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土人文旅游地理知识在《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2020-11-20戴尔惠平凉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19期
关键词:旅游地理乡土人文

■裴 彬 戴尔惠/平凉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旅游地理》是中高职旅游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乡土人文旅游地理知识是旅游地理知识的重要资源。在《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渗透乡土人文旅游地理知识,有利于激发兴趣、拓展内容、改革教法、提高质量。

一、渗透的意义

(一)有利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学校教育承担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使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在《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渗透乡土人文旅游地理知识可以让学生在了解乡土文化中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增强“四个自信”。

(二)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学必须创造好的氛围,其基础是“每个学生都受到尊重”(格利·格雷戈里)。所有学生都有强烈的被喜欢和被接纳的需求,课堂上必须处处形成接纳的氛围,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都要彼此尊重,平等交流,畅所欲言,建立良好的关系,形成积极的学习共同体,使课堂成为愉快的有思想的场所。熟悉的东西容易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地位的平等,会让所有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发言更加积极。如在学习 “中国第一水乡”周庄古镇前,可问学生“同学们见过窑洞吗?谈谈你对窑洞的了解?”对于土生土长的黄土高原人,多多少少都能说两句。当了解了窑洞这种古老的居住形式与当地黄土层深厚、垂直节理发育、冬冷夏热、降水较少等自然环境有关时,自然而然引出周庄古镇,那里地势平坦,降水丰沛,河湖密布,小桥流水,它们也是人们适应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 。

(三)有利于因材施教

学生的兴趣、基础、学习风格、能力水平存在很大差异,教师的任务在于寻找适当的学习方式以满足学生的需要,挑战学生的能力。教师如果有选择地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如视频、录像带、图片、阅读片断、动手操作、野外考查、微信、QQ、快手、微博、抖音等等),向小组学生呈现相同的乡土旅游知识,或者能安排几种适合学生学习风格的活动,比如采访、对话、表演、书面形式等,供学生按他们喜欢的方式选择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就考虑到了学习风格的差异。

(四)有助于对教材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感知

教学中常常需要以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为例,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抽象概念与原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学习云南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时,可自然引入庄浪梯田,二者形态何其相似。通过对庄浪梯田修建方法的了解,可以使学生对哈尼梯田修筑的历史背景、自然条件、修筑方法等有更深刻的理解,知道哈尼梯田是近千年来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哈尼族人民辛勤汗水的结晶,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五)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职业学校必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旅游业是平凉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乡土文化旅游地理知识的渗透,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为平凉地方旅游业的发展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

(六)有利于弥补教材资料的某些不足

现行的《中国旅游地理》教材大多编写模式单一,如每一个大的旅游区均由相同的几个模块构成;详实的案例较少;图片展示方式不够丰富,难以较长时间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平凉案例涉猎太少,除崆峒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外,其他景区和景点极少会被提及。

二、渗透的路径

(一)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渗透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重建自己的知识经验。利用乡土人文旅游知识创设教学情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引起学生注意。注意力主要来自于对视觉和听觉的反应,较强的刺激可以使学生保持亢奋的精神状态。常用的渗透方法有图片、黑板手绘、多媒体辅助教学等视觉刺激和神话传说、古楹联诗文、俗语谚语、名人轶事、音乐戏曲等多方面听觉刺激。比如在讲到“神农架”名称的由来时,信手引入平凉崆峒山“聚仙桥”的由来,可以瞬间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2)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实质是学习需要,学习动机越明确,学习需求越强烈,积极性越高,效果越好。导游能力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技能,在课前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对乡土旅游景点景区做模拟介绍。

(3)建立新旧知识联系。课堂教授新知识时,如果能与学生的背景知识建立起某种关系,将有助于学生更快地理解新知识。乡土人文旅游地理知识学生较为熟悉,课堂教学中常常会作为课前导入的内容,搭起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比如讲到陕西法门寺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时,可先了解泾川县大云寺地宫金棺舍利。以身边熟悉的知识,引入新知识的学习,水到渠成。

(4)营造课堂氛围。身边的乡土文化,教师和学生都比较熟悉且有亲身的体验,适时正确的引入有助于学习共同体的形成。比如 “柳影荡碧波”、“柳湖晴雪”、“左公柳”、“暖泉”“古灵台”“大云寺”等,当地学生都很熟悉,相关的传说每人都能讲一段,共同的话题、平等的对话可以营造融洽的课堂学习氛围,利于新知识的引入与学习。

