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化水平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2020-11-19张泽中姬亚岚

关键词:居民消费农村居民城镇化

张泽中,姬亚岚

(1.浙江农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浙江 临安 311300;2.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浙江 临安 311300)

近10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逐步趋于中高速。2019年上半年,经济增速放缓至6.3%。有学者认为,经济内部的体制机制效率不高、经济增长模式的不合理和国际贸易增速的放缓,是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三大原因[1]。当下外需环境的不确定性,要求我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扩大内需。

扩大内需的客观要求背后,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后劲有待挖掘。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中国的发展理念主要依靠要素投入拉动增长,消费对经济的贡献十分有限。投资和出口在经济增长中的占比过大,消费的贡献有限,是我国经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一个侧面缩影。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11 649亿元,其中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只有60 332亿元,还不到城镇的15%。农村地区人均消费支出仅为13 328元,还不到城镇地区人均消费支出的一半。这些客观的数据,一方面反映出我国城乡地区差距还比较大的现实情况,另一方面也从侧面说明,农村地区其实是一座巨大的消费宝库。以恰当的方式开发利用好这一宝库,可以释放出巨大的消费潜力,拉动我国经济的增长,同时也能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到了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提升农民消费的获得感。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政府提出的破解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的重要手段。积极推进城镇化,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成为各地政府工作的一大目标。《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也明确提到,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当前,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的消费潜力在短期内继续挖掘有一定难度,所以如今最主要的任务在于通过城镇化手段,释放广大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

基于上述三方面的论述,本文研究了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并通过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当下城镇化建设对于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有没有促进作用,以期能够为刺激农村居民消费、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获得感和进一步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借鉴。

1 文献回顾

国内外学者在城镇化和居民消费领域已经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且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在本部分中,笔者将对该领域已有文献做一个较为全面的系统回顾,并在此基础上归纳评述,提出本文选取的研究切入点。

在理论研究方面,有的学者认为,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在于:城镇化可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而这种转移可以促进农村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提高生产效率和传统农户的收入水平,进而促进农村居民的消费[2]。还有学者认为,城镇化对消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农村居民消费习惯的改变,因为城市人口通常有更强烈的消费倾向和更低的储蓄倾向[3-4]。

笔者认为,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主要包括:因城镇化而导致农村居民较传统生产方式获得的收入效应;因城镇化而引起的农村居民消费渠道拓宽和消费信息获取更丰富的信息效应;因城镇化而引起的农村居民效仿城镇居民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的示范效应;因城镇化发展缺乏合理规划而导致的房价、土地价格过度增长,政府过低价格征收农民土地,高价出售农业用地而引发的农民抵触心理,对农村居民消费正常增长产生的挤出效应。

实证研究方面,有学者建立VAR模型分析城镇化和居民消费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城镇化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认为城镇化的发展给农村居民消费带来的冲击大于城市居民消费,但是城镇化发展对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的累积效应大于对农村居民消费的累积效应[6-7]。还有的学者采用多期面板数据,运用GMM方法检验了二者的关系,发现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提高确实有促进作用[8-9]。

但是有的观点认为,城镇化的发展并不利于农村居民消费的直接扩大,因为二者之间还有其他的制约因素存在。这些制约因素包括:城镇化发展导致农村居民的收入不确定性增加,在城市的归属感降低,没有消费欲望,等等。在城镇赚钱的目的更多是为了攒钱,而不是为了消费[10]。

综上所述,现有文献就城镇化和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为学者们理清城镇化带来的效应和我国农村的消费状况提供了借鉴,为刺激内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参考。但同时我们也发现,由于各个文献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或者采集了类型不同的实证数据,造成研究结论不完全一致,有的甚至存在完全矛盾对立的情况。因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城镇化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

2 理论分析

城镇化过程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城镇数量上的增多,二是城镇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时间当中,城镇空间面积扩大了4倍多,但这种传统的土地空间层面的城镇化并没有兼顾到人口融入和产业结构等一系列问题。《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指出,城镇化不能离开圈地扩容,但是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也不应往孤立的房地产化发展,不仅要有土地的城镇化,更应包含人口、产业、土地等多方面、多层次、宽领域的内容。基于此,本文研究的城镇化不仅包含土地城镇化,而且包含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等诸多方面。下文将先从理论上分析各种类型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传导机制,以期为后续的实证分析提供理论支撑。

人口城镇化能够增加农村居民非农业经营性收入,促进消费。农村居民传统收入来源的根本是土地,而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国土幅员辽阔,但适宜耕种的土地有限,很多地方的土地细碎化程度高,这就给农业经营活动带来了极大的麻烦。且小户经营,生产效率低下,资金有限,难以得到先进的农业生产设备和科学的农业生产知识的指导。人口城镇化可以自发地转移部分过剩劳动力,重新调节农村地区的人口数量,使得农村地区的人均耕地面积有所提高,实现规模经营,增加收入而促进消费。此外,人口城镇化还能够显著提高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促进消费。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本,这样就造成了大量的农村转移劳动人口短期迁徙至城镇。在安置过程中,会带动建筑行业、教育行业和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也会使得服务业等领域有更多的就业岗位。与此同时,伴随着城镇的工业化发展,工业生产岗位也会大量产生,整个社会会出现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得传统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有机会进入工业和服务业。这就使得他们的收入来源渠道更加多样化,收入水平也会随之上升,为消费提供了动力源泉。

