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浪费亟待加强生活教育
2020-11-20
教育·综合视线 2020年11期
余国志在2020年10月20日《光明日报》撰文指出:校园,是社会发展文明程度的重要象征,理应走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行动的最前列。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校园却存在着较为突出的浪费现象。现象背后,既有社会发展带来的阶段性问题,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也有学校教育中心偏离的问题。校园浪费屡禁不绝,其背后存在着诸多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社会层面,表现在社会转型发展带来的对生活物资淡漠的观念冲击。在教育主体层面,表现在教育的诸多主体難以形成有效合力。在学校层面,表现在教育的思想和方法偏差。在学生个体层面,表现在学校集体生活和学生个性生活方式需求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学生成长于不同的家庭环境,在生活等方面有不同的习惯和要求。然而学校的集体生活,很难顾及每一个个体的个性化生活需求。面对上述困境,学校首先要重视并尊重学生个性化需求;其次,抓住教育契机并发动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最后,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直面校园浪费。
校园浪费现象,本质上是学校生活教育的缺失所致。长期以来,中小学教育教学偏重学科教学和知识传授,而对学生的生活教育方面有所忽视,致使对学生的生活教育有所偏失,校园浪费现象由此不可避免。为此,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生活教育、劳动教育,以此不断提升学生的节约意识,避免浪费。从教育的角度,要兼顾好教育手段和温和的市场手段,避免在校园浪费和学生身心发展之间建立高利害关系,避免因为校园浪费现象给学生贴标签。只有学生内心深处被真正触动,教育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