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确目标 真抓实干推进辽宁稻渔综合种养再上新台阶

2020-11-19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中国水产 2020年10期
关键词:河蟹种养稻田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辽宁稻渔综合种养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技术模式成熟、产业链齐全的稻渔产业。2020年,全省稻渔综合种养新增15.6万亩,总规模达到100万亩,

稻渔综合种养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为农民增收、渔业增效和农村富裕做出了突出贡献。

加强组织领导,是稻渔综合种养发展的重要保证。辽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得益于农业农村部的关心和支持。2011年,农业部在盘山县召开稻田养蟹现场交流会,推广“盘山模式”,于康震副部长、张显良局长以及全国水产总站领导和专家先后多次到辽宁省生产一线检查指导工作,极大地推动了辽宁稻渔综合种养健康发展。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稻渔综合种养发展,2016年提出了大力发展稻田渔业的要求。2020年辽宁省委、省政府将稻渔综合种养列入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提出全省新增稻渔综合种养面积15万亩的目标。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制定印发了《辽宁省加快推进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指导意见》,明确了发展目标,细化了任务分解,制定了具体措施。

强化政策支持, 是稻渔综合种养发展的动力源泉。辽宁各级政府和部门从政策和资金方面助推全省稻渔综合种养大力发展。2020年省财政从中央财政拨付辽宁省稻谷补贴资金156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全省新增稻渔综合种养补贴。辽宁省盘锦市连续多年始终坚持在政策和资金上大力支持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沈阳市列支财政专项资金,对小龙虾、河蟹苗种和田间工程进行补助,成为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最快的内陆地区。“十三五”期间,辽宁省各级累计投入8000多万元财政资金,为稻渔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同时吸引带动大量社会资金参与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

创新技术模式,是稻渔综合种养发展的有力支撑。辽宁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的不断创新是推动辽宁稻渔综合种养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创新苗种生产方式。从河蟹土池生态育苗试验成功到取代工厂化育苗,辽宁一直引领全国河蟹育苗技术发展。以“光合1号”新品种为引领,年产生态蟹苗8万公斤,成为东北、西北和部分南方省份优质生态蟹苗供应基地;二是优化完善技术模式。目前主要有三种稻蟹综合种养模式。第一种是稻田扣蟹养殖,亩产值1200元,亩增效益600元,占全省稻渔规模32%。第二种是稻田成蟹养殖,亩产值在1000元,亩增效益500元,占全省稻渔规模47%。第三种是稻田扣蟹和成蟹混养,混养模式比单一养殖扣蟹亩效益增加300元左右,成为辽宁稻渔产业效益的新增长点;三是拓展多品种养殖。从单一稻田养扣蟹,向稻田养殖扣蟹、成蟹、泥鳅、虾、鱼等多品种养殖发展,养殖小龙虾从无到有,达到4000亩养殖规模。

科技研发和示范引领,是稻渔综合种养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是不断开展科技研发。组织辽宁省内科研单位和龙头企业,通过科技研发,不断推进和完善稻渔技术发展,先后制定省级以及市级稻蟹养殖技术标准;二是项目带动示范推广。积极创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4个,在辽宁省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省、市、县水产技术推广机构,联合开展稻田养殖成蟹、泥鳅、中华小长臂虾以及河蟹套养等技术示范,实现亩均综合效益较单一种植水稻提高30%以上;三是开展技术培训交流。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电视讲座、信息发布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会,并组织到四川、宁夏、江苏、黑龙江等地调研考察,互相借鉴提高;四是稻渔评比促进发展。积极组织参加全国稻渔评比活动,通过中国农民丰收节(辽宁)开展“蟹王争霸赛”和“优质稻米评比”等活动,打造辽宁稻渔品牌。

促进产业融合,是稻渔综合种养发展的努力方向。一是培育融合发展综合体。注重稻渔综合种养龙头企业的扶持和培育,集中打造集蟹苗繁育、稻渔养殖、水产品加工、休闲旅游、餐饮服务和科技研发为一体的稻渔综合种养主体;二是打造交易市场综合体。盘锦市形成了胡家河蟹老市场、宏进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和胡家河蟹北市场三位一体的全国最大河蟹交易市场,被誉为“天下第一河蟹市场”,年成交河蟹量达10万吨,年交易额近70亿元。通过快递电商实现河蟹当日送达,拓展了销售空间;三是开拓河蟹外向发展。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每年向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河蟹3500吨,创汇2500万美元。

猜你喜欢

河蟹种养稻田
河蟹池塘高效混养新模式探析
北方地区湖泊河蟹养殖技术探讨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我从金黄的稻田看到我的祖国
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多点开花
稻田里的写真
稻田里的小猪佩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