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每间教室都有一个独特的学习生态

2020-11-20曾美婷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0年9期

曾美婷

【关键词】完美教室;学习生态;物型课程

如何让教室成为具有文化之美、环境之美、精神之美的学习生态圈,使之既具有一般教室的功能,又能成为创新探究的启动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从物型、交往、学习、生长的视角,用童心童趣将教室打造成学习生态的空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一、物型的样态:教室里的十二种表情

一间教室能给学生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我们学校采用大教室、宽走廊的设计,在每个普通教室里都布置了学习区、游戏区、办公区、探究区、交往区、展览区等。教室也因此有了十二种表情:教室是图书馆,是阅览室;教室是实践场,是探究室;教室是操作间,是展览室;教室是信息资源库、是教师办公室;教室是习惯养成地、是人格成长室;教室是共同生活所,是生命栖居室。在这样的教室里,哪怕一张课桌椅也是一门小小的课程,因为课桌椅的材质、样式等,来自学生的投票公选。在每一个宽走廊中,学生享受各个班级主题阅读的漂流书籍,可以与自己的成长相遇。

这一间间教室,正是班级文化的体现,是一个个师生成长故事的诗意表达,这些有趣的“学习生态”让教室成为学生活力成长的摇篮。

二、交往的情态:教室里的十二种变化

学校的空间环境要依照教育的变迁而重组,用环境创意解放学习潜力,用生态的视角重建学习与他人的联系。我们打造儿童不同的十二种交往情态,让每个学生都有前进的方向,教师和家长就像长大的儿童一样融入其中,一起去追寻真实的自己,守望真正的成长。

我们在教室开设“情感账户”,引导学生悦纳自己,撬动每个学生的交往需求、赋能自然生长。学生们在便利贴上,写上自己对其他同学的赞美或者真诚的道歉,放入对方的杯子(账户)。学生受到其他人的帮助,可以把自己对他的感谢话语,写到纸条上放入对方的杯子。老师和校长可以把自己观察到的学生身上的优点或进步,写成鼓励性的话语,放入学生的杯子。我们每周选择固定时间组织查看大家的情感账户并作适当分享。“情感账户”的能量就在这样一件件小事中释放出来,时时刻刻提醒我们在班级里和伙伴们保持良好的关系,主动积极的语言在班级各个角落生根发芽。

三、学习的形态:教室里的十二个角色

所有的设计、所有的生长都指向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动力的提升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并最终聚焦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2019年,我们的教室有了十二个角色功能区,以功能重构学习的意义。

人人都是领导者。自从“领导力大树”种在班级后,我们积极践行自我领导力培养,把它与班级文化建设相融合,与学生的各项活动相结合。一年级各班围绕“主动积极,要事第一”分别开展了各种丰富的活动,写一写“我的个人小目标”,做一做“我是班级小主人”,画一画“主动积极思维导图”。学生们学会了自己的事独立做,集体的事主动做。班级使命宣言、班级可衡量目标、岗位职责……每个学生都在自己负责的区域闪闪发光,将主动积极的行为落在实处。

人人都是探究者。“神舟十一号”发射前,学生们带着问题调研、查阅相关航天知识。“画说神十一”,为热爱绘画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教室的太空主题布置,为立志探索航天知识的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太空的窗户;周末,家委会还组织大家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普基地进行游学活动,观看现代航空航天成果展览,不仅让学生们了解到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新成就,還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四、生长的姿态:教室里的十二个时辰

当朝阳映照在学生幸福的脸庞,星河的星空是如此的绚丽多姿,因为校园里,有了一群非常可敬可亲的“老师”,那就是我们充满魅力的晨光爸爸、故事妈妈。佳妍爸爸是一位出色的工程师,他带来施工图纸和工具让孩子们了解房屋的建造;文豪妈妈把佳农生态园搬进了课堂,和孩子们一探蚯蚓的秘密……这些独特的晨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尽可能丰富的生活视角,在小小的教室里,我们实现从关注自我到关注社会的转变。

中午,我们邂逅一场全新的音乐剧《耳朵的约会》,学生们以最简单的物品创造出最不平凡的节奏与能量。他们用废弃易拉罐、奶粉罐做成架子鼓,用油漆桶做成手鼓,用塑料袋、硬卡纸做服装……用声音做实验,用舞蹈写日记,这场跨界融合的音乐剧,为热爱创作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为他们提供一个释放个性的舞台、为立志进修音乐与设计的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星空的窗户。

我们的教室和学校因为儿童学习生态真正立体鲜活起来,有温度、有故事、有生长。教室以无声胜有声的物型革命向外界展示着对教育的理解和创新,建“场域”、在“场遇”、成“场育”,学校成为永续建设的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