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重在保护要在治理
——东营市奋力打造生态保护修复“东营模式”
2020-11-20东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商金杰
东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商金杰 王 宁 江 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东营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目标定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将生态保护与修复融入全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大考中,递交了一份漂亮的“东营答卷”,倾心打造生态保护修复“东营模式”。
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规划,让政府担起“环保使命”
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具有价值突出、类型多元、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特点。同时,由于成陆时间短,土质结构疏松,地下水位高、咸度大,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又具有极大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近年来,受黄河入海水沙持续减小、生态用水保障困难以及人为活动干扰、资金不足等因素制约,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渍化、海岸带侵蚀、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等风险增强,生态系统面临较大挑战。面对这些普遍性难题,东营市委、市政府展现东营担当,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修复和高质量发展特色之路,切实担起“环保使命”,勇当“环保卫士”。
高端定位,世界眼光。多年来,东营市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湿地资源,切实加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修复,逐步构建起以湿地为核心的生态格局,生态系统健康度和生物多样性水平有效提升。东营市委六届四次全会提出,努力把东营建设成为具有蓬勃生机活力、浓厚时代气息、独特城市风貌的现代化湿地城市。这一目标定位,摸准了城市发展的脉络。同年,东营市荣膺首批全球“国际湿地城市”,又增添了一张重量级国际城市名片。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特别指出:“下游的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要做好保护工作,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东营作为黄河入海口城市、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迎来重大历史发展机遇,赋予新的历史使命。
规划引领,科学布局。科学编制《东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年)》,以提高生物多样性和以湿地为核心的黄河三角洲生命共同体为目标,构建“一心两带多廊道”天蓝地绿水秀的生态安全格局。制定《东营市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编制相关专项规划提供重要依据。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工程带动、全面铺开”的思路,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启动并完成《东营市沿黄生态长廊规划(2021-2025年)》和《东营市沿海防护林规划(2021-2035年)》编制工作,按照“两廊一带、九区多点”和“两带十区九节点”的总体布局,通过实施六大重点工程,构建黄河口健康稳定的森林、湿地生态系统,打造东营市沿海绿色长廊。
法治引航,走在前列。东营市始终坚持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体系,强化法治引领,坚决以法治思维和法治理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确保生态环境行政决策始终站在法律制高点。先后颁布了《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东营市湿地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使全市湿地规划及其保护利用、监督管理有法可依,维护湿地生态功能,推动湿地保护科学管理。更加认清生态环境保护新形势,因势而谋、顺时而动,总体布局、统筹各方,率先出台了国内地级市《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认定调整办法》,全面开展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认定工作,推进分级保护湿地资源。为凸显东营市湿地城市特色,拟在年底出台地方性《东营市湿地城市建设条例》,创造性地为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提供法治导则,为湿地城市厚植法治底色。
保护优先,生态修复,让自然恢复“勃勃生机”
东营市拥有湿地、海洋和森林三大生态系统,其中湿地总面积687万亩,约占山东省的四分之一,全市湿地率41.58%,境内单体面积达1530平方公里,湿地资源尤为丰富。同时是我国鸟类的重要繁殖地、越冬地和迁徙中转站,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环境修复中,东营市坚持走保护优先、生态修复的路子,立足城市实际,聚焦重点问题,精准把脉施策,各项措施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经过不懈努力,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市域内自然生态焕发勃勃生机。
坚持保护优先,框架体系建设初见成效。通过不懈努力,东营市已形成了以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海洋特别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为主,海陆兼顾的基本湿地保护框架体系。截至2019年底,全市建设自然保护区1处、湿地公园10处、森林公园5处、海洋特别保护区5处、饮用水源保护区8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3处、省级风景名胜区1处、湿地保护小区39处。
