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杂、多维、鲜活的意象带来诸多惊喜
——汤养宗诗歌赏析

2020-11-19

海燕 2020年8期
关键词:首诗哲学诗人

文 谭 滢

汤养宗的诗在中国诗坛上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就像他的面部轮廓一样刚性十足,铮铮铁骨的那种。诗歌的独特属性即柔软性、抒情性,和许多其他的事情比起来偏向于阴柔。事实上,大多数诗人的诗也都倾向于柔软的抒情。汤养宗的诗则更多显示出硬汉的特质。

一、汤养宗的诗具有复杂、多维、鲜活的多向性

看到的文本多了,不难发现千人一面的诗歌,不能说抄袭,至少是比葫芦画瓢没有新意的摹仿,看起来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一个诗人要不停地为自己的诗歌注入新鲜血液,就必须有壁虎断尾回炉重造的决心。汤养宗的诗之所以一直备受关注、喜欢的原因,是他一直不曾停止过自我挑战和自我超越。

读汤养宗的诗,感觉他就是一股清流,他的诗是严肃的,严谨的,有着坚硬的质地,不容易懂,需要一点一点地啃,慢慢品咂,消化。读他的诗,会伴随着诸多的新奇感,滞涩感,陌生感,总是让你陷入深层次的思考。虽然有阻滞,然而又有一种奇异的神力吸引着你走进他所描述的事物当中去。或许是他独特的写作切入点,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使然。他在《试着在三十年后读到汤养宗的旧作》中说:“那么好的火焰,仍旧被控制得这么隐秘,着实的/显示了一种工艺”。的确,写诗也算是一种工艺,而汤养宗的诗歌写作工艺是他自己千锤百炼的独家秘笈,别人摹仿不来。汤养宗的诗兼具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特点,并没有他这个年龄段避免不了的老套、平直和乏味。

关于当下流行的口语诗,汤养宗有自己的认识,他不反对口语诗,但他明确反对那种平淡、线性、单维的就口语写口语的肤浅做法,认为应该“铺开口语开阔、多维、复杂、鲜活的多向性……”。他还说:“崇拜汉字,感恩汉字,是它的象形性及多维性让我们拥抱庞杂……”他的诗就具有包罗万象庞杂的属性。庞杂,多维性让他的诗有了更多的可能,而不显得单调,或偏重于歌颂或批判。

譬如多维:《在乡下,一扇扇柴门是上着锁的》锁,或不锁,都在烂,都在一点一点烂掉/铁锁不烂,柴门烂/柴门还不烂,光阴烂/光阴不会烂,烂掉的是忘记归来的人/空气中有一个接一个的心跳/也被锁着,或者锁不住/天地就是它的心房,左心室与右心室/也有个心律不齐的问题/这被星星与明月看到,也被过往的野兽看到/在门前,发过誓,许过的愿也在烂/不烂的,是谁对这座老房子的拖欠/它的名字叫乡愁...... 汤养宗的诗就是海阔天空,纵横几万里完全无阻碍诗写。“天地就是它的心房,左心室与右心室/也有个心律不齐的问题/这被星星与明月看到,也被过往的野兽看到”汤养宗的诗总是能从一个小切口入手,继而无限地放大,给人浩大宏阔之感,气场十足。

这首诗,从一把锁引出,就像一个绳头在诗人左一针,右一针的勾连下,就牵出一件毛衣,甚至毛衣上美丽的图案。这件毛衣的图案就叫乡愁。多维,庞杂,包罗万象在一首诗里表现得淋淋尽致。

譬如复杂:还有,《我知道大地上的每一棵野草》我知道大地上的每一棵野草,/都有自己的体形,身高,癖好,口感,/喜欢在月亮下或朝露里换装,还知道/一棵草的左旁或者右边,姓李或者姓张/欣欣向荣后,又被牛羊咬掉几口/还被踩上几脚……天火对此狂笑不已/下一场雨水是经书,咬咬牙,它们/就再活过来,魂绵绵不绝……只有我记得,死去活来这个词/有多疼,以及,一个人被随随便便/揪住头发往外拽的样子,发出声音的/都是人,一声不吭的,都是草。很明显,这首诗又是写草喻人,野草和草根族有着共同的命运。弱肉强食是躲不过的,身处低位被踩上几脚也是免不了的。它们的命数只有更高处的人或神可以拯救,辟如来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火,让其置之死地而后生。“只有我记得,死去活来这个词/有多疼,”“一个人被随随便便/揪住头发往外拽的样子,发出声音的/都是人,一声不吭的,都是草。”野草在这里不仅是草本身,而是苍茫人世中的一个人,一个底层的从业者或从事特殊行业的女性等等。诗人怀揣慈悲,有着浓重的悲悯情怀,对身处底层的人有着深切的同情。