经济城镇化能够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消费。首先,经济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农村主动改变传统的产业结构,与政府合力,建立起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服务网络。交通运输、农田水利、乡村物流,宽带通信等方面的显著改善,能打破“村里好东西出不去,村外好东西进不来”的尴尬局面。各种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加强,会让乡村发展搭乘上经济发展的快车,给农村居民的消费和生活带来便利。其次,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也会得到转变。传统的农村家庭,在收入足够多时,倾向于将大部分收入储蓄起来以供未来使用。根据相对收入理论,消费具有明显的示范效应。也就是说,消费主体的消费行为会受到周遭人群和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长久持续的。经济城镇化进程中,随着村容和经济实力的改善,农村居民原有的较强储蓄倾向也会逐步向较强的消费倾向转变。再次,经济城镇化还能提升农村居民的基本素质。农村经济的发展可以引导要素配置、产业结构重组,使农村变得越来越现代化。新设备、新科技、新的消费媒介进入乡村地区,可以让农村居民享受并使用到最新的科技成果。在农村人口向城市不断聚集的进程中,农村的生产手段、生活方式和劳动领域等,也逐步由传统农业社会的模式过渡到了现代都市模式。经济城镇化不仅可以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改善,还可以使较为传统守旧的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得到提升,使他们在选购消费品时能够接受各种营销策略,并且在选择商品时兼顾品牌、包装等,而不仅仅关注价格。

土地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最初形式,即从城市向周围扩散,对外圈地,通过土地用途的“农转非”来达到补足地方财政、扩大城镇面积的目的。这种圈地,会使城镇和农村之间的地域变得模糊,传统的地域隔阂也因此被打破。农村通往城镇的交通也会因此变得更加便利,农村居民便有机会以更少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去城镇消费,城镇所辐射的农村范围也逐渐扩散开来。此外,土地城镇化还可以带来消费市场的完善。随着土地城镇化的推进,公路和通信等公共设施都会逐步引入乡村,大大增加农村居民消费的便捷性,降低农户日常出门消费的成本。同时,也可以大大拓宽农村居民消费信息获取的渠道,这就能保证农村居民在消费的时候能有充分的选择余地。而且,基础设施的完善还可以刺激农村物流业的繁荣发展,扩大传统农产品的销路。在物流业发展的同时,农产品也可以进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价格,从而给农户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为消费免除后顾之忧。

3 实证分析

由以上理论分析可以发现,无论是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还是土地城镇化,都存在着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路径。下文将通过搜集到的客观数据,以理论分析为基础,进行实证检验分析。

3.1 数据来源及模型构建

参考部分学者[11-12]的研究,同时考虑数据搜集过程中的可得性,本文在衡量城镇化水平时,从如下几个维度进行考量:人口城镇化X1(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经济城镇化X2(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和土地城镇化X3(当年城市建成区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比重)。

城镇人口和总人口的数据来源于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统计年鉴(2010—2018);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和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来自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城市建成区面积与城市总面积的数据来自各省的中国城市发展统计年鉴(2010—2018)。将搜集的数据整体归纳,并按照变量测度方法进行计算,可以得到人口城镇化X1、经济城镇化X2和土地城镇化X3的数值。

本研究的被解释变量是消费水平。消费水平的衡量方式多种多样,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本文研究的消费水平更关注地区的整体情况,故采用各地统计年鉴中公布的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量来衡量。采用人均消费量能较好地反映当地农村居民的整体消费情况。这一被解释变量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显然具有相关性,因此必须引入控制变量。控制变量的数据均来自各省的统计年鉴,城乡收入差距采用对收入两端变动比较敏感的泰尔指数来衡量,计算方式为:

该公式中,Incomeit代表第i个省份t年份的泰尔指数;j=1,2分别代表城镇和农村地区;zit表示第i个省份t年份的人口数量;pit表示第i个省份t年份的总收入。

模型中,各个变量的名称、标识及测定方法见表1。

在实证研究中,遗漏变量几乎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这一问题会导致参数估计出现偏差,结果的一致性不能得到保证。具体到本文的研究,影响消费的因素众多,而实证研究中不可能将所有变量都纳入分析体系中,因此,本文在选择模型时考虑如何减少变量遗漏产生的误差。一种途径是加入尽可能多的控制变量,采用IV估计(也称工具变量估计)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是选择合适的工具变量存在难度,而采用面板数据是一个好的方法。在面板数据中,个体不可观测的异质性不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可以缓解遗漏变量带来的问题。本文选择通过构建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来分析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其具体形式如下:

