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机械制造技术的长卷
——从《机械工人》到《金属加工》
2020-11-21金属加工杂志社
■ 金属加工杂志社
1950—2020年,《金属加工》已走过70年的发展历程。70年来,杂志在各级领导、广大企业、读者、行业协会/学会的大力支持下,一路高歌,始终走在我国工业媒体发展的前列。值此《金属加工》创刊70周年之际,我们特撰写此文,力求透过“历史的回顾、快速发展的十年、刊网融合后的全媒体平台、未来任重道远”四个片段,使读者全面了解从《机械工人》到《金属加工》,杂志在延续历史品牌影响的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发展历程。
《机械工人》创刊于1950年10月1日,创刊号如图1所示。创刊70年来,始终服务于金属加工领域,共累计出版了1 650余期,总报道量近1.6亿字,总发行量过亿册。70年来,杂志始终坚持“推广金属加工先进制造技术,交流金属加工生产实践经验”的办刊宗旨,坚持“以实用性为主,来源于实践,服务于生产”的报道方向,为推动我国金属加工技术与装备水平的提高、促进金属加工产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我国金属加工领域品牌知名度最高、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竞争力最强的科技期刊之一。
图1 《机械工人》创刊号
历史的回顾
创刊于建国之初,服务于金属加工领域
建国之初,百废待兴,《机械工人》应运而生。这是我国金属加工领域创办最早的科技期刊之一。刊物的创办得到了中央重工业部副部长刘鼎同志的大力支持,他还亲自撰写了发刊词——“祝《机械工人》前程远大”。
从创刊号开始,就推出四个技术连载——基本机件、金工、车床、铸工,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撰写。从此,《机械工人》陆续推出金属加工领域的技术讲座,刊载了大量实用性很强的文章,在普及技术知识,推广先进的生产实践经验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70年来,杂志一直围绕金属加工行业,宣传金属加工的新技术,交流生产中的革新成果,极大地推动了行业和企业的技术进步。
立足于生产一线,为金属加工行业培养技能人才
《机械工人》杂志的读者主要是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相关研究院所的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的师生。许多读者通过学习、消化和应用《机械工人》杂志所介绍的先进技术和生产实践经验,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并在各自的岗位上作出应有的贡献。许多读者由此成长为劳动模范、技术革新能手,有的还走上了领导岗位。
《机械工人》杂志非常关注在金属加工生产一线涌现出的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向全国推广他们宝贵的实践经验和精湛的技艺,为此与这些全国劳模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正如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原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卢盛和同志来信中所写:“从进厂不久直到今天,我一直都没有离开《机械工人》这本优秀刊物,感情最深,受益最大,我所取得的成绩与《机械工人》对我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另外,还有金属加工领域的许多全国著名劳模如倪志福、马恒昌、赵国有、苏广铭、吴大有、马学礼、史洪志、赵学全、宿天和、盛利、朱大先、桂育鹏、孙茂松、金福长等都是《机械工人》的老朋友,这已经成为杂志发展历程中一笔珍贵的财富。
致力于新技术推广,促进行业和企业的技术进步
建国初期,机械行业面临着许多问题,当时大部分工厂使用的还是旧式皮带机床,需要进行改造;许多工厂面临着从修配工厂向具有制造能力企业的转变;为提高生产效率,需要普及高速切削、多刀多刃等新技术。为此,《机械工人》非常注重生产实践中创造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及时报道并向全国推广,同时还积极介绍了苏联的先进制造技术。通过先进技术的交流与推广,促进了机械工业制造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企业的制造水平。
1965年5月,在北京举办了全国先进工具技术交流会和全国工具展览会,同期还举办了综合和专项技术报告50余项,展出了经过层层遴选的刀具、夹具、模具等多达2 000余种。这是我国金属加工行业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是对我国当时机床工具产品和技术的一次集中展示。《机械工人》对此次展会做了系列专题报道,及时有效地传播了行业信息,表现出了捕捉行业热点的快速反应能力。
