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虹鳟鱼细菌性肾病风险分析

2020-11-20王静波徐立蒲王小亮张文王姝曹欢吕晓楠

中国水产 2020年8期
关键词:虹鳟鳟鱼病鱼

文/王静波 徐立蒲 王小亮 张文 王姝 曹欢 吕晓楠

2018年6月中旬,甘肃省某鲑鳟鱼养殖场进口虹鳟三倍体发眼卵孵化出的鱼苗出现连续发病死亡情况,累计死亡率达到50%,发病期间养殖水温11℃~12℃。发病鱼体色发黑,均有腹水,解剖后可见肾、肝肿大。肾脏普遍可见直径2mm~4mm的颗粒状肉芽肿(图1)。病鱼肾组织印片经革兰氏染色后在高倍视野下(1000×)可见大量革兰氏阳性短杆菌,长约1µm(图2)。

取患病鱼的肾组织,样品编号分别为180705(简写:05)、180712(简写:12),分别经研磨、抽提核酸、PCR及套式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均未见383 bp片段,而均可见320 bp片段特异性扩增条带,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无扩增条带(图3)。套式PCR产物经纯化测序及BLAST同源性检索,结果显示其与鲑肾杆菌的同源性最高。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其与鲑肾杆菌ATCC 33209(GenBank登陆号:CP000910)同源性达99.67%。

上述结果提示患病鱼肾组织中存在的大量革兰氏阳性短杆菌是鲑肾杆菌。结合发病鱼症状,判断该场发病虹鳟患细菌性肾病。

细菌性肾病(bacterial kidney disease,BKD)是由鲑肾杆菌(Renibacterium salmoninarum)引起的鲑科鱼类病害,是一种典型的慢性传染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因其危害性大曾被列为OIE必须申报疫病。

鲑肾杆菌(Renibacterium salmoninarum)是革兰氏阳性杆菌中肾杆菌属的唯一种,属细胞内寄生菌。肾杆菌为形状规则的短杆菌,菌体大小在(0.3~1.5)µm×(0.1~1)µm之间,棒状、常成对或短链状,呈多形性;无荚膜;不产生孢子,不能运动,不产酸,是鲑科鱼的专性病原菌。鲑肾杆菌在体外培养时对生长条件要求苛刻,培养基要求含有半胱氨酸和血清,或血清的成分,且需要较长时间培养(15℃培养2周~3周或更长)才能形成可见菌落。易感种类有鲑鳟,尤其是大马哈鱼(太平洋鲑)。

图1 病鱼肾脏可见颗粒状肉芽肿(箭头示)

图2 肾组织印片中可见革兰氏阳性短杆菌(1000×)

图3 病鱼组织的鲑肾杆菌P 57表面蛋白基因 PCR和套式PCR扩增电泳图

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首次报道棕鲑、虹鳟和溪鳟发生BKD。此后,加拿大、智利、英国、法国、德国、冰岛、意大利、西班牙、南斯拉夫等地养殖的14种鲑科鱼类报道发生BKD,均给当地的鲑科鱼养殖产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我国2015年首次报道在养殖大鳞大麻哈鱼体内检测到鲑肾杆菌。

这种细菌广泛存在于淡水和海水环境,当感染鱼群出现渐进性消瘦或其他明显的症状时,已无治疗价值。该细菌能通过精、卵垂直传播,而且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该病多呈较长的潜伏期(慢性经过),从感染后到死亡需要较长的时间。发病较适宜的水温范围在4℃~20℃,但7℃以下一般多不易发病,18℃以上时的死亡率明显降低,所以一般发病期水温多在7℃~18℃。

风险分析与评估:我国2015年首次报道在流水养殖大鳞大麻哈鱼体内检测到鲑肾杆菌,累计死亡率可达50%以上。2018年甘肃省某养殖场养殖6cm~8cm的进口虹鳟三倍体发病,并在病鱼体内检测到鲑肾杆菌,这也是我国首次报道在虹鳟鱼体内检到鲑肾杆菌,累计死亡率可达50%。鉴于此,我国虹鳟鱼养殖业疫病防控形势严峻。据2017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我国鲑鳟鱼总产量4.1万吨,其中鳟鱼总产量3.7万吨(主要是虹鳟产量),约占鲑鳟鱼总产量的90%,且虹鳟鱼产量有逐年增长趋势,虹鳟鱼已是我国重要的鱼类养殖对象之一。由于缺少有效的敏感药物治疗细菌性肾病,因此只能采取预防措施,做好疫病监测、苗种检疫工作是未来控制细菌性肾病传播的有效途径。同时养殖者也应高度关注引种工作,避免引入带病苗种。根据OIE法典第1.2章《(疫病)列入名录的标准》:该病病原明确,且有成熟可靠的检测方法;该病对鲑鳟鱼危害极大,在我国已有点状发生,该病是制约鲑鳟鱼养殖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尚有大部分养殖鲑鳟鱼的地区没有被感染,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等措施,防止扩散。

防控措施:一是加强监测和检疫,由于鲑肾杆菌可以随苗种的流通而扩散,因此加强对疫病的监测与检疫显得尤为重要;二是鱼卵消毒,该菌能通过精、卵垂直传播,故在孵化期间也需要对鱼卵进行消毒处理,可以参考虹鳟鱼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防控中鱼卵消毒方法进行处理;三是对感染的场池、用具应彻底消毒,以切断传染源。

猜你喜欢

虹鳟鳟鱼病鱼
加州鲈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那条逆流而上的死鱼
年年有“鱼”
海水工厂化养殖虹鳟营养品质分析与评价
裂唇鱼
四招防止金鱼长寄生虫
聪明的鹰
新西兰鳟鱼生存之道: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虹鳟鱼的故事
即食调味无骨虹鳟鱼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