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依托网呈视频推动检察工作
2020-11-19王志平高顺华刘梦琪
王志平 高顺华 刘梦琪
5天,16个小时,138人参与,收集具体问题120条,提出意见建议120条,发现亮点重点工作39项,确定重点建设专业化团队23个,制定督导服务式“订单”182项……这是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检察院网呈视频调研督导会上的一组数据。
近日,包头市检察院为一体化统筹推进全市两级院检察工作,市检察院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成立了6个调研督导组和1个协调小组,通过部门会议和网呈视频会议形式对市检察院19个内设机构和10个基层检察院进行了“点对点”“面对面”的网呈视频调研督导。
“云”调研,线上线下抓基层
今年以来,包头市检察院依托网呈视频会议系统,以网呈视频调研督导会的形式加强对下业务指导,成为推动基层检察院建设的重要举措。
“如何改进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中相对不起诉、附条件不起诉、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等多项核心业务数据下滑现象?”石拐区检察院就未成年人业务数据下滑问题向市检察院提问。
“综合运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室,适用特殊的未检工作制度,增加附条件不起诉适用率,将每一起案件都办成精品。同时转变工作理念,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落实‘一号检察建议,全面提升核心业务数据。”包头市检察院第九检察部建议。
“网呈视频调研督导工作以发现问题为出发点、以服务基层为落脚点、以科技运用为支撑点,充分发挥网呈会议系统便捷、高效的作用,在全市两级院开展了覆盖全面、连接条线、点面结合、精准高效的网呈视频督导,让会议开在‘云端,把落实抓在线下,集中为基层把脉问诊,分类施策,开出良方。”包头市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张志杰说。
截至目前,包头市检察院19个部门负责人与基层检察院对口部门借助网呈视频调研督导营造的“面对面”交流的氛围,共收集基层检察院具体问题120条,市检察院提出意见建议120条,目前均已全部落实。
“云”办案,阳光检务公开透明?
在此次网呈视频调研督导中,包头市检察院提出推动基层院不断提高开展“云指挥”“云接访”“云提审”“云听证”等业务工作的频次,提升办案效率,贯彻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增强适应时代需求的现代司法执法工作能力。
实际上,远程办案已经成为包头市检察院依托智慧检务依法办案、科学办案、高效办案的重要体现。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利用“云提审”平台,从严从快打击了在疫情防控期间扰乱社会秩序的犯罪活动,做到防控疫情與强化履职两不误。
同时在办理涉黑涉恶案件中,包头市检察院坚持“上下一体、统筹兼顾”的“云指挥”方式,建立涉黑涉恶案件“办案力量一体化”模式,协调办案力量,由专人负责收集案件信息,及时掌握案件办理进展情况。昆区检察院在办理徐某某、李某某等31人涉嫌强迫交易罪、寻衅滋事罪、敲诈勒索罪、容留他人吸毒罪、包庇罪时,市检察院扫黑办通过电话、微信、实地指导等方式,对基层检察院法律适用和证据标准等疑难问题及时回应,保证全市执行尺度一致。目前,该案件已成功办结,31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刑罚。
“云”培训?匠心打造办案团队?
专业化团队建设督导服务订单是网呈视频调研督导中又一亮点,包头市检察院以打造高水平、专业化的检察队伍为核心,充分依托“1带N提素能补短板共成长”人才培养平台,对各业务条线已形成机制或具有潜力的办案团队进行跟进和挖掘,努力在具体业务工作中形成既能“传帮带”又能高效运行的专业化办案团队。
青山区有金融企业数量多、分布广的地域特点,市检察院便推动青山区检察院率先全面开展金融检察工作,建立“金融检察工作站”,形成专业检察团队,通过制发检察建议书、强化金融犯罪案例宣传、建立金融安全教育防范基地等方式,构筑起金融安全立体防护平台,全力护航包头市经济发展。
公益诉讼是新时代检察工作发展的着力点,包头市检察院在专业化团队建设督导中挖掘出一个公益诉讼专业化团队典型——“潘志荣公益诉讼办公室”,并将其确立为重点建设“品牌”团队之一,为其他基层检察院树立了标杆。
两年多来,“潘志荣公益诉讼办公室”办理的812件案件无一错案。在“潘志荣公益诉讼办公室”的努力下,祖国边境线上的满都拉口岸2座储存量达10万吨的仓库在2个月内拔地而起,数万吨粉状煤入库,“黑羊”变白羊;艾不盖河是达茂人民的母亲河,40多块水表在诉前检察建议发出后不久便安装到用水单位,水资源评估、河流综合整治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艾不盖河水量更多了,水质更清了;西河乡德令沟村委会公忽洞村,非法经营十多年导致铁粉漫天飞、污水遍地流的选矿厂被关停取缔,一夜之间被推倒成为废墟,生态环境恢复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