另外,《机械工人》在致力于新技术推广方面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多年来配合国家重点新技术推广项目,积极参加行业活动,交流推广先进技术,在国家“六五”~“十三五”重大新技术项目推广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1987在《机械工人》(热加工)上发表的“金属涂镀技术”,就是本刊最早推荐给广大读者的。文章发表后反响非常强烈,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果。据估计,此项技术在国内创造价值约7亿元,此技术在“七五”期间仍继续作为国家重点新技术推广项目,并于1986年被评为“首届全国科技进步一等奖”。该文在由中国科协、新闻出版署和中国科普创作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评选中荣获“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
面向生产实际,为企业排忧解难
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苏联专家撤走,给我国许多工矿企业的生产带来很大困难,许多企业的生产设备甚至陷入难以开工的状况。1964年《机械工人》复刊,就紧紧围绕机械工业的技术方针政策和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技术关键问题,在杂志上开辟专栏,如“沈阳群众技术协作活动”专栏、“哈尔滨技术革新”专辑、“北京刀具展览会先进刀具集锦”等,介绍金福长和苏广铭等人在刀具、滚压加工、电弧焊、大厚度钢材切割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为宣传推广先进的金属加工工艺、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当时的特殊历史时期,1972年《机械工人》以《机械工人(技术资料)》的刊名复刊。复刊后积极宣传推广新技术,每期推出技术连载讲座,介绍机械加工中的新工艺、新技术,用以弥补“文革”造成的损失,为推动机械工业恢复和发展作出贡献。1980年,《机械工人》杂志每期的发行量达到41万册。
几代读者、作者及编者,共铸一部伟大的机器
1981年,《机械工人》创刊3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倪志福、沈鸿、刘鼎等领导同志及各界代表1 000余人出席了大会。在千人纪念大会上,沈鸿老部长称赞本刊说:“我一进门就看到了从1950年创刊到现在的全套《机械工人》合订本,这是一部伟大的机器。这部机器不是用钢铁做成的,而是用许多人的心血和汗水铸出来的”。
1990年,《机械工人》创刊40周年纪念大会举行,倪志福、蒋一苇、沈鸿等领导同志与作者、新老英模代表、读者代表再次欢聚在首都北京。
2000年10月,创刊5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如图2所示。
2010年10月,创刊60周年座谈会亦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通过这四次纪念大会,读者、作者、编者共聚一堂,集思广益,共谋《机械工人》发展之路,同时希望这部用几代读者、作者及编者心血和汗水铸出来的“一部伟大的机器”永葆青春和活力,继续在金属加工领域作出更大的贡献。
新世纪快速发展的10年
1998年伴随着科研院所改革力度的加大,机械工人杂志社成立。杂志社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重任,锐意进取,采用全新的办刊理念、办刊模式和市场化运作方式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历经10年,《机械工人》杂志以其出色的市场运作能力和独具特色的主题策划内容,以及依托强大的品牌影响打造高水平的行业活动,不断开拓创新,进行品牌再塑造,使《机械工人》杂志在“十五”“十一五”期间得到快速发展,成为金属加工行业首选的品牌媒体。
图2 《机械工人》创刊50周年纪念大会
《机械工人》杂志经历的这10年,有幸置身于中国制造业大发展的环境之中,在服务中国制造业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发展。回顾这10年《机械工人》快速发展的历程,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最重要的一点是以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为目标,在办刊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根据不同时期的行业发展形势和市场竞争环境,积极探索新的办刊理念、办刊方法和运作模式;同时在广大读者、行业协会和客户的鼎力支持下,始终走在我国工业媒体发展的前列。