坚持生态修复,物种多样性更加丰富。东营市一以贯之践行“两山论”,坚持用生态办法解决生态问题,充分遵循自然规律,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碧水蓝天、生机盎然的景象在东营大地随处可见。一是恢复湿地与黄河水的交流,促进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修复。恢复了黄河与两侧湿地的水系大循环和地表径流,保证了淡水的正常交流,在黄河丰水期引入黄河水,以蓄淡压碱等措施对退化植被进行自然修复,植被覆盖率提高了10%以上。实施了刁口河流路恢复过水,补水面积达36.8平方公里(5.52万亩)。二是疏通湿地内水系,促进水的微循环,保护生物多样性。实施了以疏通沟汊、恢复洼地、促进水系微循环为主要内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形成了以疏通水系促进水循环、保育原生植被、构建多样化鸟类栖息地、促进鱼类等水生生物繁衍生息为主要内容的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与修复模式,对黄河三角洲地区乃至整个黄河流域和全国同类型湿地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三是探索形成潮间带湿地恢复模式。目前自然保护区互花米草面积约41.48平方公里,已总结出综合治理互花米草和盐地碱蓬生态修复的有效措施,实施海草床恢复试验,初步形成了潮间带湿地生态恢复模式,将助推打赢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四是全市域、多维度开展生态修复。采取河道疏浚、坑塘修复、滩涂治理等多种形式修复湿地,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在市域范围全面开展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等生态建设,构建自然湿地保护体系。通过蓄淡压碱修复退化湿地近200平方公里,以生态补偿方式完成退耕还湿面积140平方公里。
坚持创新举措,管护责任体系更加完善。制定出台《关于全面建立森林湿地长制的实施意见》,初步形成了“组织在市、责任在县、运行在乡、管护在村”的四级森林湿地长责任体系,目前共设森林湿地长2261名,其中市级5名、县级32名、乡级122名、村级2102名,已安装公示牌109块。同时为推动森林湿地长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确保实现森林湿地长制管理常态化、规范化,一是建立森林湿地长“保护和发展森林湿地资源目标责任制”,逐地逐片落实管护主体,推行网格化管理,确保管护人员和管护措施到位;二是建立“森林湿地长巡查制度”,确保各级森林湿地长经常深入一线了解情况,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并予以解决;三是探索实行“民间森林湿地长”等有效做法,促进形成有效社会监督体系;四是制定“森林湿地长制绩效评价考核办法”,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纳入了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严格追究其责任。
通过多年的生态修复,东营市境内植被得到有效恢复,动植物资源种类和数量持续增长,鸟类多样性明显提高。丹顶鹤、白枕鹤、大天鹅和雁鸭类等水禽成倍增长,出现万鸟翔集的壮观场面。随着生态环境修复的不断推进,鱼虾贝类积聚,水生植物丰茂,湿地恢复区成为了鸟类的天堂。自2003年东方白鹳第一巢在湿地恢复区繁殖,到2020年有110巢繁殖,至今东营市已成功育出东方白鹳雏鸟1949只,成为中国最大的东方白鹳繁殖地,为保护该物种解除其濒危状态做出了东营贡献。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东方白鹳之乡”“中国黑嘴鸥之乡”称号。
湿地在城中,城在湿地中,让市民享受“绿色福利”
东营市独特的气候及地理条件,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湿地类型。作为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东营市拥有全国暖温带最年轻、最完整、最典型、单体面积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如何充分合理用好湿地资源,最终实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东营市围绕“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的目标定位,按照“树牢一个理念,强化两项保障,实施三大工程,做好四篇文章”的“1234”总体工作思路,全力打造“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湿地在城中、城在湿地中”的城市特色,实现了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型城市的有机转换。
湿地进城,推进湿地城市建设。按照“精明城市”“精致增长”理念,2020年制定出台了《东营市湿地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方案(2020-2022年)》。坚持以水为脉、以绿为衣、以湿地为特色,突出中心城“两带、三河、五片、多点”中心城湿地生态结构,彰显“湿地在城中、城在湿地中”的城市特色,大幅提升城市品质。充分利用城市现有湿地、坑塘、闲置地、涝洼地,因地制宜规划建设湿地公园、湿地小区和湿地生态廊道、小微湿地精品。积极推进河湖湿地水系连通,将中心城区及周边约47平方公里的大片湿地、水系、湖泊、水库相串联,使湿地景观与城市空间有机结合,进一步彰显了“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湿地在城中、城在湿地中”的城市风貌。通过持之不懈的努力,全市累计建成各类湿地公园、主题游园、社区公园295处,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2%,免费开放率达100%;各城区建成绿道663公里,林荫路推广率达到90.2%,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城乡绿道网络体系,引领了市民的生活方式向更加绿色、健康转变。
纳洪调蓄,加快无内涝城市建设。城区雨洪和内涝治理是许多城市遇到的普遍难题,东营市坚持以“生态的方法解决生态问题”,充分利用东营中心城河网水系湿地密集的优势,构建形成了“九横十纵”骨干水网体系及众多毛细水系。结合湿地城市建设工作,按照“雨水就近入河”“多走河道、少走管道”的理念,集中实施了一批内涝小区应急排水、积水点改造、水系贯通工程,让中心城的管线、沟渠、河湖实现了互联互通。同时,通过各类自然湿地、人工湿地,最大限度对雨水进行滞蓄,在城区东南部的地势低洼地带,通过地形整治和湿地修复,形成了占地面积约40平方公里,蓄滞洪能力4000万方的天鹅湖蓄滞洪湿地,将城市雨洪管理、湿地系统生态修复与城市滨水用地价值的提升有机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湿地生态系统做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综合服务功能,实现了中心城市“大雨不积水、暴雨不成灾、雨水多蓄用”,构建起雨洪调节更加富有弹性的“闭环”。
宣教并重,提升全民生态保护意识。在“黄河口湿地博物馆”“黄河三角洲鸟类博物馆”等生态教育基地的基础上,广泛开展“湿地学校”建设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让全体市民参与到湿地保护中来。编写湿地生态道德教育教材,建立生态道德教育讲师团,开设“笔记大自然”“让燕子住我家”等深受学生和家长喜爱的教学科目,“湿地学校”蓬勃发展。目前,全市40多所中小学加入了全国或东营“湿地学校”网络,拥有“国际生态学校”1所、“中国湿地学校”5所、“全国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示范学校”3所,“东营市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示范学校”19所,达到了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效果。利用“世界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节日节庆,组织志愿者进社区进学校,开展公益宣传,使生态意识深入人心。
下一步,东营市将紧抓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契机,创新性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实现黄河三角洲区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发挥比较优势、空间优势、临港优势,在满足生态环境承载力要求下,按“大生态、小生产”实现嵌珠式高质量发展布局,为建设全国重要的绿色循环能源石化基地和能源储备基地预留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