LnY=β0+β1LnX+β2LnZ+μi+εit

其中,LnY代表被解释变量;LnX代表回归的核心变量(包括人口城镇化X1,经济城镇化X2和土地城镇化X3);LnZ代表回归的控制变量(如表1中所示);μi为代表个体异质性的截距项;εit表示个体随时间而变化的扰动项。

表1 变量的符号及定义

3.2 面板模型回归分析

本文所搜集的数据时间跨度为2010—2018年。数据整理过程中,个别地区的年限数据缺失,采用插值平均法进行补充。数据中没有包含港、澳、台地区。此外,西藏地区的数据存在较多的空缺,因此也没有纳入本文所选的样本内。表2中统计了本文所选择的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2 选取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考虑到国内生产总值等变量存在指数增长的趋势,同时为消除异方差对回归结果的影响,本研究对所有的变量都进行了对数化处理。采用levin-lin-chu和Fisher-ADF检验,对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在显著性水平1%的情况下,所有的关键变量都是平稳序列,而消费的滞后项L.y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Pgdp两个变量是一阶差分后的平稳时间序列。据此,可以认为各个面板上都不存在单位根过程。

在分析之前,先对选择混合OLS回归还是固定效应模型进行F检验,得到的F统计量为40.88,远远大于显著性为1%的临界值水平,所以可以拒绝原假设,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再通过Hausman检验来确定选择固定效应还是随机效应,检验得出的W统计值为115.39。相应的,伴随概率是0.000,因此选择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本文将3种回归结果都进行了罗列,对比不同回归结果的系数,可以对固定效应模型的系数进行直观的检验。

回归分析得出的结果如表4所示。下面将按照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产生的回归结果进行解释分析。

表3 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第一,城镇化水平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的影响。

人口城镇化X1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的影响系数为正且比较显著,这与理论分析一致,说明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的增长。人口城镇化的发展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同时,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打消农村居民的消费顾虑,降低预防性储蓄的比重。根据回归结果可知,人口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平均可以增长0.272%。

表4 城镇化水平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回归结果

经济城镇化X2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的影响系数为正且比较显著。这也与理论分析一致。服务业的繁荣势必吸引大量的农村居民进城从事服务行业的工作,客观上提高了他们的收入,从而带动了更高的消费。服务业的繁荣也会加快城市周边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步伐。交通成本的降低,消费市场的运转规范化,也将刺激农村居民产生新的消费需求。从回归结果来看,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每上升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平均可以增长0.755%。

土地城镇化X3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的影响系数为正,而且较为显著,说明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扩大,可以促进农村居民的消费。根据前文的理论分析可知,城市建成区面积的不断扩大,拉近了城市同乡村之间的绝对距离,降低了农村居民消费的通勤成本,且商品的种类和质量也得到了保障。城市建成区的面积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平均可以增长0.053%。

第二,其他控制变量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的影响。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的一期滞后项L.y,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可以看出消费受到上一期的影响比较大,存在棘轮效应;各个省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Pgdp,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的提高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通常,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消费环境相应地会更加优越,同预期一致;政府财政支出比重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的提高有显著正向影响,城镇化水平同政府的政策导向密切相关,资金的投入是城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城乡收入差距Income,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的影响为负向,城乡差距越大的省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越低,说明缓解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潜力的释放具有重要的意义。

4 结论与建议

为了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并在此基础上释放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居民的消费潜力,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进一步完善户籍制度改革政策,促进农村居民更好地融入城镇。根据实证研究结果,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会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带动作用,但这个目标的达成要以农村居民真正融入城镇为前提。考虑到当下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仍然有差距的事实,应制定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城乡居民平等地享受社会保障服务。

第二,注意调整城市新建城区的产业转移方向,将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配套进行。要想在根本上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关键要使农民富起来。因此应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着力发展优势产业,以此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增收。基层政府在这一过程中,要积极推进优势部门产业化的进程,延长产业链,让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得到有效利用和转移,从而促进农民增收。乡村企业化和合作社负责人应积极地推进农产品品种改良和品牌化建设,同时依托高效的管理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产量。

第三,充分发挥大城市对小城镇的经济辐射和带动作用,重视对小城镇生活、生态功能的强化。我国的土地城镇化质量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城市新建成区的面积虽在不断扩大,但这些区域的功能还不够健全。应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城镇化的质量上,加强城镇的功能化建设,注重强化小城镇的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

第四,要重视农村居民的素质教育,转变农民观念,这也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稳定实施的内动力。只有在充分掌握基础科学知识的前提下,消费者才能对各种消费品有更理性的认识。近几年,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在不断优化,但是他们的消费知识仍然较为匮乏。加强对农村居民的教育和引导,提升农村居民的消费知识和技能储备,才能从认知方面提高他们的消费水平。

猜你喜欢

居民消费农村居民城镇化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云南富民县农村居民高血压的变化趋势及与肥胖指标的关系
2018年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5%
2018年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研究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
城镇化与报纸双赢——二论赢在守护这张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