采用全新办刊理念,通过重点应用领域的主题策划,赋予杂志新的品牌形象和内涵
随着市场经济条件的不断发展,如何抓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和壮大《机械工人》杂志的机遇,使杂志每年都攀上一个新台阶,这是摆在新一代办刊人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杂志社从1998年下半年起,彻底改变了科技期刊杂志多年一贯制的办刊模式,采用了全新的办刊理念,进行市场化运作,紧密配合行业的重点展会、行业发展趋势及企业需求进行主题策划。这10年,《机械工人》冷、热加工杂志各做了近百期的主题策划,以出色的市场运作能力和独具特色的主题策划内容,成为金属加工行业首选的品牌媒体。如杂志紧密配合行业重点展会所做的北京·埃森焊接展、机床展和数控大赛等主题策划;配合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所做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西气东输、聚焦长兴岛、关注船舶焊接技术、“鸟巢”钢结构焊接等特别策划;配合行业热点及企业需求所做的机床、功能部件、数控系统、航空航天、制造业信息化、模具制造、汽车制造、民营企业等策划,都在行业中引起了很大反响,对我国金属加工行业的发展和企业的技术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这10年,《机械工人》利用主题策划形式来突出应用领域的行业热点和技术发展趋势,对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为《机械工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尤其是通过重点领域的主题策划形式,赋予了杂志新的品牌形象和内涵。
全面提升杂志品牌,在追求杂志内容精品化的同时,更加注重杂志独特的品牌形象
随着杂志主题策划期数的逐年增加,以前那种编辑坐等读者投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为了突出杂志特色内容,策划好的选题,《机械工人》杂志编辑、记者们始终以选取最好的作者、组到最好的稿件为努力目标,经常利用各种行业展会和各类专业会议的间隙与行业专家、学者交流,建立广泛的作者网,以锲而不舍的精神为主题策划选到好稿子。多年的主题策划是《机械工人》杂志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为全面提升杂志的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杂志在追求内容精品化的同时,更加注重形象的精品化。这10年,杂志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为满足行业和企业的发展需求,进行了多次改开本和改版扩容,《机械工人》冷、热加工杂志成为了双封面,与国际接轨的大16开本。另外,对每期的重点策划内容也力求表现形式活泼多样,为此,编辑人员及时将策划内容与制作部门协调沟通,各部门通力合作、协调配合,从整体上对版式、装帧精心设计,使杂志紧密围绕相关行业重点展会进行主题策划,以独具特色的栏目内容和品牌形象引起行业和同行媒体的广泛关注。
可以说,这10年,《机械工人》杂志在追求内容精品化的同时,更加注重杂志独特的装帧设计,从而全面提升了杂志的品牌形象,为《机械工人》杂志的快速发展插上了腾飞的双翼。
依托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打造持续高水平的品牌活动,对行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10年,从《机械工人》到《金属加工》,杂志紧密结合行业热点和用户需求,成功策划实施了以“数控系统千人调查”“焊接与切割产品调查”“电炉、工业炉应用调查”“滚动功能部件用户调查”“加工中心用户调查”及“切削刀具用户调查”等为代表的多项“中国机电产品用户系列调查”活动及“用户满意的产品品牌”评选活动;成功举办了“中国焊接与切割市场论坛”“全国数控大赛技能人才培养及数控技术发展论坛”“船舶焊接市场需求报告会”“热处理装备市场分析暨热处理节能新技术论坛”“航空航天金属加工技术交流会”等一系列产业论坛、高峰论坛;以及“北京·埃森焊接与切割展览会图片回顾展暨摄影大赛”“CIMES摄影大赛”等活动,这些高水平行业活动的成功举办,体现了杂志在行业强大的号召力,同时也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对促进行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利用重大合作项目,进一步拓展了杂志发展空间,提升了杂志在行业的品牌影响力
杂志社每年都要参加50余个国内外重要的行业展会和30余个行业学术及技术交流会,充分利用这些行业活动,跟踪报道行业发展趋势及热点,免费赠送相关杂志,收集用户信息,为企业开展宣传。这10年,《机械工人》以其在行业的广泛影响力被部分大型展会列为核心合作媒体。例如,冷加工在第一、二、三届全国数控大赛中被主办单位指定为合作媒体,并在决赛期间承办“全国数控大赛技能人才培养暨数控技术发展论坛”。
