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豆国际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2020-11-21全海恩高维新
全海恩,高维新
1.2.广东海洋大学,广东 湛江 524088
一、引言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费国和进口国,大豆国际贸易形势一直是国内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特别是2018年美国政府拟对中国5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作为还击,中国政府决定对包括大豆在内的原产于美国的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从而使得我国从美国进口大豆的数量下降,转而增加对巴西、阿根廷两国大豆的进口。中美贸易摩擦发生以来,我国大豆是受影响最大的进口农产品之一。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把握我国大豆国际贸易的现状,如何守护我国大豆粮食安全,是当前最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我国大豆贸易现状
(一)国际大豆生产现状
近30年全球大豆产量迅速提升,从1992年的1.17亿吨上涨到了2019年的3.42亿吨,2018年更是达到了3.67亿吨(见表1),呈现阶梯式上升的趋势。长期以来,美国大豆产量持续增加,2019年以前一直在全球大豆产量中排名第一,但2019年巴西赶超美国成为第一。而阿根廷大豆种植面积已经达到极限水平,近年来产量逐渐下降,后期增产更多依靠育种技术和科研投入。虽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但是在六十年代中期,中国大豆生产开始出现下滑,近年来其产量排名已从全球第一名跌至第四名。而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凭借着地广人稀、土地种植面积大、农业机械化水平高,成为目前全球主要大豆生产国,共占全球总产量的八成左右。
表1 2015-2019年全球及主要大豆生产国大豆的产量情况 单位:百万吨
(二)国际大豆出口现状
如图1所示,从全球大豆主要出口国看,巴西大豆出口量逐年上升,已从1995年的22.05%上升到2019年的50.7%。美国大豆在1995年所占比重最大,达41.10%,但之后呈现出波动下降,2019年降至32.7%。阿根廷的出口量也在不断上升,但近年来受天气灾害影响较多,大豆产量减少,出口有所下降。
图1 全球大豆主要出口国大豆出口情况
(三)我国大豆进口量与消费量
近年来,我国大豆消费量稳步上升,2017年我国大豆消费量超过1.1亿吨(见表2),位居世界首位。2019年中国消费大豆1.05亿吨,占全球大豆消费总量的29.6%;而中国大豆产量1.965亿吨,仅占全球大豆总产量的5.3%;进口量高达8.851亿吨,占全年消费量的84%左右。可见,我国大豆产量与总消费量差距非常之大(如图2所示)。近年来,我国大豆总产量较平稳,随着政府鼓励大豆的生产,产量有望快速提升。但是,随着人们对大豆需求的提高,总消费量也日渐提高,大豆缺口仍需向美国、巴西和阿根廷进口才能满足。
表2 我国大豆历年供需平衡表 单位:万吨
图2 我国大豆产量和总消费量对比
(四)我国大豆进口情况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提高,对肉蛋奶类食品需求日渐旺盛,我国大豆进口量逐年飙升。其中,1999年中国进口大豆刚刚突破1000万吨,2017年达到了9553万吨,但近年来有降低的趋势(如表2所示),但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依然较高。从历年增长率看,入世初期我国大豆进口量和进口额增长率在波动中降低(如图3、图4所示),近年来数量同比波动较稳定,大豆进口市场趋于平稳。2018-2019年我国大豆进口数量有所下降,可能的原因有:一是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美国大豆进口成本大幅增加,从而抑制了我国的进口;二是国内出于环境保护,减少生猪的圈养,导致国内肉禽饲料需求下降;三是猪瘟导致生猪养殖效益下滑,从而对豆粕需求下降;四是农业部决定从2019年起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将大豆种植补贴提升至400-600元/亩,促进了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大豆供给将得到增加。
(五)我国大豆进口主要来源国
美国、巴西、阿根廷是我国大豆进口的主要来源国,每年占到中国大豆进口量的90%以上(见表3)。2019年我国从美国、巴西、阿根廷进口大豆占比分别为19.1%、64.1%、9.9%。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2019年我国向美国进口大豆数量较2018年微微上升,同比增加1.58%,但相较往年占比仍较低(如图5所示),反而继续加大对巴西、阿根廷大豆的进口。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几年我国逐渐加大与俄罗斯在大豆方面的合作,从俄罗斯进口相较2018年增加了138.88%。此外,为应对中美贸易摩擦以及巴西的坐地起价,我国开始寻找大豆进口多元化市场,对加拿大和乌克兰合作也逐年增加。
图3 我国大豆进口量及其增长率
图4 我国大豆进口额及其增长率
表3 2010-2019年中国大豆来源国及进口量 单位:万吨
图5 2011-2019年我国大豆主要来源国进口的增长率
三、我国大豆国际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豆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
我国大豆产量不足以满足居民对大豆的旺盛需要,进口量约占消费总量的八成以上,且进口量呈现持续增长的状态,我国对大豆进口依存度仍有不断提高的趋势。究其原因有三方面:一是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居民对大豆制品的需求增加;二是由于国家大力发展工业导致大豆播种面积逐渐减少;三是我国大豆来源国集中,中间贸易商操控了国际大豆市场的定价,从而导致我国大豆议价能力弱,大豆价格没有竞争优势。美国、巴西、阿根廷对中国的大豆出口需求缺乏弹性,只要中美贸易摩擦加剧,我国对美国大豆进口量就会明显地减少,而为了维持我国大豆价格的稳定,对于大豆缺口,即使巴西大豆价格坐地起价,也不得不增加对巴西大豆的进口。
