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学活动环节的有效性探究
2020-11-19刘翠芳
刘翠芳
河北省任丘市明珠幼儿园
在1986年美国学者舒尔曼首次提出PCK(学科教学知识)的相关概念,在根据教师的个人教学经验,有效地将学科内容的知识和教育学的知识结合在一起。科学领域中的PCK是幼儿教师将通过独特的教学经验和科学学科的原理、概念、规律通过特殊的教育方式,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以及亲自体验游戏化的教学学习方式,转化为简单易懂地诠释教师该如何教、幼儿该如何学的问题,促进教师和幼儿共同成长。
一、科学领域教学活动环节的概念及存在问题分析
在科学领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开展科学教学活动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其中主要是通过对教学活动的内容进行呈现以及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设置所设定的具体步骤和顺序,对相互关联性的教与学的具体安排,也是教师通过解决怎么教、幼儿怎么学的问题开展的教学活动,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好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以往的学习经验,根据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开展教学活动。
在科学领域教学活动环节中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1.教学活动脱离教学目标。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并没有围绕教学目标而设置,教学的目标性不强。在设计教学环节的过程中中,与教学目标之间没有相关性的内容不要硬加,避免导语偏离了教学内容之外。
2.教师内容较为浅显生硬。教学环节不能仅仅从幼儿的实际从发,停留在表面层次,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幼儿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效果直接影响通过幼儿表现出来。为此,要根据幼儿的具体知识经验和年龄特点来选取合适且恰当的教学内容。
3.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化。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忽视了对幼儿各个领域的渗透,缺乏相应的整合性。
二、科学领域教学活动环节的实施策略分析
1.从幼儿实际出发,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激发幼儿的探索欲。在很多的幼儿科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了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学并没有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进行,使得幼儿过早地接受了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以为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幼儿在未来的小学学习过程能降低学习难点,但是事实是相反的。根据这种情况,教师应该进行深度的反思,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科学领域中的教学内容开展教学计划。就如,教师在开展:“神奇的泡泡”的课程时,幼儿对于这件事是非常感兴趣的,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来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小朋友们,我们用什么工具可以吹出泡泡呢?”,此时有很多的小朋友会有不同的回答,这时教师可以带着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在幼儿感受到吹泡泡的快乐时,能激发幼儿对科学学习的兴趣[1]。
2.科学教学的素材要从生活中获取,利于幼儿的理解和掌握。科学是来源于生活,同时有高于生活。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师尽可能地将生活和实际进行联系,更有利于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数是拘泥于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活动,并没有将生活和实际联系在一起,使得教学内容偏离生活,幼儿并不感兴趣。为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的内容,开展教学活动,比如,在进行踩影子的活动中,为了保证幼儿的安全情况下,看一个小朋友是怎么踩到另一个小朋友的影子呢?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的小朋友都能发现,影子是会动的?这是什么原因呢,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行动和影子的变化进行总结,发现自身站的位置和光的位置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影子也会变化。通过这个贴近生活的案例分析,幼儿的兴趣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同时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1]。
3.充分发挥教学工具的辅助作用,增添科学领域学科教学的趣味性。在幼儿的科学教学领域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学教具,使得客厅教学更加的直观化,帮助幼儿的观察和学习。就如,在进行:“摩擦力”的学习时,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鞋底,幼儿会发现每个人的鞋底都会有不同的纹路,这是为了做什么用的呢?这时,教师就可以顺势提出“摩擦力”的基本概念。为了使教学更吸引力,教师可以通过提前准备好的铁丝、纸屑以及塑料格尺等等教具,教师将格尺在裤子上反复摩擦之后,放在纸屑上,发现纸屑都沾在了格尺上。这是因为摩擦产生了静电,静电具有吸附性,将纸屑都吸到了格尺上。幼儿也可以进行实际的操作,加深幼儿的印象,从而了解摩擦能产生静电现象[3]。
4.注重与幼儿之间的良好沟通与交流。由于幼儿的整体年龄较小,在很多时候表达不是很清楚,为了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师跟幼儿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和联系是非常有必要的。沟通的方式可以分为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其中直接沟通教师通询问的方式来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间接沟通是教师根据幼儿课堂表现情况来进行判断,通过有目的的设置启发性的问题,通过层层的问答形式,使得幼儿对所学知识实现理解和掌握。
幼儿教育是幼儿启蒙的重要阶段。对幼儿的后期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应该充分重视科学领域中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加深自身的职业素养,要从幼儿的实际出发,不断探索有效教学方式,助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