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自愈技术分析
2020-11-19池静静
池静静
摘要:配电网的自愈技术系统可以说是配电网防护和排除故障最为重要的免疫系统。本文将详细分析供电网的自愈技术的特点,进而对配电网自愈技术系统进行设计,找出其中关键的技术要点,根据电力公司实际情况对其自身能力进行加强,同时为电力公司自愈系统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配电网;自愈;方案设计
引言:完善的配电网安全管理系统是用电安全、供电高效高质量的基础保障,但目前我国电力事业仍然处于发展中阶段,对于配电网自愈技术的智能化以及自动化的发展还有待提高。因此,对于配电网的防护技术进行创新已经迫在眉睫,只有保障了配电网的高度安全以及运行流畅,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电力产业发展。
1配电网自愈技术的特点
配电网的自愈技术是指在配电网运行时,可以迅速地发现所发生的问题,并智能化地对其进行诊断和隔离,最后对出现的问题或故障进行整改。相对于人工调控来说,配电网的智能化自愈技术更加省时和省力,在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监管方式下,全天化的智能在线监测更加安全和可靠,并且在出现问题和故障时,可以第一时间进行隔离和整改,避免后续的工作过程中产生更多的漏洞,使损耗降到最低。近年来,配电网自愈技术已经开始进行高速发展,同时也推动着我国智能配电技术以及配电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电力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有力支持,因此,为了实现电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早日完善配电网自愈技术是关键。
2配电网自愈技术方案设计
2.1集中控制
集中控制的方式要求主机设备首先进行高级地分析和计算,防护系统根据分析结果对主机设备进行辅助工作,全天化检测配电网中出现的故障,测量信息,并且及时进行反馈;主机设备在接收到反馈信息后,进行问题分析和诊断,找出故障的所属类型以及出现的原因和节点,形成控制决策系统,并以此为标准进行信息下发,执行系统和保障系统再进行相应的接收和调控,最终由主机设备进行问题的解决工作,这种方式的主要工作均由主机设备完成。但结合目前的情况来看,集中控制的方式在应用上并不能达成理论上的效果,应用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导致配电网的自愈工作很难完成,对于现阶段配电网所出现的故障也不能做到快速、彻底地清除,不符合当前电力事业的技术发展要求。
2.2分散控制
这种控方式可以概括为终端主机设备与保护设备相互合作、相互配合,以达到分散控制的工作模式。无论是在解决故障的过程中,还是故障清除完成后,都要快速的恢复供电,并且可以借助局部信息保护装置或智能化终端设备来协助用电的供应恢复[1]。相比于集中控制的方式,分散控制的效率更高,同时还更具有可靠性,在整个工作过程中,虽然主机设备与保护设备以及智能终端保有一定的联系,但所参与的工作环节较少,因此,在局部信息故障进行修复时,会破坏全局的协调性。如果不能适应网络结构的复杂和频繁多变的特性,就无法实现稳定地电力运行。
2.3集中-分散相结合
无论是集中控制的方式还是分散控制的方式,都存在相应的优势和弊端,若想实现分布式的协调控制,可以将集中控制与分散控制相结合,即集中-控制协调控制方式。在对故障进行恢复工作时,既可以利用主机设备进行高级分析和计算、传达指令,又可以利用保护装置和智能终端相互配合工作,高效率修复故障和漏洞。使用集中-分散的控制方式,可以使整体的自愈工作更具有协调性,加快运行速度,提高运行能力,也能让供电系统更加适应网络结构。除此之外,电力公司对于配电网的自愈技术还要考虑实施区域的问题,不断引入新兴技术,优化自身,推动公司长久发展。
3配电网自愈关键技术
3.1电网建模与仿真技术
在目前的阶段,配电系统的元件模型和仿真建模方式是重点关注的问题,其中包括DG、储能配件、电子装置、控制器的仿真模型建设。在公共信息模型建立完成后,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统一描述,进而深入分析DG和多相潮流算法等模拟技术。配电网具有多样化元件类型的特性,所包含的元件种类较多,因此适应性较强,可以分别对每个元件进行稳定性和暂态模型方面的分析,对于不同模型进行相应的表述,但元件的种类繁多对于配电网建模和仿真技术来说,确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难题。因此,可以引入对智能配电网的设计和研究,为该工程提供帮助。
3.2电网分析与试验技术
配电网对于数据信息的收集和测量,具有完备性的特点。配电网系统内的DG技术和储能元件在为用户提供信息时更为快速、及时;控制器、变流器等元件也可以做到为客户提供更为完整和优质的服务,保证数据信息的时效性。因此,必须加强对DG技术和配电网对于数据辨识和控制技术的深入研究,明确配电网的自愈技术的不同之处,以此提高配电网自愈技术所适用的范围和规模,并进行混合型的模拟实验,进而保障配电网内部系统容错能力的提升。
3.3在线分析与决策技术
就预想事故而言,管理技术人员需要提前提供安全、可靠的保护方案,包括配电网的自愈控制方案以及与事故相适应的解决手段和技术,因此需要对配电网自愈技术进行全方位的深入研究,为预想事故提供最为有效的自愈技术手段。由于配电网内部信息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所以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产生连锁故障,只有通过加强对故障的预防、控制和解决手段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体现配电网自愈技术的实用价值[2]。配电网的自愈技术是为了解决运行过程中的冲突,这就要求其在線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的高度保障,例如工作人员使用先进的智能技术来完善配电网内部系统,设置统一的调控目标,控制预案的改善,更顺利地解决故障和冲突。
3.4电网故障分析技术
在配电网的运行过程中,DG和储能设备会出现不对称故障的现象,因此技术工作人员需要明确故障的特性,不光是要了解外部故障特性,还要了解内部故障特性。加深对于影响DG、储能设备容量和类型的因素的了解,明确其接地形式、负荷性质和水平,以及这些因素对于配电网故障特性的共通点,进而更加快速、准确地提出解决方案,加强对于故障的鉴别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探索和开发出合适的配电网自愈技术。
3.5电网保护控制技术
对于配电网保护控制技术应用中,要加强对配电网内部电源闭环供电的关注,借助局部信息,实现对配电网的保护,加强配电网重构后的保护装置,来对原有的控制装置进行保护。例如在局部信息的基础上,明确保护装置在系统内部信息平台上的作用,才能与其他各项技术进行协调和配合。强化配电网重构技术的应用,加快对网络故障的恢复,并研制配电网保护技术装置,可以实现故障的分支指示,对于各类设备的故障有更加准确的了解,进而加强配电网自愈技术,保障供电系统高效运行。
3.6极端条件电力恢复技术
在此条件下,供电系统内部故障解列技术是重点关注的对象,电力公司要明确配电网网络结构以及供电恢复技术,深入研究配电网重构电压控制技术。在极端条件下,实现配电网关键负荷保障,能够合理分配故障负荷,均衡电路功率,也可以采用DG启动技术,但会对配电网的自愈控制产生一定影响,无法调控频率和整峰值,难以实现调度运行的目标。
结论:总的来说,加深对配电网自愈技术的应用,不光可以提升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还能降低事故的发生率,预先分析有可能出现的故障。加强对配电网的保护,可以有效的减少供电故障给居民用电造成的影响,解决配电网出现的突发问题,就目前而言,配电网自愈技术前景良好,推广应用价值十分显著。
参考文献:
[1]赵悦,强鑫燚.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技术[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2):156-157.
[2]陈槾露.配电网智能自愈控制技术研究[J].自动化应用,2018(12):111-112.
[3]陈雄.配电网的故障定位与自愈控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09):11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