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索
2020-11-20邵月月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邵月月/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一、高校思政课面临的困境
(一)教学观念与方法陈旧
教师的教学观念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因为教学观念决定着教师的课前准备事宜,又直接作用于教法的选择。当下,很多教师认为思政课就是单向的理论知识的传授,在教学方法上多采取单向的理论灌输,把教学重心放在备教材内容方面,对学生实际接受能力这方面欠考虑。往往课上,都是教师一人在用力的“表演”,而学生则习惯性的成为“打酱油”的角色。一堂课下来,尽管教师讲的很辛苦,但得到的学生反馈却不佳。显然,这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如果教师对思政课的认知一直停留在过去的刻板印象中,教学方法仅仅从教师教学角度出发,忽视学生在课堂的具体状态,其教学效果势必会受到制约。
(二)教学内容与现实脱节
长期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学以政治导向主,带有较强说教色彩,忽略了学生真实发展的需要。这便造成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书本上的知识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缺乏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无法为学生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解疑答惑。那么,作为学生而言,学习这门课程的原因仅仅就在于这是一门公共必须课,学习的目的在于能够顺利完成考试,从而导致学生的获得感不强,思政课的存在感持续下降,教师的教学压力不断加大。教学内容的滞后性,理论知识与学生的距离感不断拉大,难以与学生产生共鸣,严重削弱了思政课教学的现实意义。
(三)考核与评价标准单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简单传递,更多的在于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内化吸收最终外化于为行。只有让学生内心接受认可,才能自觉的在平时生活里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由于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与评价标准更多的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以理论考试成绩来直接评定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不但不能客观反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成效,反而于其初衷相违背。导致很多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考试前两天强行记忆,考试考完也意味着知识丢完。这也是在平时思政课教学中抬头率不高,存在感不强的原因。
二、主体间性理论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启示
(一)主体间性理论
主体间性理论是基于近代主客二元对立的主体性哲学思维模式所存在的弊端而提出一种新的哲学理论。旨在抛弃单一主体,强调主体之间在语言交流、交往相处、双向互动的具体实践中所表现出的统一性和协调性。近代西方由于极力推崇自我中心理论,宣扬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最终遭到了自然界的打击,使得人类社会正常运行受到了影响。在这一深刻社会背景下,20世纪,以胡塞尔为首的哲学家分别从认识论、生存论、交往理论等不同角度进行反思和批判,提出了主体间性理论。强调个人与他人、社会;人类与自然界等不同主体间的关系状态。这为我们科学理解和认识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师生这一对活动主体提供了广阔的理论视野与借鉴。
(二)主体间性理论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启示
1、为思政课教学提供新的视角
主体间性理论的提出,让我们重新回归教学的本质,反思思政课教学的目的。由于思政课带有较强的理论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多关注教材,就教材言教材,忽视了学生这一受教育主体的主观体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主体间性理论指出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应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尽管双方的职责分工不同,但都有相同的目标,所以双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同等重要,因为只有教师“教好”,学生才能“学好”;同样只有学生“学好”,才能实现思政课的人培养目标。所以,主体间性理论的提出,为我们转变过去的传统的教学观念,解决当前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提供了新的视角,让我们由过去俯视变为平视去客观公正研究当前思政课教学改课的方案。
2、为师生关系的重建提供参考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教学已不再是知识来源的唯一方式。在一些领域,学生甚至懂得比教师还多,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同样,思政课也不例外,教师面对的也不再是脑袋空空的学生。传统的教师为中心、双方地位不对等的师生关系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新形势下思政课教学发展的需要。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是“人”,要引导大学生扣好人生的一粒扣子。这就需要教师改变过去“高高在上”的姿态,主动走下讲台,了解关心学生学习状态,并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努力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让教师由过去的权威、领导者逐步变成学生前行路上陪伴者、引路人。
