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东阳佚作补考

2020-11-20王志伟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李东阳沈浩县志

王志伟

(河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石家庄 050024)

李东阳(1447—1516) 历经四朝,是明成化至正德年间的政治及文学领袖。他文学造诣深厚,《明史·李东阳传》言其公文著作“工古文,阁中疏草多属之。疏出,天下传诵”“为文典雅流丽,朝廷大著作多出其手。工篆隶书,碑版篇翰流播四裔”。《明史·文苑传序》赞其诗作 “出入宋元,溯流唐代”。又杨一清所作的李公东阳墓志铭中提到,其政务上常备皇帝召问,建言献策多纳之;面对刘瑾逆政,上允刘、谢两公辞职的局势,东阳独留,贼瑾也不可动摇之。足见皇帝对东阳的看重,东阳在朝堂上的不可或缺。《明史》也提到,位极人臣的他 “潜移默夺保全善类,天下阴受其庇”,但备受 “气节之士” 责难陷不为人理解的处境。笔者以为从东阳致仕前后皇帝和他人对他的态度也可看出他名宦重臣的影响,瑕不掩瑜。[1](1750-1752)

东阳宏富的诗文作品,保存至今的明清钞本、刻本有七种,据此今人周寅兵和钱振民分别整理出《李东阳集》(1983年)、《李东阳续集》(1998年),修订本于2008年被收入《湖湘文库》,为目前收录东阳作品最全的集子。笔者翻阅地方志,获知东阳佚文两篇,佚作对研究李东阳的生平交游和文学思想具有补充价值,今所为辑佚、考证以期有益于《李东阳集1-4》的再次修订。

一、《(大名府) 重修庙学记》

大名府多次翻修府学,《重修庙学记》为李东阳记载成化年间的一次修缮,这次修缮在地方志中记载详略有差,详细记载的如《(正德) 大名府志》《(咸丰) 大名府志》等,《(雍正) 畿辅通志》略提,不载东阳此文。本文以最早的《(正德) 大名府志》[2](79-80)为底本,与康熙十一年、咸丰三年续修的《大名府志》和民国《大名县志》互校,移录如下:

郡县之有孔子庙,自唐已然,历宋及元,莫之或改。我国家学校遍天下庙祀①正德《志》作 “我国家学校遍天下庙祀”,康熙、咸丰《志》在 “我” 后多 “稽” 字,《民国大名县志》“我稽” 作 “粤稽”。今从正德《志》。,孔子以颜曾思孟四子为配,闵子以下十人为哲,皆序列殿上,澹台灭明以下百有九人从祀左右。庑每岁春秋仲上丁日,郡县长吏率师生释奠,月朔望必谒,比诸国学以为恒制,尝闻之故老云:“高祖开国建学之初,或议省天下孔庙。②正德《志》作 “高皇帝”,其他三《志》作 “高祖”,意思一致,从正德《志》。有大臣言:‘今万寿圣节,天下吏士皆贺于其土不以为烦。士之于师与臣之于君,一也,其议乃定,今上用礼官议设天子礼乐,增侑八笾豆十二,盖自有孔子以来,褒崇之典无若是盛也。①阅岁既久,有司视学校为末务而庙尤甚,分藩按部所以为毁誉殿最者不于是乎须焉?夫师教于上,士学于下,无堂室以为居、廪馔以为食,则无以施教而成业,况观徳报本之所在岂可一日而废哉!故为有司而崇庙学示天下仪观,为风教之本者。君子谓之知务然其所为务又不独规制器物形与数之间而已。大名府儒学,旧在府治之东,洪武辛未(二十四年),河决城圯,乃徙于西八里建学于府治理之东南,今所谓府学者是也。永乐乙酉(三年)知府顾鼐、正统戊午(七年) 知府李辂、天顺庚辰(四年) 知府王正相继修葺,久而复敝;成化丙申(十二年),吾友上元沈侯来知府事,谒庙观学惟殿堂颇完,其余皆湫陋倾侧、规制弗称,欲更图之而以费甚钜未给也。②以上括号内所加 “xx 年”,据民国《志》加,易于理解。乃于政暇,蓄赀聚财。越二年政通民悦,而后从事。凡为庙殿易朽木坏甓而重覆之,建东西庑,凡四十有二间、戟门为三间、棂星门三间,塑两庑像皆备,凿泮池深一丈周二十倍,叠石而桥之者三。凡为学新其故堂,堂左右建四斋间共十有二,筑讲肄之室以间计者,减两庑之二,作门其前而垣其四周四百余丈,日累月积阅一岁而成焉。大名畿辅巨郡,为北地衣冠薮泽,而庙学宏壮辉耀远迩,为一时巨丽。甄陶作育之效、诗书礼义之化,皆可占而见也。是非存乎人而然哉!侯,名浩,字惟广,举丙戊进士,为御史有名。及为府清慎详密,下孚上获,蔚为时望。佐是役者同知赵宗继、邝文通、凌英、张辉,推官吕卣、张锐,佂予记者,教授应广平等及其诸生李风仪等百余人,而致其事于予者,进士元城钱君敬也。③“为御史有名。……进士元城钱君敬也” 即 “学有刘忠定公祠……” 前此段,唯正德《志》有,他三《志》均无。学有刘忠定公祠在戟门西,亦叵旧为新者以其丽于学也,故附著之。