《机械工人(热加工)》以其敏锐的创新意识和在焊接行业活跃的表现,通过重点应用领域的主题策划形式,赋予了杂志新的品牌形象和内涵。为此,从2002年起被“北京·埃森焊接与切割”组委会指定为核心宣传媒体。双方从2002—2010合作的9年,是北京·埃森焊接展快速发展的9年;也是热加工杂志与焊接行业携手并进,共同成长,快速发展的9年。展会系列配套出版物的出版,使这一品牌展会的影响力和宣传效果得到快速提升,取得了空前的社会效果,受到中德双方主办单位的负责人,焊接界的专家、院士和企业领导及焊接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和赞许。他们对《机械工人》杂志工作人员高效率、高质量、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真诚为行业服务的敬业精神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为此,在第12届的北京·埃森焊接展的20周年颁奖典礼上,《机械工人》荣获唯一的“最佳合作媒体”奖,如图3所示。
图3 2007年北京 · 埃森展20周年纪念活动中,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向本刊颁发唯一的“最佳合作媒体”奖
刊网融合后的全媒体平台
2008年,为适应行业发展和读者群的变化需求,《机械工人》冷热加工两刊均改为半月刊出版并更名为《金属加工》,如图4所示。更名后的《金属加工》冷、热加工两刊,继续保持《机械工人》三不变的原则:即办刊宗旨不变、服务领域不变、内容特色不变,做一个金属加工领域不可替代的“优秀内容提供商”,来满足读者和客户日益多元化的需求。
图4 从《机械工人》到《金属加工》
2008年,一场金融海啸愈演愈烈,持续发酵的多米诺效应最终酿成了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随后的两年随着经济的复苏期刊行业开始进入爬坡期,传播新技术的变革随之而来,手机新媒体开始急剧发展,占领了读者的碎片时间。
2011年《金属加工》开始探索微博运营,2013年金属加工微信订阅号上线。自此,《金属加工》进入刊网融合阶段,特别是近5年,《金属加工》新媒体技术不断地在探索中更新,新的业务载体不断孵化成型,逐渐打造成从原来的两刊一网的媒体模式发展成集纸媒、数字媒体、活动、图书和服务五位一体的全媒体内容服务和推广平台。
金融危机中积极为行业和企业发声,与行业共进退,践行媒体责任
2009开始,《金属加工(冷加工)》的策划开始转向聚焦机床行业的市场走势、企业金融危机下如何应对和发展,积极为企业发声。冷、热加工编辑部开始大量走访企业,了解企业受影响的真实情况,通过杂志平台为企业发声,抓住行业展览会的机会,遍访每一个企业的负责人,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和困难。同时,编辑部密切关注国家政策,不定期地采访行业协会专家,把新的政策和解读第一时间刊登在杂志上。当时每年第二期的专家经济形势和数据解读、每期的经济运行形势是企业最关注的栏目。
2020年初,受新冠病毒影响,全球经济迎来下行期,金属加工全媒体平台积极调查企业需求和生产状况,刊发企业线上复工积极案例,以“金粉讲堂”为阵地,以企业、行业专家直播的形式报道行业形势、推演复工复产案例、传播先进技术,又一次践行了主流媒体的责任和担当,如图5所示。
图5 金粉讲堂:公益直播课
新媒体运营困中求变,急行军发展
近10年来,带给传统媒体行业冲击最大的应属新媒体的出现。2011年制造业在后危机时代逐渐恢复元气,一种新型的媒体形式逐渐崭露头角,微博的崛起开始冲击报刊行业,《金属加工》边审视市场的变化,边开始新媒体的探索运营,2011年开始微博探索并全社培训,虽收效甚微,但培养了全体员工对新媒体的认识,为《金属加工》注入了新媒体元素。
2013年金属加工微信订阅号上线,面对前所未有的新型信息传播载体,《金属加工》及时调整了思路,制定了快速发展的策略,重建了传统的信息传播周期和模式,调整了工作习惯和思路,快速抢占制高点。在微信粉丝和阅读量急剧增长期,《金属加工》一路急行军,制定了3+N微信自媒体战略,把微信粉丝统一称作“金粉”,围绕金粉建立省市QQ群,在2014年《金属加工》粉丝突破十万人之后一路高歌,在同行业其他媒体还处在观望阶段时,《金属加工》快速完成了粉丝的积累。如今建成了11个微信公众号矩阵,覆盖金属加工、汽车制造、通用机械的同时,细化到机床、刀具、机器人、焊接切割、热处理、锻压、铸造等行业,坐拥180万专业的行业粉丝群,成为机械制造行业第一微信平台,为《金属加工》向新媒体转型和业务平稳转换铺平了道路,使《金属加工》品牌的形象和影响力达到了新高度。
刊网互动、金粉讲堂、图书业务、系列论坛,助推金属加工进入全媒体运营时代
2014年下半年,《金属加工》微信订阅号开始脱颖而出,迅速成为制造业明星微信平台,一度在“2015微信公众号分类排行榜”的“专门行业”类排名中名列第一,2015年5月粉丝突破20万人,排到科技类全行业第六名。截止2019年9月1日,金属加工微信总阅读数超过1.7亿人次,平均每条信息阅读量近2万人次,单条最高阅读超过86万人次。围绕微信公众号,《金属加工》积极探索刊网互动,在期刊文中嵌入二维码,使其承载更多的如视频、动画、音频、文章扩展、微信文章、网站全文等多种不同形式的内容,打破了手机屏、电脑屏的限制,让期刊、手机端和电脑端关联在了一起。
