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杨木雕传承与保护中大数据的优势与应用分析

2020-11-19彭翔学

天工 2020年3期
关键词:黄杨木雕优势

文 彭翔学

《飞黄腾达》

目前,在黄杨木雕传承与保护中存在的困难较多,尤其是传承人后继不足,极大地影响了技艺的传承,加上在现代工艺的影响下,使得技艺传承难度较大。此外,由于黄杨木料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价格不断增长,使得黄杨木雕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受到较大的影响,加上新旧木雕技术在衔接性上较为缺乏,即便是具有较强的雕刻技艺,但是因为在美术创造力上较为缺乏,使得黄杨木雕的传承失去了应有的韵味。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们需要在传承和保护中发挥大数据的优势,加强对其的传承和保护。

一、大数据在黄杨木雕传承与保护中的优势

(一)国家高度重视

国家在2015年7月颁布了《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对大数据的发展现状、趋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解读,对大数据发展现状有了一个基本认识,开启了国家大数据战略的新纪元。2016年,国家文物局申报了《国家文物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着力构建文物大数据库。黄杨木雕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为加强对其的保护,需要切实发挥大数据的优势。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已经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文博领域中的机遇更多,挑战更大,所以需要切实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即发挥大数据在容量大和类型多以及存取速度快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所以在黄杨木雕的传承与发展中需要切实发挥大数据的优势。比如,在数据资源存储方面更加便捷,且成本较低,加上大数据分析更加精确,具有较强的预测性和效率性,能达到可视化的效果。

(二)传承与保护的迫切需要

目前,黄杨木雕不仅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还是传统工艺,所以为加强传统工艺的振兴,需要切实发挥大数据的优势,充分彰显民间工艺智慧,但是目前面临材料来源危机和专业人员严重流失的问题,而新人又难以为继,加上很多属于个体作坊,较为分散,难以带来深远的影响,使得黄杨木雕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受到了影响,为加强对其的抢救性保护,发挥大数据在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方面的优势,从而更好地为黄杨木雕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式。

二、黄杨木雕传承和保护中加强大数据的应用对策

(一)树立大数据理念,推动传承与保护

在黄杨木雕传承和保护理念方面,要有大数据理念,就是充分意识到大数据在黄杨木雕传承和保护中的作用,切实加强数据资源的收集和整理,既要加强大数据库的建设,又要注重大数据的应用,切实利用大数据的优势,加强对现有传承机制、传承资源、保护现状和保护措施的调研,并得到相应的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碰撞,为黄杨木雕的传承和保护明确方向。

(二)应用大数据技术,助力传承与保护

大数据技术的优势较多,尤其是在抢救性保护方面,能对目前的传承与保护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各种数据的采集、统计、分析、研究等得到数据结果,能更好地促进黄杨木雕传承和保护方向的改进和措施的优化,以取得更好的保护与传承效果。例如,为了加强对黄杨木雕传承人的培养,可以从高校、艺校、培训机构、传习所等搜集从事黄杨木雕相关专业的人才,并结合人才的结构、特点等数据来分析,明确未来一段时间内在黄杨木雕传承方面可能遇到的人才瓶颈,并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意见建议,推动黄杨木雕的传承和发展。

(三)注重数据的整合,加快数据库建设

在共享经济、互联网和大数据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如何开展黄杨木雕的保护、传承、传播和创新,如何开展共享经济下的黄杨木雕创新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传承与保护亟须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文化传承是我们在西方文化冲击下实现中国梦的坚强基石。黄杨木雕技艺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需要加以保护、传承和创新。随着现代技术的冲击、共享经济的发展和传承人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非遗传承面临着很大的困境,存在较多的问题。亟须探索共享经济下的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使黄杨木雕后继有人,得以传承和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切实注重数据的整合,加快数据库的建设,并以数据为驱动力,创新传承与保护,借助大数据来分析判断。

三、以大数据为载体衍生黄杨木雕传承与保护的方式

大数据在当前的发展正在不断推进,为促进黄杨木雕的传承与保护,需要在大数据的基础上,采取具体的传承与保护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未来的发展明确方向。

一是加强大数据信息的分析,结合前期收集和整理的有关黄杨木雕的现状和信息,对目前黄杨木雕传承与保护的现状有一个基本认识,因为黄杨木雕这门艺术需要大量时间来磨炼,对雕刻者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要求,所以可以结合传承与保护的需要,加强与高职院校的合作,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黄杨木雕人才的培养,研发黄杨木雕作品,促进木雕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促进木雕技术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但是目前很多都是采取机雕的方式为主,而纯手工雕刻,学生对其的兴趣已经不足,所以需要结合智能与专业的优势,才能满足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发展的需要。

二是在大数据技术的依托下,切实加强与旅游、文创、公共服务行业的对接,借助大数据对市场需求进行分析,打造互联网+电商+木雕的模式,将传统文化产业与现代智能行业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传承与保护。

三是在大数据快速发展的今天,可以利用大数据平台来搜集有关技术创新的最新前沿动态,并在实际发展中切实加强对其的分析和应用,才能更好地推动传承与保护。比如,在传统雕刻手艺传承方面,为寻找合适的传承人,可以利用大数据对拟任传承人进行大数据分析,结合其在雕刻方面的造诣,针对性地进行传承。但是黄杨木雕创作条件十分苛刻,不仅需要脑力,而且需要体力和审美观,在这样的现状下,需要切实激发传承人的兴趣,从基础做起,坚持全手工制作,并在雕刻的过程中还要不断思考,注重地域特色的彰显,才能更好地加快传承人的发展。

四是在共享经济、互联网和大数据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如何开展黄杨木雕的保护、传承、传播和创新,如何开展共享经济下的通道培养黄杨木雕的创新人才,已成为黄杨木雕保护亟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下,我们要大力建设黄杨木雕工作站,搭建黄杨木雕公众认知平台,建立多样的黄杨木雕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才培养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建立专业的黄杨木雕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黄杨木雕传承保护和人才培养的创新机制,构建需求导向性人才培养模式。

综上所述,黄杨木雕传承与保护中大数据的优势较多,需要我们在实际应用中注重其优势的发挥,从而为传承和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决策上的支持,并在数据的驱动力下实现黄杨木雕传承与保护的创新。

猜你喜欢

黄杨木雕优势
矮的优势
画与话
木雕鱼
黄杨木雕创作特点浅析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第二优势
木雕创作随想
黄杨木雕的镂空技法
自然形木雕
东阳木雕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