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管理之敏捷说
2020-11-20孙浩
孙浩
近几年各个行业都在积极推进和实施敏捷化管理,尤其是軟件产品的开发都在进行着敏捷实践,PMI专门组织了ACP的培训课程,敏捷已经不再陌生,可以说有产品研发的地方就有敏捷的存在。敏捷管理的概念源于丰田在汽车制造业中创造的“精益管理”理念,随后在软件行业提出了敏捷宣言,它包括个体和互动高于流程和工具、工作的软件高于详尽的文档、客户合作高于合同谈判、响应的变化高于遵循计划,下面将对宣言进行详尽描述。敏捷管理是一种战略指导思想,不是方法论,它能够带来更快的上线速度,更低的研发成本以及客户需求更灵活的响应能力,可以说可持续发展的产品研发公司一定会是一个敏捷型的公司。
一、个体和互动高于流程和工具
首先我们要肯定流程和工具的价值,只是个体和互动相对更重要一些。正如PMI中对项目的描述一样,做项目前一定要先对流程工具做适当的裁剪。产品企业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标准化之路后,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工作流程和应用工具,盲目的遵从所有流程和工具,只会对研发工作适得其反,增加了额外不必要的成本投入。面对面的沟通是经过验证的最能直接有效的解决办法,产品研发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能够快速的解决问题,强调个体互动也是真正的体现现代管理体制下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在实际的企业敏捷实践过程中,确实是存在很多教条主义者的。比如在测试环节,测试问题要做系统记录,这需要全员共享,为整个项目负责,而有些人却习惯口头交流,妄想替代系统的记录流程,这个是不可取的。测试的问题修复很容易出现连锁反应,是整个团队的事情,一定要做好记录,便于追溯跟踪。
二、工作的软件高于详尽的文档
文档的重要性是团队中每个人都清楚的,企业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各式各样的文档模板是应有尽有,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文档同样是要经过裁剪的。敏捷开发的模式是拥抱变化,就是说产品起初上线时一定不是完善的,要经过多次反复迭代不断修改的过程,这样在产品初期我们应该确定一些核心的文档,不断地去完善它们,而没有必要做到文档面面俱到,增加后期的维护工作量。工作的软件是最终的价值产物,我们的精力应该始终围绕它去进行,它的重要性相对详尽文档更高,这里同样要避免教条主义,不是说不要文档,而是要裁剪不必要的文档。
三、客户合作高于合同谈判
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应的,这一环节是不可能缺失的。但在合同内容上,传统项目花了更多的精力用于研究各个功能的条款,哪些功能应该做,哪些功能不用去实现,然后就按照合同去管理项目。开发产品不同,产品初期不能够将这么复杂的业务需求描述清晰,要想符合市场的要求,是需要先投入市场得到反馈,再经过不断的迭代修改产品功能才能逐渐趋于完善,这就要求客户作为产品开发团队中的一员,大家合作起来共同完成这个复杂的事情,不再是签完合同,客户就只等验收了。
产品开发最终是要提交给客户一个可工作的软件,以往有些项目经过验收后,却不能投入使用,就是由于前期花了太多时间去预测未来的使用情况,但实际往往和预测是不相符的。敏捷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先快速上线一些基本可用功能,依赖当前的微服务架构技术,服务之间是相互解耦的,真正的实现了不会对已有功能产生大的影响下的快速开发快速部署。可以说是当前技术成就了敏捷管理,敏捷管理推动了架构技术的发展。
四、响应的变化高于遵循计划
变化是永远无法避免的存在,要通过不断地调整计划来满足变化。传统的大项目通常计划非常庞大,以至于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来调整才能适应很小的变化。敏捷提倡的是短迭代,不断地适应需求变化,这样计划就不用去预测未来几年的事情了,可能只要安排好几周甚至是几天的计划,随时有变化随时调整计划。
在敏捷实践过程中,有些人抛弃了计划,来一个变化应对一个变化,这个思路是不正确的,是违背敏捷管理思想的。计划是提前规划好未来的事情,未来的事情是不可预知的,这样就使得能够符合未来发展的计划很难被确定,甚至有些计划要推翻全部重做,白白的花费了大量成本。大的计划不好做,正好敏捷执行的是小计划,即便小计划有问题,调整起来也相对要方便的多。
总之,敏捷宣言右边的项目不是不重要,而是我们要对左边的项目给予更大的重视程度。它使得产品更加符合市场定位,具有更快的投产速度,更可靠的质量保证,更丰厚的投资回报率,更高效的自我管理团队。在敏捷管理中,仍然是需要计划、必要的文档、确凿的合同和流程工具,在敏捷实践过程中一定不要陷入误区,最后希望中国的企业能够根据自身条件尽早的去拥抱敏捷,早日开启敏捷管理之路!
作者单位:中国电子-文思海辉智科科技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