该文首载《(正德) 大名府志》卷五公宇志,后又相继被康熙十一年、咸丰三年续修的《大名府志》悉数载入。《(正德) 大名府志》十卷,(明) 韩福、石禄修,唐锦纂,正德元年(1506年) 刻本,藏天一阁,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曾影印出版过。该志收录东阳一文一诗歌,诗《秦台感怀》已有文章发表,可参见丁延峰的《李东阳佚作辑考》。该文叙议结合,内容分三部分:第一,提倡尊师重教,批判 “重庙轻学” 的淫祀;第二,详细记载了成化十二年至十四年大名府庙学的修建及当时影响;第三,简单介绍力成此次修建的大名府官员。

此文为东阳受好友大名知府沈浩之托而作。正德本独有不见于他本的小序 “天顺三年,知府王正撤堂新之,成化十四年,知府沈浩凿泮池廓门序建斋。进德修叶日新时习。庑而学制又一新焉。翰林学士李东阳记其事”,序次庙学修缮,时为成化十四年,沈浩为大名知府,东阳时任翰林学士。《(大名府) 重修庙学记》一文,一方面首次展示了东阳 “不为人知” 的好友沈浩——“吾友上元沈侯”,一方面增添了他重视学校教育的活动轨迹,使人看到其思想中的重要一面。

(一) 李东阳与沈浩

沈浩(1434—? ),字惟广,贯应天府上元县人,锦衣卫军籍,顺天府学军生。行六,曾祖元成。祖贵。父瑄,母景氏 。兄俨、旻、昌、顺、杰。弟信。娶潘氏。宣德九年六月二十八日生,顺天府乡试第十六名,成化二年罗伦榜进士,时年三十二岁。[3](853)五年(1469年) 擢为试监察御史(《明宪宗实录》卷七十二,成化五年十月癸酉条);六年(1470年) 以监察御史调知县,官(河南) 嵩县知县,修建嵩县儒学((雍正)《河南通志》卷四十二,嵩县儒学);十年(1474年),以监察御史上书疏浚京城西南一带地势(《明宪宗实录》卷129,成化十年六月戊寅条);十一年(1475年),以监察御史巡按山东(《(嘉靖) 山东通志》卷十,嘉靖刻本第188页);十二年(1476年)—十四年(1478年),知大名府,重建刘忠定公祠、大名府儒学((正德)《大名府志》卷四、五)。

李东阳与沈浩为同乡,识于微时。两人之交或始自学生时期,情谊颇深。首先两人出身相似,李出自顺天府军籍,东阳 “以戍籍居京师”,沈浩为顺天府人,锦衣卫籍,明朝户籍制度严格,不可随意更改,两人又先后登科及第;其次,进学历程中,两人同在顺天府学进修,“命运极其相似” 的他们成为好友实也意料之中;另,由李东阳所作的《资政大夫都察院右都御史赠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史公琳神道碑》铭文知,东阳与沈浩的同年史琳也有深厚的交情。又,沈浩与东阳同师从黎文僖公淳,沈浩至迟是成化二年成为淳门生的。“黎公,讳淳,字太朴,学者称为朴菴先生。”“景泰丙子举湖广乡试,天顺丁丑举进士,廷试第一,授翰林修撰。” 黎淳状元及第前后,便已开始以经师身份教授生徒了,倪岳在《黎文僖公传》中也赞扬道 “善教人,尤好汲引后进,及门之士登甲科,跻显仕者累累有之。”[4]天顺七年至成化二年之间,黎淳参与主持会试,李东阳《黎淳公先生行状》记 “癸未,同考礼部会试,宪庙即祚,充经筵讲官。成化丙戌满九载,迁左春坊,左谕德供职如故”[5],《黎文僖公传》也载 “天顺癸未之秋,公方在场屋司考校”[4],《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玉音》也提到时翰林院修撰儒林郎黎淳充当当年会试的受卷官。[3](815)如顾炎武所说的 “一登科第,则有所谓主考官者,谓之‘座师’;有所谓同考官者,谓之‘房师’。”[6]那么,成化丙戌黎淳任会试同考官,沈浩既是被取中的士子之一,便与黎淳存在师生关系,也就是与李东阳又有同门之谊。

