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武术国际传播现状研究
2020-11-22张改英
张改英
吉林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吉林 长春 130022
武术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独特的精神标识,更是我国关东传统武术文化的典型代表。任何一个国家及各个民族的特定文化,传播以及推广优秀传统的民族文化既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宣扬,也是为各国人民优秀文化带来的种种益处所作的贡献。[1]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对关东武术文化的国际传播进程予以重新审视:对武术的国际传播遭遇了哪些新的困境?
1 关东武术文化传播现状
1.1 关东武术文化传播方式的多样化
(1)武术文学作品书籍及播放影视作品,是在关东武术国际传播中具有影响力的。例如:电影院、网络、书店、分布大街小巷的短视频。(2)武术套路表演、国际武术锦标赛、武术文化艺术节,如:自由搏击赛、散打。(3)有关媒体报道:吉林日报、城市晚报、辽源日报、新华网吉林频道、拳世界官方网站、全球功夫网等媒体。(4)学校开设武术教学。课程都有涉及武术套路及理论知识。以上几点都是关东武术国际传播的主要方式,关东地区国际传播也影响着世界武术传播。若再通过武术爱好者的广泛传播,让更多的爱武者和习武者,为关东武术国际传播带来诸多交流。
1.2 关东武术文化在学校传播的局限性
武术被称为“国术”,并将中国武术纳入到了现代学校体育之中,武术在体育课程中课时与内容的规定,教育部在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课程标准中颁布。目前看来,武术在学校体育中未得到安身立命的主要原因:学校体育与武术之间未能实现深层契合。武术文化的传播离不开学校教育的支撑,只有借助学校教育的传播,关东武术文化才能逐渐进入一个全新的国际传播状态,并取得较好的武术国际传播效果。武术学校的开办对武术文化的传播产生深远的影响。应联系我国武术文化传播过程中在学校传播支持力度不理想的情况下,应该积极探索中外合作交流,借助学校以及优秀的武术文化国际传播者的培养,增强武术传播的实际效果。[2]在关东地区,据调查:“武术进学校”工作在全县192所中小学中已成为典范,东丰县及东丰镇中心小学和小四平镇一面山小学等有13所武术示范学校。目前,关东地区中有关武术学校也存在好多问题:学校建设情况不理想、办学质量低、专业人才匮乏、经费欠缺,这使关东武术向国际化传播的任务更加困难,并制约了关东武术文化的国际化传播。正如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所言,“教师本身是决定教学的教育效果起决定性的主要因素”,“教学内容、方法、组织之实施,足以见得师资培养的重要性。[3]虽然武术教育走进学校已有百年的历史,但从小学到高中,乃至我们的大学教育一直都是标准化、统一化的武术竞赛套路教学,只接触到武术诸多拳种中的一种,由于武术教育内容的局限性及教师的教学能力导致学生对武术的认知变得狭隘,对其他上百个拳种也一无所知,使得关东武术缺少了拳种多样性的传播。有些大学里对武术的重视程度不够,一方面由于未建立专业教师武术团队:另一方面由于高等院校在搞学科建设,为了提高升学率,使招生人数大大缩减。让武术进学校可以提高关东武术文化的传播并达到全新状态,以此取得理想的武术国际传播效果。
1.3 关东武术与外来拳种的交融
中国武术仅拳种就多达129个,而且同一个拳种分了好多不同的门派,增加了人们对武术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掌握难度增大,造成了关东武术文化国际传播效果。关东地域拳种分布呈现由南至北依次递减的态势,主要由于关东地域拳种的分布状况与汉文化基础之上的基础理论构架和大量移民迁入。据调查,关东三省的拳种共计78种,其中辽宁省48种,吉林省36种,黑龙江省33种,太极拳在关东地域流传广泛,主要的有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其中关东地域的拳种,绝大多数为外来拳种,即便是由胡奉三所创的文趟子拳,也属于戳脚拳的一类,其源头依旧追溯到河北地区。
