服务流程。大数据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要想形成良好的合作与发展,还需要打破原有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各自为政的组织界限,对组织与服务流程进行重建。在合作过程中,可以尽快将两馆以特定的组织架构连接在一起,协调并且联合开展文献资源建设、学者讲座、图书馆利用培训、书画展览等大型文化主题活动来真正有效实现图书馆资源活化,从而有效提升整个知识信息资源利用效率。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合作过程中主动构建协调组织机构。公共图书馆隶属于政府文化部门管理,而高校图书馆则是归于高校进行管理,要想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与整合,自然需要相应的协调组织机构,才能更好地做好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建设指挥与领导。这一组织结构在合作期间可以制定出文献资源共享办法、共享管理模式以及管理机制,积极开展各式各样的文献共享活动,同时还可以协调政府与高校建设投入,这样就能真正有效促进两者之间的合作与发展。
(三)加强不同体系工作人员管理,优化人力资源。大数据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之间要想真正实现合作发展,还可以在发展过程中加强不同体系工作人员的管理,及时优化人力资源。高校图书馆人才济济,有大量工作人员从事图书馆课题研究,而且还构建出了电子数据库所需专业人才,所以在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不仅可以借助于图书馆现有的人才,也可以对校内各个专业高层次人才进行整合;相比较而言,公共图书馆因为受到机制、编制等多方面限制,专业人才相对不足。在合作与发展过程中,则需要将两者人才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合作来构建出高效的人才共享机制,充分发挥出高校图书馆各个学科专业人才资源优势,以及公共图书馆读者组织与服务方面的优势,以此来促进两者之间的有效合作。此外,在合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对于不同编制或是无编制的员工,需在发展过程中制定出科学并且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岗位职责、绩效考核都需要一视同仁;同时还要做好对员工的业务培训与教育,让他们能够对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两者不同服务要求以及网上服务功能形成良好把握,在合作服务过程中及时消除馆际界限,从而有效实现人力资源共享。
(四)争取当地政府支持,确保充足的合作运行经费。大数据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要想形成良好的合作与发展,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还需要尽量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合作馆开放之后具备充足的运行经费。也只有真正在创新之后主动作为、多措并举才能将两者合作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有效为读者提供多元化服务。为此,大数据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之间一定要形成良好合作,不断优化合作模式、服务方式,借此来真正将合作价值发挥到最大,这样才能真正得到政府支持,之后再作用于合作发展。
(五)做好管理机制建设,促进合作发展。大数据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要想形成良好的合作与发展,除了上述几点之外,还需要加强管理机制建设。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合作,还要突出地区资源共享,合作模式则可以省级公共图书馆作为中心,并且与当地公共图书馆分层级遥相呼应的纵向模式,而高校图书馆则需要与地方公共图书馆形成横向连接,以此来构建出一个以省级图书馆为圆点的网状分布模式,进一步促进合作的深入。首先,在合作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制定出合理的制度体系,以此来确保图书馆合作工作的顺利实施,而各个地区政府也需要加强支持,并且结合当地特色以及用户信息需求来进行文献资源建设,以此来真正量身打造出专属于本地的图书馆合作模式。其次,还需要构建出完善的评估机制,具体包含服务监督体制、利益分配制度等,并且在合作发展过程中及时收集地区用户反馈信息,以此来合理评价合作实施效果。最后,还可以制定完善的培训制度,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与教育,以此来为读者提供一流的服务。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合作发展是现如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校图书馆提供社会化服务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节约图书馆运营成本,为用户提供更加良好的服务,从而有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此,高校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准确认识这一项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借助于大数据相关技术来强化交流与沟通,从而真正促进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的合作,更好地促进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