(二) 重视学校教育

《李东阳集》中收录了26篇记载各府州县修建书院的散文,今又增一篇,这充分说明了东阳十分重视学校的功能。《(雍正) 畿辅通志·学校》中言: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故家有塾、党有庠、州有序、国有学,所以兴礼乐、砺贤能、厚人伦、美风俗也。” 占据封建社会主流位置的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数千年来浸润着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其中不可或缺的就是学校这个载体所发挥的连接作用。一方面知识分子进学受益于学校教育,另一方面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地方官员乃至皇帝都会修建学校。明代学校分初中高三级,形式不同所教内容一致,沈浩、李东阳之属主持、记录重修的大名府庙学同样发挥着开民智、推教化和培养科举人才的作用。[7]从大的方面看,“故为有司而崇庙学示天下仪观,为风教之本者”,体现了东阳作为官员,时时不忘为统治阶层立功,作为文人致力于为知识分子乃至百姓立德立言的文人责任感;小处着眼,此文或为士大夫间交往留下的应酬之作,因受朋友之邀请,顺手为之。

《(大名府) 重修庙学记》辑自河北大名地方志中,佚文对研究沈浩的生平事迹和东阳的交友活动具有参考价值;其次,佚文记载的大名府建制、府学的变迁及翻新规模等为研究明代成化年间大名地区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二、《门侯水利(碑) 记》

该文辑自河北地方志《南和县志》。弘治五年,南和知县门宁修建惠民水利工程,调任之际,当地百姓感于此恳求东阳作文记之。据康熙《志》全文校录如下:[8]

泄地利之藏,以补天功之不足者,事之难也!捐一朝之劳以为万世之佚图者,功之大也!故禹功与乾坤俱永,姬泽与沟遂而偕流,末代苟简莫克与此间有循良之吏,师古人之意,则亦随其惠之所及而起斯民之跂慕,或庙而祀之,或指而姓之,各与其所修创相终始。若白公之于泾、召信臣之于南阳、苏子瞻之于杭是也。后世有克任其难而大是图者,虽未可即与于圣贤之事,而一时民心之所归,亦独非君子之所嘉,与而乐为后世劝者乎?顺德府有百泉河,自邢台东南注南和之河头郭村,旧有石桥,水门止二券。水汹难于容受。岁一奔溃怒气喷风泛滥有声,及或为患且能激沙淤民田多所垫溺。又有故渠,士民所仰以溉沃者,苦山水涨,日就湮塞,吏其地者,率相习以为难,置之不问。成化丁未,宣府门侯往莅南和县事,信乎政通,百隐皆达爰,曳石鸠工。增广其桥为三水门,以刹水势,而又筑隄以御捍之,继疏六渠以灌田用。是旱备涝,攘天时不能为之灾。利兴害除,地灵不能秘其宝。声随事彰,泽以功流。在上者以为能,欲夺治他邑,而邑民不忍侯之去已也,相率留之。既得请,且度小邑之不能久莅,侯一日或去,无以嗣其功也! (谋与训导常经辈,令) 耆老范英辈,候于道奉书求予记。且言侯之 “振颓起弊” 类此者若干条,其大者则建 “郭门桥” 而构楼其上,夺所占 “牧马场” 三百余顷(入其护,) 以赡贫民之补马者。余皆息盗,止讼之实惠。要之,侯,今之良有司也,不然则簿书期会,亦足以塞责,而何以汲汲焉任此难且大者之为慊邪。予故乐为之书以告世之怠吏者,若其民之德侯果如召父之云,而所称述必欲如白渠苏隄然者,则有此渠与桥隄在。至于役之岁月,工之名数,桥隄与渠之丈尺及费所自出,则虚左方,以俟民之自书,庶得其详且实,俾后之记河渠者有所考云。