关东武术拳种在传播过程中有两种情况:一是外来移民在关东地域传播武术,二是当地武术人置身外地创拳、传拳等,尤其是大量移民,引起了关东地区的广泛关注。人口的迁移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迁移。当不同阶级、不同地位和不同文化背景的汉民移居关东后,他们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文化元素也必然与关东本地域的文化元素进行交流、击撞与糅合,从而加速了关东文化的转型,丰富并促成了关东地域所独具的多元文化现象。[4]关东地域也有通过自身进行创拳、传拳活动,如:黑龙江省自创太极拳,都是些简单的武术套路,简单易学。根据采访得知:有位专业的武术教师去国外传播关东地域的武术,说外国人很喜欢我们的关东武术,而且在国际武联、竞赛套路、黑虎拳、太极拳、长拳的比赛中对于技术动作都做的很好,如:空中转体、侧空翻等。但传统武术比赛少。因为缺少传授者传播,对外交流的机会少之甚少。与此同时,由于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经济体制等对地域武术的改造有影响,无法梳理出地域武术变化及传播过程,最终造成了对关东地域武术文化传播状态欠佳。唯有把握地域与武术文化之间的变动节律,将关东武术与外来拳种融合,进行更大规模国际传播效果。
1.4 关东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分割
竞技武术的出现是由传统武术体育化进程的产物,亦是竞技武术成为现代武术的主流形式。自1957年,在政府部门的大力倡导和推广下,有很多传统武术者让世人称道:黄飞鸿、霍元甲、董海川、杨露禅……,他们都为中国武术的辉煌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而今,虽然竞技武术引领着中国武术在国际上的传播,但在关东地区中,特别是竞技武术套路向国际传播过程中出现了武术“体操化”的现象,造成了武术动作的异化。竞技武术已经失去了传统武术的束缚,现如今成为了一项单纯的体育运动竞赛项目,而且大量的体操动作被转化到武术套路中,造成了今天竞技武术赛场上抡臂砸拳、乱七八糟的现象。在竞技武术套路国际化推广中,区域与整体水平发展差异显著、各国武术普及效率不均、并没有深入人民群众之中而只是停留在为比赛服务中,成为阻挡竞技武术在各个国家与地区发展的桎梏。[5]同时竞技武术套路属于表现难美型项目,其朝着高、难、美、新的方式发展,其竞赛组织与形式的多样性以及多种技术要求,并没有统一规范的模式,武术发展不均进而就很难促进武术长期稳步的国际传播,使得武术运动员及爱好者失去练习武术的信心以及原有的技击性、对抗性、精神特质,并影响了关东武术的国际传播。对于武术而言,不仅要将竞技武术推向奥运会,更要让全世界的人民认知、认同武术的文化,并在不断地武术实践中,感悟中国武术文化的真谛,让真正成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6]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打破了东西方的时空交界;交通便利,跨越了地域之间的山川河水,并拓宽了武术文化主体之间的相互渗透。目前,武术大多是以竞技武术为主,而且民间武术传播者也大都倾向于传统武术老前辈及有专业技术技能的教授,但未能得到很好的国际传播,从而导致武术中有关传统武术中精神礼仪、价值理念等遭遇忽视,严重影响了关东武术国际传播化,而且竞技武术并没有对传统武术的“难度”进行准确定位和规范,而是借用了体操动作来进行改造,失去了传统武术本身的难度。过去人们试图通过武术技击的展现,吸引更多的人接受武术的文化熏陶,然而事实证明,武术的文化属性决定了技击特征而无法高于文化得到传播,武术作为一种哲学技击的特性也不能得到改变。[7]传统武术的继承人大多来自民间,传统武术仍旧是依靠单一的家族传授、师徒传承来维持一个拳种的命脉。在学校里开设的武术课,基本都是国家规定的基本武术套路初级长拳、段位拳、长拳一路二路,并没有传统的东西,体现在吉林大学中有武术协会,课程设置中有传统东西,如:武术对练。最令人遗憾的是,大多数的传统武术者年事已高,却没有找到合适的传承人来延续本门的武技武艺。武术作为一种活态文化,传承人的丢失意味着一门武技武艺随时可能消失,由于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分割,也有可能关东武术文化面临失传危机,也会发生着不可抗拒的变迁。