二、汤养宗诗歌具有开阔而宏大的哲思

一个人心有多大,就能容纳多大的天下!整个世界就在他的盈盈一握间,就都倾注在他的笔下。

汤养宗说:“聂鲁达给了我开阔的诗歌启示,维特根斯坦给了我语言哲学上的态度,博尔赫斯、马尔克斯以及东方的神秘玄学,又给了我大开大合的叙述方式。”

《一个人大摆筵席》是汤养宗的代表作,也是他传诵最广的一首诗。这首诗之所以被人们喜爱,传诵。就是它所呈现出的开阔,宏大的场面,不是大众的,而是个人的;是一个人的汪洋恣肆,四海八荒。是被现实生活各种挤压的人们,精神得到了极大的释放。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一人无事,就一人大摆宴席,一个人举杯/对着门前上上下下的电梯,对着圣明的谁与倨傲的谁/向四面空气,自言,自语/不让明月,也决不让东风/头顶星光灿烂,那是多么遥远的一地鸡毛/我无群无党,长有第十一只指头/能随手从身体中摸出一个王,要他在对面空椅上坐下/要他喝下我让出的这一杯。”一个人大摆筵席看起来有点滑稽,有点孤独,还有点狂妄!你能想到这个人就是作者自己,是命运的主宰者,是自己的王,是绝不愿与谁谁“同流合污”的钢铁男儿。你似乎可以从诗中看出诗人从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提炼诗歌硬度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整首诗气势逼人,张力十足。也是这首诗奠定了汤养宗硬汉诗人的根基。

譬如:《三人颂》中,大海和明月作为一个能指符号得到更为逼真的呈现:“那日真好,只有三人/大海,明月,汤养宗”。诗人恍恍惚惚要表达的似乎还有面对“圣明的谁与倨傲的谁;不让明月,也决不让东风”诗人那种“高处不胜寒”的精神指向也跃然纸上,同时,暗藏着王者风范,永不服输的精神指向。

汤养宗写诗几十年,在诗坛的地位愈来愈稳固,拥趸遍布大江南北。这是对他多年来对诗歌持之以恒的热爱,创新,超越的肯定和击掌共鸣。

《光阴谣》一诗:“一直在做一件事:用竹篮打水/并做得心安理得与煞有其事/我对人说,看,这就是我在人间很专业的工作/使空空如也的空得到了一个人千丝万缕的牵扯/是的,我所做的我必须信以为真,还必须/活得漏洞百出。在世上,我已服从于越来越空的手感/还拥有这无名无姓的平衡术:从打水/到欣然领命地打上空气。从无中生有的有/到装得满满的无。从打死也不信,到现在的不服不行”。

《一个人大摆筵席》《光阴谣》这两首诗似乎都是诗人“无中生有”的诗,从无限的虚无中生出千丝万缕的惆怅,联想。这就是一个诗人高级的与众不同之处,不是以物状物,以景抒情。而是上升到了哲学或佛学的境界,我们穷其一生孜孜以求,盆满钵满,却也是漏洞百出。满即是空,空即是满。诗人达到了近乎空灵的哲思境界。他的哲学视野使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逃不过他敏锐的捕捉和灵感的提纯,以及精准的拿捏。最终呈现给你一个复杂的哲学境界。

帕斯说:“从浪漫主义开始的现代抒情诗中不断出现这样一种追问的态度:什么是诗歌?灵感又是何物?不但是哲学家而且诗人们也一直提这个问题——就像现代诗人一样。荷尔德林、波德莱尔、马拉美、瓦雷里、艾略特、马查多、里尔克和贝恩等人都曾对此发问。有时诗人们在对诗歌的思考中借助哲学家的思想,有时候哲学家也援引诗人和他们的反思。这是一种持续的互为穿透:诗和哲学同源于一处……”从帕斯《批评的激情》中这段话谈起。诗和哲学的同源性,从另一方面说,正因为诗歌的哲学性,才使诗歌拥有更庞杂的精神指向,更久远的生命力。