3、为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提供指南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借鉴主体间性理论倡导双向互动模式,有利于为思政课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主体间性理论认为主体与主体之间应是在双向交往实践中实现双方的和谐统一。换言之,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双方应当是在共同探讨学习中,通过语言、眼神、情感等交流互动等实践来实现知识的传递,最终达到“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这就意味着主体之间,即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再是彼此割裂的,而是紧密联系的共同体。在互动交往中学生能够跟着教师思路及时作出有效反馈,教师则根据学生的信息反馈,适时的作出教学调整。师生双方在密切“配合”中,营造良性互动的教学氛围,搭建有效的知识传送纽带;通过师生双方具体的交往实践,让教师对教学有成就感,学生对学习充满新鲜感。
三、主体间性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一)更新教育理念,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根本上是做人的工作,应始终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1]这意味着高校思政课教学应“围着学生转”,不断提升教学的亲和力。由于不同时代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作为新时代的高校大学生必然会呈现出新时代的特有的精神面貌和独特气质。所以,在思政课课程建设中,不仅要深入研究教材,还要深入走近大学生,认真研究大学生这一群体。同时,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促改,把学生的课堂反馈信息有针对性的纳入到课程改革中去。在课堂教学中,应转变固有的样板式教学,应将过去的“一板一眼”的“占有式”转为“分享式”教学。让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分享知识的圣地。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实现由教师“教”和学生“学” 的双向交往,并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引领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发现和挖掘自身的独特价值。
(二)优化教学内容,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教学内容是否吸引人,是否可以满足学生真实需要,是彰显学生主体性,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具有鲜明意识形态性和政治导向性的课程,教学内容在优化选取中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来武装学生的头脑;还要有“接地气”的现实关照来回应学生心中困惑。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2]所以,首先要将马克思主义力理论体系贯穿于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把理论讲透彻,让学生真信、真做、真为。让大学生在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深入领会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坚定理想信念。其次是要用深度的理论思想来解释和回答当下的社会现象,不断增强思政课的信服力和话语权威。通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回应大学生所关心的社会问题,让教学内容回归现实生活,为大学生解疑答惑真实生活中的困扰;帮助大学生练就“火眼金睛”,学会在错综复杂的信息社会中甄别真伪,培养其独立思辨的能力。让大学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点迷津,切身领悟真理的力量并矢志不渝践行。
(三)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教法选择单一,与学生之间没有过多语言交流和思想的碰撞,容易让学生处在“掉线状态”。因此,要改变过去思政课教师“一人独唱”的现象,需要不断改进思政课教学方法实现师生之间的交往。首先,教法的选择不仅要充分考虑教材内容的需要,还应根据学生这一动态因素,适时作出调整。例如,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的方式,师生合作共同探究,让师生在“一唱一和”互动交流中完成教学任务。其次是提升语言魅力,把“理论术语” 转化为大众语言。思想一旦脱离现实,将会变得空洞无物。讳莫如深的思想理论都是对社会生活经验的凝练总结,思想理论的生命力植根于具体的社会生活。可以通过融入具体的生活案例让教学语言更有画面感;还可以用学生熟知的话语体系、恰当的网络语言来解读枯燥的理论,提升课堂教学魅力;让生硬、机械的理论教条变为通俗易懂、有价值关怀的“金句”,让学生“喜欢听”“愿意听”“主动听”思政课。
(四)完善评价机制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关系着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以及为谁培养人”[3]这一根本性问题,这就决定了高校思政课的考核评价方式应紧紧围绕育人目标而不断完善。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能局限于静态的卷面成绩,而应采用多维立体动态的方式考核。首先,注重日常过程性考核与期末终结性考试相结合。学生在平时教学中的到课率、讨论发言、实践活动、作业完成质量等不同阶段的表现都可以纳入平时成绩中。通过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去观察了解,随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生大脑。其次,多科教师与辅导员共同参与考评。各科教师负责课堂动态的考评,辅导员关注学生课外的表现状况,多方形成合力,全方位的走近学生群体,深入了解学生心中的思想动态、行为特征。通过各科教师和辅导员从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考评。一方面尽可能让考评成绩能够客观公正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通过课上课下,不同课堂的考评,可以多维度的去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便对症下药,不断提升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和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