2 关东武术文化走向国际的困境分析
2.1 组织管理不完善,未建立完整的武术规模体系
当前,关东武术传播处于一种散乱状态,其武馆、武校、武技的数量不多,并且从事武术传播的人员良莠不齐,而且传播的内容五花八门“武术段位”认证方式花样百出,各武馆之间的恶性竞争时有发生,甚至有部分武馆为了争夺生源而对其他武馆进行恶意诋毁、贬斥,以及民间武术的保守性,导致关东武术分裂,未有一个完整体系。比如:内家拳包括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其三个拳种体系融入才是个整体,太极拳在其中属于化解作用。武术国际传播更需要有大思想,大观念,有共同意识的带头人,把各门各派整合起来,进行相互交流,共同促进,才算一个完整体系。通过武术体系的建立要考虑三个要素,并在考虑解决现有困境的基础上,分别借政府立势、借媒体造势以及自我合势求同存异三个主要层次,进而形成武术传播的系统体系,[8]通过举办国际赛事是为武术国际传播树立良好形象的传播载体,不仅仅要建立完整的规模体系,当然也离不开规范的组织管理形式以及规章制度,因为通过武术赛事国际传播是进行武术国际交流的重要保障。随着武术国际化进程的发展,在关东各地的武馆武校日益增多,武术体系日益庞杂;由于前期欠缺统筹规划所带来的弊端逐步凸显,各种不规范现象已经积习成型,对武术国际传播进行管理的难度大大提升。在民间武术组织三类形态中(国家武术协会、省市武术协会、地方或个人武术协会)表现出官办、半官办、民办的不同类型,这是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 “强政府,弱群体”的体制管理模式。[9]这些不规范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组织管理不完善。有些省武术协会、传统武术及有关政府和培训机构联合起来,在国外大使进行举办青少年武术赛事,如长拳、少林拳等。由于早期在对武术国际传播的定位上出现了一定偏差,从而导致武术的国际传播进入了一种放任自由、各自为政的粗放式发展阶段,传播过程中的各种不规范现象得以出现,为后续规范管理埋下了重大隐患。其面临的关键问题包括:对各级各类“武术段位”的规范认定,武术从业及专业人员的设置标准,当地武术联合会(指“被国际武术联合会所认可)的权威地位,而且要在关东地区,将武术对外交流时,以传统武术为主,竞技武术为辅,加速武术技术动作与训练方法体系和竞赛规则的标准化、规范化。如若不能妥善解决以上问题,地区性的武术向国际传播的途径将会大打折扣,并影响到关东武术文化的国际声誉,最终影响了武术国际传播的效果。
2.2 传播者以及传播理念良莠不齐
任何一种传播活动,都不能离开人的存在,而且传播者是整个传播过程的首当其冲的影响因素。武术的传播理念主要是以“克己守道、韬光养晦”为主,更多的内涵理念追求的是自然之道。而且武术的传承几乎都在村落,而且科技信息落后,造成武术国际传播也相对落后,虽然,关东武术也在进行网络化国际传播,主要局限于传播者的文化水平。在古代,“闯关东”是由山东移民传到东北后,关东地区武术也是主要来源之一,在传播过程中与关东的地域文化慢慢融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关东新拳种。太极拳、咏春拳已与国外进行教学交流,关东地区的移民和武术爱好者界入使武术向国际化传播,开阔了关东武术文化的传播空间,为关东武术文化中传播者提供了一个有效论证。武术文化不仅仅要与时代相适应,更应与国际传播者有关。传播者在武术传播中具有先导作用,传播者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武术传播的效果的好坏。[10]因为传播者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身接受的教育。武术自我传播主要是通过自身练习提高的武技武艺,而且对个人以及地区传播有很大帮助。迄今为止,关东地区好多学校(中小学、初中、高中)仅仅开设了基本的武术课程,学生只会一些基本的武术动作,并不具备传播能力,而且对于如何将武术文化进行传播也没有涉略。在社会中,以个人名义创办武馆和培训机构已成为一种规模,传播者自身只是掌握了武术简单动作,就自吹武术名家,声称精通国术,并未将武术传播作为己任,而是为了一己私利,破坏了武术在受众者心里的美好形象。