三、汤养宗地域诗写中的个人符号

地域性诗写,也是每个诗人的诗歌符号。有关地域特征的诗写,是作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人类自古以来所选取的生息之地,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汤养宗作为生活在海边的人,他的大部分诗也是以大海作为背景的描摹。他的大海情结己融进每一首诗,每一句话的字里行间。《东吾洋》便是其中之一。

依靠东吾洋活着的人,表里如一。/围着这面海居住/连同岸边的蚂蚁也是,榕树也是/众多入海的溪流也是/各家各户的门都爱朝着海面打开/好像是,每说一句话,大海就会应答/像枕边的人,同桌吃饭的人,知道底细的人/表里如一的还有海底的鱼,海暴来时/会叫几声苦,更多的时候/月光下相互说故事,说空空荡荡的洋面/下面有最霸道的鱼,也有小虾苗/生死都由一个至高的神看管着。在海里/谁都不会迷路,迷路就是上岸/上苍只给东吾洋一种赞许:岸上都是好人/水里都是好鱼。其余的/大潮小潮,像我的心事,表里如一,享有好主张。对于从小在海边长大的人来说,海就是他的全世界,对海了如指掌。在这首诗里有明显技术层面的东西。两相对比:人与鱼的对比和野草与人的比较有相似之处,也有不一样的地方。虽然生活在不同的领域里,一个海里一个陆地,两种不同的生物,却有着共同的生存属性。人有霸道的人,鱼也有霸道的鱼;人间有弱势的人,海里也有小虾苗。“生死都由一个至高的神看管着。”这一句是诗人理想主义的体现。诗人笔下的人和鱼都是那么和谐美妙!现实中,则大多是生死由命,富贵在天!诗人不知道有善有恶吗?诗人生存环境的美好,让他怱略了生活中的恶或者说他不愿写生活中恶的一面?……“岸上都是好人/水里都是好鱼。”诗人渴望公序良俗,各在其位,各得其所,人在岸上鱼在水里是最好不过。这是人间最完美的一幅画卷。诗人对语言的拿捏,经常会出现诸多相关联的要素。从这首诗不难看出,丰富性、诗性、自由等因素,但它们在诗人的作品中并没有显得支离破碎,而是显现出一种和谐与整体感。这也是构成一首好诗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船舶洞房》一诗写的是一对年轻的渔民夫妻,虽然身处狭小的船舶上,但仍然不能阻止他们生命的自然属性的崩发。“露出你礁盘般的男性来/露出你波浪般的女性来/带着海给你的,粗犷野性/无拘地发出你对生命渴念的呼吸/所有正常的顾忌在这里都拉断了缆绳”。诗人把大海中的意象与男女性别的意象相互交融,对年轻的生命在野外所呈现的原始的野性的美,进行了不吝的歌颂。

这是一幅世界大同的造景图,潜藏着诗人灵魂深处的哲学思考。如汤养宗所言:诗,“是诗人屏息敛气地借助生存背景继而释放心灵图象的过程”。如何“借助—释放”就涵盖了汤养宗海洋诗写的全部。

《洗炭书》我一生都在一条河流里洗炭/十指黑黑。怎么洗,怎么黑。/我一生都在一条河流里洗炭/怎么黑,怎么洗。十指黑黑。一幅简洁而无常的日常画面,其中之意比一般意义上的“洗炭”内涵要丰富得多。可以说是一种无奈,一种宿命。这样的诗,虽看似简单却直击心灵!

无论是《在乡下,一扇扇柴门是上着锁的》《光阴谣》《一个人大摆筵席》,还是《东吾洋》《洗炭书》汤养宗的诗歌里,都蕴含着很多哲学思考。这也使他的诗歌更具魅力,和长久的生命力。汤养宗诗歌的不断创新,又使他像魔术师的手不断给人们带来新奇和享受。一个满足于现状的诗人,很快就容易走到尽头。而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永不满足的诗人,就会一直在路上,不断给人们带来惊喜。

猜你喜欢

首诗哲学诗人
《上课没人抢》
我想写首诗给你
晒娃还要看诗人
诗人猫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从“读首诗再睡觉”看听觉阅读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诗人与花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