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水课”成因的调查与分析

2020-11-21赵美男库尔班妮萨古丽阿拉拜尔迪林忠心

关键词:考试教学方式专业

赵美男,库尔班妮萨古丽·阿拉拜尔迪,林忠心

(1.安徽工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安徽工业大学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32)

2018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提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何为“水课”?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给出的解释是“水课”是低阶性、陈旧性和不用心的课[1]。根据学生管理相关理论及现实工作经验,“水课”现象的出现不是由单一原因所导致的,而是由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一般而言,“水课”形成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学习努力程度,教师授课方式,考试情况。即,“水课”是由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共同影响所导致的,主观因素受专业兴趣程度和学习努力程度影响,客观因素受教师授课方式和考试情况影响。

本文利用问卷调查法,以某地方高校大学生为样本,对大学的“水课”现状及成因进行调研;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样本的描述性分析,得出导致大学“水课”的影响因素,建立相关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分析阐释。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和理论模型解释为高校减少“水课”现象提供若干途径。

一、大学生“水课”现象调查设计

本文所需要的数据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获得,问卷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受访者的个人简单资料,包括年级、性别、户籍、是否为学生党员、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及是否为独生子女。这一部分采用单选题型,由受访者作答。

第二部分是对高校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的调查,包括对专业是否感兴趣、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公选课比例、“水课”是否为公选课、“水课”水在哪些方面等等。这部分需要受访者根据自己上课的亲身感受做出回答。

第三部分是教师上课情况调查,可以从教师授课时的课堂积极性、采用的教学方式、教学水平等指标从侧面反映“水课”和“金课”。

第四部分是本研究中问卷的重点部分,通过对学生学习状况的了解,从主观能动性方面挖掘“水课”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包括自我认知类问题、每天自习时长、课余时间用于哪些方面等等。这部分需要受访者根据自身课堂之外的学习情况进行回答。

第五部分对学生考试情况进行调查,包括准备考试的时长、考前教师划重点、考试作弊情况进行调查。这部分由受访者根据自身以往考试的表现做出回答。

相控阵超声技术发展已有20多年,初期主要用于医疗领域,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其在工业无损检测中的应用成为现实。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控制超声声束的偏转与聚焦,通过有限的阵元有序排列构成的换能器阵列中各阵元的激励时序,调整各个阵元发射信号的波形、幅度和延迟来改变声波到达物体内某点的相位关系,实现空间的叠加合成,完成超声声束偏转和聚焦。其工作原理图如图3。

为了保证问卷调查的科学性,本问卷调查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和调查问卷量化表,撰写本问卷。样本统计共有360份,剔除无效问卷,最终有效问卷346份,其中来自男生的285份,来自女生的61份。

二、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一)学生对专业的兴趣

大学每个专业都是经过长期的发展和调整形成的,设置的每一门课程都是经过严格的前期调研,并由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充分论证后开设的。任何一门经过如此严格周密的流程所设置的课程,都不能简单地以“水课”来否定,尽管并非是每一门开设的课程都是“金课”,作为具有长期学习经历的大学生有自己的判断和见解。在高校的专业蓬勃发展和不断开设新专业的繁荣中的确存在一些小问题,比如课程设置陈旧、教学内容无法跟上社会发展、学生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很难转化成工作能力等。传统的重理论知识、轻实践应用现象依然明显,专业培养方案制定、课堂教学组织、实习安排没有经过充分的调研[2]。近85%的学生认为水课的原因是教学内容中“干”货太少,近一半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影响了其学习兴趣。约14%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学课程中“水课”超过一半。

(二)学生学习情况

课程的设置需要通过严密的论证,课时量的分配经过科学的计算,授课教师也有专业知识作为保障。理论上讲只要学生课余时间充分地自习、认真地对待课堂的每一分钟,就不会出现“水课”的现象。但是事实上,“水课”现象依然存在并有多发的趋势。

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向上,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即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人生理想做准备,掌握一技之长为就业打基础。但主观的认真学习的追求还需要严格的自律作为保证。从受访学生每天自习时间来看,学习时间在1~2小时的学生占总数的33.8%,学习时间在2~3小时的学生占总数的36.99%,而学习时间在4个小时以上的学生仅占10.98%。通过调查可以发现,“水课”的根源不仅仅在课堂,课外学习也是重要方面。

(三)教师教学情况

高校教师是教学和科研的主角,是一所大学的精华,他们的学术水平、道德修养、一言一行都将对大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3]。在关于教师讲课“水”的原因中,认为教师教学照本宣科占比最多,而教学内容陈旧和师生缺乏互动紧随其后。复读机式的教学方式依然存在;一份课件使用几年的现象屡见不鲜;填鸭式教学仍大行其道。种种因素导致学生对上课兴趣不大, 导致“水课”产生。

(四)考试备考情况

“水课”与课程结课考试有很大联系,通过考试的难度降低会明显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通过考试难度降低归结起来有两个原因,一是试题难度放水,一是考试前放水,考前授课老师划重点。

在考试难度降低方面,低年级的公共课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课程难度相对较低,但挂科率很高。而到高年级的专业课程学习中,课程难度加大,但挂科率反而降低。这种奇怪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学校、教务处和授课教师为了提高通过率而人为降低考试标准,这是导致出现“水课”的重要原因。

从调查结果来看,几乎所有受访者都对教师划重点持有正面的态度,仅有不到9%的学生明确不支持考前划重点。究其原因,学生普遍认为划重点能让复习更有针对性、更高效,而且超过74%的学生认为考前划重点效果很明显,能够顺利的帮助自己通过考试。学生为了通过考试,教师为了所授课程的及格率,划重点已经成为高校的一个“潜规则”。