2015年8月,《金属加工》依据其强大的粉丝群体优势,呼应专业粉丝挑选好书的需求,成立了“金粉商城”移动端网上书城,主要面向机械行业读者,搭建专业书籍交易平台,节省了读者选书的时间。
2017年,“金粉讲堂”和金属加工直播平台先后上线,围绕行业先进技术和装备打造网上微课堂,围绕行业热点话题、活动打造微论坛,针对国内外知名行业展览会进行直播报道,通过线上把行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专家论点更“近距离”的展示给读者,读者可以通过留言和专家互动,通过视频录播回放让粉丝可以随时观看行业最新的动态和活动,随时地学习最新的技术。2019年企业直播、对话、行业要闻等系列栏目分时段的对行业多角度、全方位的进行报道,VR全景展览馆、线上展馆等陆续上线,《金属加工》线上产品逐渐多样化、系列化。2020年,针对新冠病毒疫情期间不聚集的要求,线下论坛线上办,开拓了线上行业大型论坛的直播形式。同期,还进行了直播带货的探索,以直播的形式为读者推荐科技类图书。
2017年金属加工APP知识服务平台上线,2018年金属加工在线全新改版,实现手机端、电脑端自适应显示,以信息流方式呈现。同时,金属加工微博号、头条号、秒拍、抖音等多平台运营,实现行业信息多平台全线上分发,自此,金属加工真正进入了全媒体运营时代,以“两微一端一网”为主体的数字媒体,带动金属加工杂志社全媒体产品线上线下联动传播。
线下活动多点开花,杂志社开始多种模式的探索,形成了规模,系列化技术论坛如“先进节能热处理技术与装备研讨会”举办了10届,“高端感应热处理技术交流会”举办了4届,“轨道交通先进金属加工技术交流会”举办了3届,“全国失效分析专题培训班”举办了4届,另外,“金属加工工艺师技术创新论坛”“航空航天行业先进加工技术交流会”“新能源汽车行业前沿加工技术交流会”“中国(横沥)模具加工技术高峰论坛”“中国机电产品用户系列调查”活动及“用户满意的产品品牌”评选活动等已经成为杂志社线下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6所示。
2019年,杂志社图书编辑部成立,依托杂志社强大的专家资源和粉丝群,挖掘实用技术,出版了《数控刀具选用指南》《轨道交通先进焊接技术实用案例》《金属冲压工艺与装备实用案例宝典》《数控机床功能部件优化设计选型应用手册》系列图书等。
线上线下联动运营,近10年是《金属加工》多媒体运营探索的10年,在传统期刊办刊环境发生变化时,《金属加工》积极应对,调整办刊思路和运营模式,为期刊行业的运营探索出了一条新模式。2010年12月,金属加工在线荣获全国出版业网站优秀网站;2015年9月,《金属加工》(冷加工)入选“2015年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2015年9月,《金属加工》入选2015年中国“百强报刊”;2016年9月,《金属加工》再次入选“2016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2017年7月,《金属加工》荣获“2016—2017年度媒体融合十佳期刊”称号;2018年1月,金属加工“两微一端”全媒体平台获得第十一届新闻出版业互联网发展大会“融合出版创新项目”奖;2018年3月,《金属加工(冷加工)》杂志入选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2019年1月,金属加工视频直播平台被评为“优秀知识服务平台”。2019年《金属加工》冷、热加工杂志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精品期刊展”,如图7所示。
图6 杂志社主办的线下交流活动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
成绩的取得与付出是成正比的,《金属加工》在创新中奋进,一路与制造业同行。
从《机械工人》到《金属加工》,70年来一直服务于金属加工领域,为推动我国金属加工技术与装备水平的提高作出卓越的贡献。新世纪以来,《机械工人》杂志经历了快速发展的10年,也走过了摸索变革的10年。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我们共同走过了艰苦创业的20年,在分享新千年大发展带来丰硕成果的同时,也见证了《金属加工》的发展历程。
2020年,我们将继续秉承“办读者喜爱的媒体,做社会尊重的企业,为制造业创造价值”的企业愿景,努力与您——70年来一如既往支持和厚爱《金属加工》的读者、作者朋友们一道谱写出更加辉煌的金属加工史话,为加速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制造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图7 《金属加工》所获部分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