(二)转基因大豆对传统大豆带来了一定风险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转基因作物在全球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广,大豆是种植面积最大的转基因作物,在食品、营养、工业和医药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转基因大豆具有优质、高产、多抗性的特质,凭借着多种独特优势容易对传统的大豆产业造成较大冲击。但作为一种高科技的食品,其转基因可能给食品安全带来一定的风险。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转基因大豆进口国,根据我国转基因管理条例规定,进口转基因大豆只批准用于压榨,但仍有部分流入食品领域。据了解,2016年流入量就在200万吨左右。
(三)跨国粮商的垄断威胁大豆食品安全
自加入WTO后,我国大豆开始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跨国粮商早期通过低价策略打开中国大豆市场,并通过参股、并股等方式对大豆价格进行管控,对大豆进口进行垄断。数据显示,跨国粮商控制着我国80%的进口大豆货源,其旗下的企业压榨能力已占国内总压榨能力的70%以上,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跨国粮商故意抬高进料成本,打击竞争对手,致使大豆压榨企业收益受损,大豆产业的上下游市场也逐渐被层层垄断,跨国粮商的垄断已严重威胁到大豆食品安全。同时,跨国粮商加紧推动中国其他农产品的全面自由化,希望将中国整个农业纳入由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中。
四、导致我国大豆国际贸易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大豆总成本持续上升,种植收益低
首先,我国大豆种植成本持续飙升,中国粮油数据显示:我国大豆种植成本由2001年的 217.58元/亩上升到 2017年的668.80元/亩,年均上升7.46%。其中,生产成本由174.87元/亩上升到417.51元/亩,年均上升11.99%。其次,我国农民大多是自给自足式耕种,种植规模小且分散;有些地方田地贫瘠,气候无常,由于技术因素无法对土地进行改良,导致大豆单产低;农具机械化低,管理粗放,无法形成大豆产业规模效应。
(二)我国大豆单产值低,利润低
数据显示,我国2019/2020年大豆单产为2.85吨/公顷,2001-2017年,国产大豆的平均利润为3.66元/公顷,2008年的净利润最高,为11.9元/公顷;2014-2017年连续4年的净利润均为负值。而美国大豆单产量为 48.4蒲/英亩,即 3.5776吨/公顷;2019/2020年度巴西大豆单产预计为3.33吨/公顷,阿根廷大豆单产预估为3.03吨/公顷。我国进口大豆的到岸价格为3600元/吨,但国产大豆的进厂成本在4000元/吨以上。国外大豆生产大国凭借着其优质的种子、广阔的种植面积及机械化生产使得其大豆产量高,这在我国传统的家庭生产模式中是难以实现的。
(三)政府补贴力度不足
尽管我国在2002年全部取消对农产品征税,国家为了鼓励农民种植大豆,大豆生产者的补贴和轮作补贴金额都有所提高。2020年大豆生产者补贴标准为238元/亩,创历史新高。但数据显示,美国的大豆补贴力度每年维持在175亿元左右。美国采取营销援助贷款、贷款差价支付、固定直接补贴和反周期补贴等多种灵活方式支持豆农生产。巴西则实施信贷支持、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为大豆生产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和价格保护。对比来看,我国的补贴方式主要以直接补贴为主,方式较单一,补贴力度、补贴方式仍有待加强和改进。
五、政策建议
(一)修复大豆产业链
面对我国大豆消费量缺口的严峻形势,我国需要修复大豆产业链。第一,要加强自主科研创新能力,培育出优质单产高的豆种,另外要精良选种,引进高质量豆种;第二,政府引导豆农成立大豆农作社,并提供技术支持,鼓励企业投资,逐步实现大豆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提升亩产量;第三,寻找大豆中游市场,进行概念性种植,打造“绿色、环保、非转基因”种植生产,打差异化战略,突出大豆绿色食品的比较优势,并将大豆应用于新领域,比如医药、养生、护肤品等,开发大豆新潜力;第四,注重大豆品牌塑造及营销渠道多样化,鼓励豆农在跨境电商平台上销售。
(二)加强与“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在大豆产业上的开放合作
区域合作可消除贸易壁垒,提升贸易便利化,进而降低贸易成本,实现贸易创造效应和转移效应。我国要积极抓住 “一带一路”机遇,积极和沿线国家成立区域合作组织。远期来看南美尚有大量未开垦土地,加上玉米种植的改种可能,在南美的大豆采购量尚有潜力可挖。同时,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可以加大对周边国家大豆的进口,丰富大豆进口来源,分散大豆进口风险。
(三)政府加大农业科技的研发和推广
相比其他国家,我国的大豆支持力度还远远不够,一是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方面的研发和推广,提高大豆单产值;二是为豆农提供政策支持,加大补贴力度,可增加大豆的融资范围,考虑纳入现有资金和民营资金,以政府补贴为主、民间融资为辅,提高农民的农作物补贴收入,以降低他们的生产风险。此外,政府要确保豆农保障性需求得到满足,结合期货、保险等产品,降低价格波动对农民造成的风险,提高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三是完善以道路交通建设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便捷的交通可降低豆农们的运输成本以及时间成本。
(四)充分开发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业资源
俄罗斯作为我国重要的经贸合作国之一,近年来俄罗斯大豆种植业快速发展,自2013年大豆产量以每年18%的速度增长,到2017年俄罗斯大豆总产量达到360万吨,而且大豆种植面积以每年16%的速度增加。俄罗斯远东地区种植成本较低,这为我国豆农开发新的大豆农场提供了新天地。此外,我国可积极与俄罗斯展开大豆方面的合作,深化落实农业合作的对策,加强交流,实现中国东北地区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发的联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