四、“水课”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本文选择调查问卷中第18题“你平均每天课余自习几个小时?”(学习时间),第6题“你对自己的专业是否感兴趣?”(兴趣指数),第15题“任课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教学指数),第25题“你花多长时间准备期末考试?”(备考指数)为自变量。选择第11题“你认为很“水”的课程占你的总课程比例为多少?”(水课比例)为因变量。首先将文字选项数值化,而后探究“水课”占比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关系。

(一)“水课”占比调查

关于“水课”占总课程比例的调查,有29.19的学生认为“水课”占总课程的比例小于10%,32.66%的学生认为小于20%,22.25%的学生认为小于50%。约85%的同学认为自己课程中“水课”的比例是小于一半的,这和高校现阶段的学情基本相符。

(二)授课方式对“水课”影响均值差异分析

比较教师授课方式的不同(讨论式、自学式、交流式、研究式、启发式)对“水课”占比是否有显著影响。教师的授课方式分为五组,分别设置为u1-u5。

H0:u1=u2=u3=u4=u5,即授课方式对“水课”占比没有显著影响;

H1:u1,u2,u3,u4,u5不全相等,即授课方式对“水课”占比有显著影响。

教学方式与“水课”比例及方差分析见表1,表2。

表1 教学方式与“水课”比例

表2 方差分析

根据表2方差分析的结果可知,chi2(4)=10.230 6,prob>chi2=0.037,拒绝等方差假设,即不同的教学方式导致的“水课”占比之间差异明显。调查结果基本符合实际预想,采取讨论式教学,“水课”占总课程比例最低。采用自学式教学,学生的“水课”占总课程比例最高。

(三)“水课”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利用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因变量“水课”比例与四个自变量兴趣指数、学习指数、教学指数、备考指数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并用适当的统计指标表示。

通过分析“水课”比例与四个自变量的相关性可以得到以下几个结论:

(1)“水课”比例与四个指数均呈现负相关关系,即专业兴趣程度越高、学习越努力、教学方式越受学生欢迎、备考时间越长,“水课”的程度越低。这也符合现在高校教学的现状。

(2)兴趣指数与学习指数、教学指数、备考指数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学生对所学专业感兴趣程度越高,学习积极性越高,对考试的准备也更充分。

(3)教学指数与备考指数呈现负相关,说明教师的教学方式受学生欢迎,学生课堂学习效率高,需要花费在备考上的时间相应减少。

表2 各项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四) “水课”比例与影响因素的线性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学生对“水课”程度的评价与专业兴趣指数、学习努力指数、教师教学指数、考试备考指数等存在相关关系。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各因变量对“水课”程度评价的影响。结果如表3、表4所示。

表3 “水课”比例的回归分析结果

表4 参数估计表

从表3、表4中可以看出共有346个样本参与了分析,模型的F值(4,341)=30.84,P值(P>F)=0.000,说明模型的整体上是比较显著的。模型的可决系数(R-squared)为0.265 7,模型修正的可决系数(Adj R-squared)=0.257 1,说明模型的解释能力能令人满意。模型的回归方程是:

“水课”比例=-3.439 898×兴趣指数-3.401 982×学习指数-6.344 956×教学指数-3.795 237×备考指数+85.568 03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水课”比例与专业兴趣、学习努力程度、教师教学方式、考试备考程度之间是一种反向联动关系,学生学习努力程度提高、教师教学方式改进等都能使“水课”比例下降。

三、结论与对策

基于某地方高校“水课”现象调查数据,通过分析发现,“水课”占总课程的比例主要与学生对专业兴趣程度、学习努力程度、教师授课方式以及考试情况有关。具体的建议如下:

(一)以专业课程认证为抓手,解决课程“水”的问题

当前,我国已启动“双一流”建设战略,在新形势下专业认证能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专业认证是一种国际通行的教育质量保障制度,通过专业课程认证,可以建立闭环质量保障机制。在课程层面,通过课程教学评价、督导评价和同行评价形成理论效果达成度、学生学习达成度、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达成度等要求,保证每个开设的课程都能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在专业层面,通过用人单位调研,第三方调查、校友持续追踪等评估专业培养目标达成度,根据相关反馈持续改进和适当调整所设专业。借鉴专业认证,建立末位淘汰制度,对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和课程实行末位淘汰,将优势教育资源分配到需要度高的课程和专业。

(二)以取消清考为导向,解决考试“水”的问题

高校出于学生毕业率的考虑,会在毕业结束之前设置清考,清考的试卷难度较低,监考也不太严,补考多次未过的学生总是能在清考中通过考试。这种兜底制度被学生熟知之后,学生就不会担心考试不能通过,进而在学习上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取消清考的政策,可以有效解决考试水的问题[4]。

教师出于降低挂科率的考虑,会在考试前为学生划重点。这客观上会让学生产生课堂上不认真,只要考前多看教师划的重点就能通过考试的想法,这也是导致“水课”产生的原因。授课教师要在平时讲重点而不是考前划重点,教务处也要允许一定的挂科率,在合理范围内的高挂科率也可能是授课教师的教学严谨而并不完全是教学事故。

(三)以第二课堂为载体,解决学习“水”的问题

学习“水”的问题表现在课堂,而根源在课堂之外。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已经成为学风建设的重要阵地之一。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充实学生课外生活,精彩的活动可以与手机游戏、网络等争夺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参加第二课堂锻炼学习,会在各种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的组织管理、演讲交际、沟通交流能力[5]。主观能动性在学生学习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通过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

学生管理者与授课老师不是独立的系统,作为学生管理者,既要与授课老师联动保证第一课堂的质量,又要以第二课堂为载体,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课堂、课外两个方面;从专业设置、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以及结课考试四个维度重点建设,切实改善学风。

猜你喜欢

考试教学方式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以“问题化教学”为导向 有效转变物理教学方式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