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理想生活意象
2020-11-20左文飞
左文飞
想象未来是儿童的天性。未来是什么样子的?这个问题存在于每一个儿童的心中。对这个问题的解答也存在于每一个儿童的心中。他们纷纷回答:未来的人都能长命百岁;未来全部由机器人执行工作;未来的空气质量天天都是优;未来的人能走遍宇宙的各个角落;未来……儿童如何理解一座城,如何构思未来的理想生活,能否让自己的想象站立在现实的地基之上,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建设一座城市,用一个复杂的项目开启发展的路径,把理想的未来真切地呈现在眼前?
想象:追逐理想的目标设定
想象根植于理想与现实的真实差异。首先需要思考的是:理想的城市应该有怎样的要素,理想的生活应该是何种形态。不同的思考带来完全不同的想象结果,但千差万别的想象都来自理想与现实的真实差异。所以,当想象缺少一个触发点时,可以对身边的城市进行观察。
走上街头,儿童会发现交通拥堵是实实在在的城市病,从而产生多层级城市交通网的想象;关注城市水资源现状,重视水资源从何处来、如何用、如何保障与循环,从而产生利用地形运输水并利用水能的想象;测试空气质量,关心未来城市的微粒控制,从而产生城市微粒吸附器的设想;回到课堂,注意到教育对于城市发展的作用,从而萌生在科研中学习的想法;打开电视,看到中国的火星探测计划,目标视线被引向深蓝,“我们的城市为什么不可以建在火星呢……”
所以,项目执行的第一步就是充分的想象,从而确定城市建设的基础条件和总体目标。在具体的实践中,某个学生项目组将未来城市放置在了火星上,这是他们的群体理想——去更远的世界。基于火星能够提供的基础条件,项目组将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聚焦于:提供足够的水资源保障、城市用水的循环利用、能够自由呼吸的城市环境、应对火星恶劣环境的安全机制、自给自足的食物供应、火星当地资源的恰当利用等。他们的城市定名为“玛尔斯之心——火星一号城”。
设计:目标引领的蓝图绘制
总体设计为项目的实施提供操作规划 设计不仅是指城市设计,也包括项目推进的过程设计。想清楚做哪些事,想清楚需要哪些前置的学习和物资准备,为后续的实施做好准备。
前置学习为项目落地提供支撑 前置学习包括文献研究与实地调查两种主要方式。文献研究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過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城市对儿童来说,熟悉又陌生,必须通过文献研究才能逐渐形成对城市的基本认识,比如,一个城市的运行机制,目前对火星资源的探索情况。在此过程中,儿童也学习基本的文献检索和整理方法,也会因为文献而点燃新的灵感火花。通过文献学习,项目组发现:火星的极地冰盖中存在大量的干冰和水冰,南北极冠水冰及干冰的季节性变化,当春天升华完成时,所有的二氧化碳消失,只留下水冰;在火星赤道附近,夏季的白天温度最高可以达到293K(20℃),到夜间会迅速降至-193K(-80℃);纳米氧化铁是一种很好的催化剂,可以加速废水处理过程,而氧化铁在火星上大量分布。实地调查则指向于一些具体的小型的项目运行情况,比如污水是怎样处理的,这个处理流程是否能够运用到未来城市的建设中去,还能进行怎样的改进。
资源搜集为项目推进提供物质与技术保证 全方位盘点项目组目前拥有的资源——能够争取的资源、能够开发的资源。包括物质支持的与技术的支持。保证项目能推行、能实施,不至于理想高高在上,实践却做不到。盘点所拥有的项目资源:学校拥有30多个FSC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其中包括常州通用自来水有限公司、常州市科邦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市给排水工程有限公司、常州市规划馆,这为团队的前期调查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学习资源;学校的3D打印社团为模型的搭建提供技术支撑;我们拥有的材料有胶枪、水景膏、电机、编程板、灯带、造景泥、超轻黏土、兼容乐高块、白乳胶、草粉,以及收集的废旧材料,包括泡沫板、塑料瓶盖、一次性筷子、硬纸板、废弃木块、废报纸、沙子等。
造物:设计图谱的现实呈现
基于成员个人能力的分工协作 项目组成员有着差异化的能力表现,有的擅长编程,有的心灵手巧,有的对配色颇有心得,有的善于将物料进行创造性的使用。对此,项目组可以针对不同成员的擅长领域进行具体分工,发挥成员专长。
面向操作难题解决的共商共建 “火星一号城”项目组的同学们就遇到了一个很大的困难——如何营造火星地貌。地貌组的同学将这一困难在集体会议的时候提了出来,大家群策群力,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并且邀请美术老师提供方法支持。最终选定的方法是:用卫生纸堆叠后刷上乳胶,撒上沙粒,最后用暗红色喷漆着色。成品效果很好。
完善操作任务执行的反思机制 每周两次项目讨论会,提出建造中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进行进度的调整,或者对初始设计进行可行性改造。
搭建一座从未有过的未来城市,把自己的胆怯和不自信统统抛开,从全局的角度思考一个复杂工程的设计与建设问题,让想象飞翔,更把根基打牢在现实的土壤上。在解决一个个实实在在会面临的问题时,学习的价值与真正的方法凸显在儿童面前;在携手并肩的旅途中,合作的手段就创造性地出现在交往的过程中;在实践创造的氛围中,手与脑的发展清晰可见;在全面思考与统筹协调的历程里,站上一个台阶看问题成为团队共识,物的创造与人的塑造并行不悖。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