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艺美术大师刘世杰的瓷刻人生

2020-11-20赵文明刘永兴

百姓生活 2020年9期
关键词:淄博吉林技艺

赵文明 刘永兴

瓷刻,又名刻瓷,就是在烧制好的瓷器上,用特殊刀具(金刚石或合金钢)进行錾刻、凿镌、刻画,在釉面形成深浅、粗细、疏密、虚实的点和线。形象地说,它是以刀代笔的绘画,是将绘画与雕刻完美地结合于一体的工艺美术绝技。由于它技法独特,别具韵味,因此有人称其为“神奇的艺术”。吉林省工艺美术大师刘世杰,从事瓷刻艺术已有20多年,他用一只手、一个合金刀头,在坚硬易碎的瓷盘上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肖像、美丽的风景和风格各异的书法,其精湛的瓷刻技艺令人叹为观止。

刘世杰1962年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自幼喜欢写字绘画,高考时一心想考艺术学院,结果以几分之差未能如愿。1981年,刘世杰参加工作,在矿建公司当抹灰工。1982年,一次工伤,他的左手落下残疾。此后,为了实现自己的艺术梦,刘世杰先后拜几位老师学习绘画。在学习中,他认识到,搞绘画缺乏理论功底很难有好的发展。于是,他于1990年考入吉林师范学院美术系,半脱产学习3年,专攻油画创作。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世杰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有关瓷刻的介绍,觉得这种艺术别具一格,能将绘画、书法、雕刻融为一体,近年来艺人们又将西画的理论及技法揉入其中,更增加了其艺术魅力,进一步提升了它的观赏和收藏价值,他想尝试一下。

由于受地域及原材料的限制,瓷刻技艺一直被出产瓷器地区的艺人所掌握,未能在北方地区广泛传播。1997年,刘世杰来到有“瓷都”之称的山东淄博,想拜师学习瓷刻技艺。可是,当时那里的瓷刻艺人不愿接受外地的学徒,他只能白天在旁边偷看瓷刻的过程,晚上回到旅店,再凭记忆将瓷刻的步骤记在本子上。半个月后,刘世杰买了瓷刻的工具及原材料,返回家乡,独立在家琢磨研究瓷刻技艺。由于一些关键步骤没有机会看到,他只能自己慢慢揣摩,常常为此苦思冥想、夜不能寐。

由于左手伤残,刘世杰无法像常人一样双手协调操作传统的瓷刻工具,只能用右手独立完成,于是,他下决心研制出一套适合自己的瓷刻工具。经过反复试验,他终于设计出了一种只用右手就能操作的钢錾。这种钢錾刀锤一体,操作简单,解决了刘世杰迈向瓷刻艺术道路的第一道难题。

刘世杰毕业于美术专业,在构图、造型、色彩等方面颇有功底,这为他高质量地瓷刻造像奠定了基础。一年后,他终于掌握了适合自己的瓷刻方法,刻出了几幅像样的作品,但和那些高水准的瓷刻作品还有很大距离。为此,他又一次前往淄博。有了第一次的接触,加之看到刘世杰的作品,老师们便愿意同他交流了。他还向瓷刻大师李梓源、王一君等请教瓷刻技艺,受益匪浅。此后,他又多次前往淄博取经学艺,并确定了努力的方向——本色瓷刻。

2003年,刘世杰参加了第二届中国(吉林)艺术博览会,参展的瓷刻作品得到专家和同行的赞赏,并被大会收藏。2006年,他参加了第三届中华(天津)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作品《母亲》被评为铜奖。同年,他还参加了在山东淄博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刻瓷艺术创新评比活动,作品《沧桑》获得二等獎。2009年,他的作品《痕》荣获第五届中国(长春)民间艺术博览会银奖,作品《名人系列》获吉林省首届工艺美术大展金奖。他的多幅作品被吉林省政府作为国礼赠送国际友人。

刘世杰说,他最大的愿望是用自己的手去刻画大千世界,把一切美好的事物用特殊的方法记录下来。“今后我还会坚持瓷刻创作,希望这门艺术能被更多人熟知和认可。”他的目标是让手工瓷刻作品走进吉林的市场、走入百姓家庭,最终能走出吉林、走出国门,展示华夏艺术的风采。同时,他还希望培训更多对瓷刻有兴趣的人掌握这门技艺,为繁荣中国的传统艺术贡献微薄之力。

猜你喜欢

淄博吉林技艺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千年瓷都演绎淄博陶瓷之美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吉林卷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吉林卷
文雅清虚 淄博文石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技艺并举 厚积薄发
关于淄博窑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