据乾隆《南和县志》卷三地理志载:“百泉桥,……弘治五年,知县门宁重修,见大学士李东阳水利记” 可知,门宁此惠民工程建于弘治五年,李东阳应当地百姓 “耆老范英辈” 请求作文记之;弘治五年,东阳四十六岁,十一年任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十七年(一说十五年) 所修的第一部《南和县志》也应称 “大学士”,该《志》国内虽不可见,但清朝人所修的《南和县志》称其为大学士也符合其时任官职事实;又,在《李东阳集》中,记载水利的同类散文约6篇。因此,可以判定此文为李东阳所作无疑,水利散文类今又增一篇。[9]

本文创因于民心所向的百姓官门宁,不畏艰难,修建了广阳桥、百泉桥等民生工程,南和百姓怕其调任之后此心系民生之事不彰,无人记得这位好官员,就请求身居高位且闻名京城的李东阳来录记知县门宁之事。此文应首见于弘治年间所修的《南和县志》中,但弘治、万历、嘉靖三种县志国内仅存于书目(见《全国地方志综合书目》等书),国内各大图书馆及宁波天一阁等处均不见藏本。后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雍正)畿辅通志》卷九十八艺文、(乾隆)《南和县志》、(光绪)《南和县志》艺文等均收此文。今将(康熙)《南和县志》和(雍正)《畿辅通志》及乾隆和光绪《南和县志》所载该记异文列表如表1。

表1 四种地方志中的《门侯水利记》

要之 无 同(乾隆)《志》侯,今之良有司 同(康熙)《志》 “今” 后多 “诚” 字 同(乾隆)《志》犯此难 同(康熙)《志》 “犯” 作 “任” 同(乾隆)《志》怠吏 同(康熙)《志》 “怠” 作 “为” 同(乾隆)《志》果如召父之云而所称述 同(康熙)《志》 无 “果如召父之云而” 同(乾隆)《志》久莅 作 “久留” 同(康熙)《志》 同(乾隆)《志》无同(康熙)《志》 多 “侯名宁,字静之,乙酉举人” 同(乾隆)《志》

由表1可知,较早的康熙《志》、雍正《志》版本高度相似,后来的乾隆和光绪《南和县志》差异较小,相比较早的两《志》,后来文本衍生出诸多不同。全文约700字,改动达21处,其中句子改动处3个,脱句处5个,增句一个,改字处6个,脱字4个,衍字2个。这些改动与脱衍多改变了原意或省略了部分文意,不过也存在合理补充的内容,诸如最后一句 “门宁,明乙酉举人,丁未(公元1487年) 莅任南和,宣化府人。” 该记既为有感于门侯的政绩而作,竟不提门侯为何人,可不奇哉!

东阳此文为南和水利大工程的最早记载。散文以大禹治水之功与天地同存起兴,以 “白公之于泾、召信臣之于南阳、苏子瞻之于杭” 等官员因主持水利工程造福百姓而留名青史,来称颂门宁在南和建桥与渠之功,并记之以鼓励后来者吏;其次,略叙水患给南和百姓带来的灾难之后,详述门宁建造水利工程的经过;然后,介绍知县门宁何时来此任官,条陈其大大小小的心系民生之事,也获得了受邀记此事的大学士东阳之赞赏,并 “乐为之书以告世之为吏者”。

综上,李东阳的佚文《(大名府) 重修庙学记》首次披露了其同乡兼同门时任大名知府的好友沈浩。有关沈浩的存世资料较少,佚文对研究沈浩的生平事迹和东阳的交友活动等具有参考价值。另一佚文《门侯水利(碑) 记》,记载了一位历史上心系民生的南和县令,也体现出东阳重视地方吏治、具有为民情怀的特征。两篇佚文甚至可为研究茶陵派的文学思想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猜你喜欢

李东阳沈浩县志
其实我很想哭
李东阳&李梦阳:师生恩怨难分明
拦喜
县志里的乡贤
My Favorite Shopping Mall
缠访者入县志
县志
县级志书总纂琐谈
神童智对皇帝
时代需要沈浩式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