(二)通过不同教学技巧来渗透

(1)讲授法。作为一种古老而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可以直接而通俗地向学生介绍乡土人文旅游知识,高效、形象又浅显,是最常用最方便的一种知识渗透方法。在教学中常常是信手拈来,脱口而出,寓有意渗透于无意之中。

(2)课堂展示法。课堂展示法是指学生个人或小组在课堂上向全班讲解某个话题,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方法。中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农耕文化的烙印,若以平凉农耕文化展示为话题,学生个个有话可说,人人能积极参与。

(3)讨论法。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教师为辅助,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的形式探索问题,主动地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和智力。比如关于“平凉崆峒山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上课前安排学生寻找第一手资料,上课时在全班讨论或分组讨论、辩论,学生各抒己见,就有分歧的意见进行辩论,教师做出总结并提出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可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模拟实践法。以平凉旅游景点或景区知识为背景在课堂内模拟导游服务。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每次由一组学生模拟导游实践,其他组负责评价。每组由一人扮演 “导游”,其他几位同学扮演游客”严格按照导游的过程进行。

(5)实践法。在课外自主学习与实践阶段,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乡土人文旅游地理知识的学习,练习编写导游词,做义务导游。如学习周庄古镇后,可以布置学生介绍自己所在的村子,可以选择当地的一个景点,让学生进行导游实践。

(6)游戏法。游戏法是合作学习一种,形式多样,依需要而定。有一种方法特别适合旅游景观的地理分布的学习。在旅游景点分布的学习中,我们以平凉旅游景点分布为切入点,教师在课前准备好一张平凉市空白地图(购买的、手绘的、多媒体展示的均可)、各景点卡片若干张(或多媒体图标若干个),课堂上请学生将卡片或图标粘贴或拖动到空白图中相应的位置,位置越准确越好。这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让学生学会用地理的思维方式来思考,用地理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及其发展规律,提高旅游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7)娱乐法。美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在课堂中播放最新的流行曲目确实会提高学生的成绩。学生的精力有所下降时,音乐会使他们活跃起来,如“美丽的平凉是我,是我家乡……”,一曲《神仙留恋的好地方》可以让所有学生精神振奋,睡意全消。在课堂上,引入秦腔、阿阳民歌、华亭曲子戏等地方文化资源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借助不同教学手段来渗透

自出生就生活在现代信息世界里的学生,多媒体教学的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可以用较短的时间展示更多的乡土人文旅游地理知识,能更好地满足其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弥补语言表达的局限性和教师自身不足,完善课堂教学结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中国旅游地理》的第一课时,笔者用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列举自己所在县区的旅游资源(包含人文旅游资源),如崆峒山的道教文化与崆峒武术等,每一项均适当地辅以多媒体图片、文字、视频展示,让学生对平凉乡土文化有较为全面的了解。特别是课后要让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收集资料、完成作业,在虚拟空间完成“实在”的学习。

三、渗透的策略

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乡土人文旅游知识在《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必须适当、适度、适时,实施适合的教育。

一是适合教学内容。教师应重点选择紧贴本堂课教学内容、有助于教学重点掌握和难点突破的内容,不能够脱离课堂教学的实际。比如学习西北旅游区的“丝绸之路,古迹众多”时,可自然而然引入平凉崆峒山凌空塔的“古塔托松”奇景、泾川县大云寺的佛祖舍利和金银棺等相关内容。

二是适合教学目标。《中国旅游地理》中职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在理论性知识和基础性知识的教学,而高职学生的教学任务应该是理论性知识与实践的相结合,尤其是实践性教学意义更为重大。同样是模拟导游介绍崇信龙泉寺,中职学生可以使用现成的解说词,高职学生则需要自己撰写带导游词并加以解说,还可以有模拟游客提问。对于平凉美食的介绍,中职生知道其种类、具体分布、制作方法即可,高职生还应知道如何向游客介绍每道美食。

三是适合学生实际。学生原有认知背景的不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方式不同。教师应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不同的教学对策,把握客观公正的原则,关注每一个同学的发展,使不同的学生在同一节课中都会有不同程度地提高。

四是适合教师实际。要想有效自然地引入乡土文化,教师需要不断读书学习,实地考察,潜心研究,在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在浩如烟海的民间技艺中寻根追迹,挖掘乡土人文旅游资源,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猜你喜欢

旅游地理乡土人文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江澜新潮
阅读《乡土中国》的价值
探究新时代有效开展旅游地理教学的途径
乡土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旅游地理
巧用诗词,增添旅游地理教学的魅力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