武术文化由于受传统武术观念的影响,导致武术传播理念过于落后,即社会上,人们普遍认为武术锻炼仅仅具备使自身强身健体的功能,再加上武术锻炼时间段较长、现代人们由于对武术实际价值的认识失误等原因,也导致武术文化逐渐从实际演练退化到精神练习,而一些武术造诣较深的武士由于将武术修习技能的提升作为最终的练习目标,从而导致其过多地偏重于自身练习,也对武术文化的广泛传播造成了影响,由于解读上的“偏颇”,认知上的“误读”,使武术的文化内涵只能被曲解,进而导致武术文化很难较为全面的传播。[11]通过对关东地区武术文化向国际传播分析发现:传播人员理论知识不足、技术更是匮乏、裁判知识经验少等情况,也由于传播者在受众群体中的威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武术文化的传播效果,也使关东地区武术文化国际影响力不足。
2.3 亟待政府大力支持,国际化专业人才匮乏
通过分析,关东武术文化国际传播中,传播者存在武术文化理论知识不足、技战术较低等情况,专业人才匮乏,有些专业人士由于自身技击能力水平不够导致在武术界中的名气不大,这也极大地限制了武术文化国际传播效果。应吸纳当地具有影响力的武术精英、其他领域的社会名流加入武术联合会,借助他们的力量来增强武术联合会在当地的影响力;同时应当广泛吸纳赛事运作、经营管理、法律、公关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通过专业化的运作来增强各国武术联合会在当地的影响力。[12]通过开办国际培训班后招收一些留学生等方式,进行培养武技武艺培训后,并充实武术人才资源,只有具备了武术知识专业型人才,并得到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举办武术国际赛事,对关东地域的武术国际传播具有深远的意义。由于早期对武术国际传播的定位上出现了一定偏差,从而导致武术的国际传播进入了一种放任自由、各自为营的开放式发展,导致在传播过程中的各种不规范现象为之后的规范管理埋下了重大隐患。
2.4 国际传播途径单一,市场化普及率低
关东地域有着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关东地域又形成了多元文化经济类型,骑马射箭成为关东先民们的必然选择,关东武术文化能够发展至今,足以体现其魅力所在。然而,由于举办国际赛事少以及与外界交流机会不多,没有举办重大国际赛事,而且民间的武馆以及培训班只是为了盈利,而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传播,从而导致其向国际传播途径单一,只有借助武术赛事达到武术文化认知、武术精神弘扬、武术道德传递乃至民族文化认同的深层目标,应当是武术赛事对于武术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真正价值所在,应依据媒体自身的传播特点并结合有关武术受众者的心理需求进行搭配相应的国际传播内容,无论是主动抑制或被迫,武术正是因为缺乏对媒体的使用,失去主流人群,导致武术走向边缘化,武术文化传播是走向国际化传播的有效途径。[13]当今信息化的时代中,任何地域如果只坚持封闭式的武术文化传播模式,都将导致其落后,因此要利用各种机会增进各地域之间的交流与宣传,走市场化路线,推动武术文化快速传播的有效途径。目前传播途径单一和市场化普及率低是关东武术国际传播的核心问题。
3 结语
关东武术文化国际传播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并不是一蹴即至。通过对关东武术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关东地域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分割,武术在学校教育中存在局限性,大多数拳种的传播都是外来移民所创,在传播的过程中需要将更多的爱好者赋予在武术传播中。随着武术国际化进程的进一步加速,各种不规范现象已经积累成型,对关东武术地区走向国际传播难度增大,其面临的困境包括:缺乏政府的大力支持,如何组织管理,并建立完整体系?如何规范传播者的传播内容及传播理念?如何丰富传播途径,专业人才的普及?如若不解决以上问题,将会致使关东武术向国际传播面临失传现象,应予以更多关注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