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视野下的高校校史文化推广
——以上海大学挖掘红色校史为例
2020-11-19■曹默鲍晟/
■曹 默 鲍 晟/
1.上海大学博物馆;2.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一、德育视野下校史文化推广的意义
大学教育,德育为先。校史就是一笔宝贵的德育资源财富,能长久地影响一代代青年学子。一所高校的校史既是学校发展沿革情况的真实反映,是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学校传统独特形成和发展过程的体现,是学校发展定位、战略规划、管理体制、学科建设等重要工作开展的可靠依据;也是社会变革发展的缩影,与国史国情密不可分。校史教育的核心是大学精神的教育,进行校史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弘扬大学精神的过程,以史育人、以史鉴今,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以大学精神为灵魂的校史有着显著的育人功能,是实现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
二、上海大学(1922-1927)红色校史中的德育资源
(一)老上海大学简史
成立于1922年10月23日的上海大学,其前身为东南高等师范学校,校长王理堂借办学之名敛财,学生罢课要求“改造学校”。于右任先生正好在上海,在《民国日报》上还撰文提出“欲建设新民国,当建设新教育”的主张,在于右任的好友邵力子和社会名流柏文蔚、柳亚子等人的劝说下,于右任同意出任校长,并将校名改为上海大学,邵力子出任副校长。邓中夏任总务长,瞿秋白任教务长,蔡和森、陈望道、沈雁冰、俞平伯、丰子恺等先后在老上海大学任职任教,李大钊、章太炎、胡适、郭沫若、戴季陶、汪精卫等各界著名人士曾来校演讲。
“老上大”制定学校章程,明确以“养成建国人才,促进文化事业”为宗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对社会变革的参与,下设中国文学系、英国文学系、社会学系、美术科、俄文班、附属中学等,培养了一批革命先驱和专业人才,李硕勋、秦邦宪、王稼祥、杨尚昆、张治中、施蛰存、丁玲、戴望舒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被誉为“武有黄埔,文有上大”。
“老上大”师生以参与社会改革为己任,共同创办校刊、组织平民夜校、参加社会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五卅运动”的主要力量,1930年代就有“北有五四运动的北大,南有五卅运动的上大”的评价。
1922-1927年老上海大学(后简称“老上大”)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史上具有一定地位,因各种原因,老上大的校史研究甚少,辉煌的历史曾为一段钩沉。1983年5月,上海市复办上海大学(后称“原上海大学”),老上大的教师、职员、学生纷纷发来了贺词和贺电,1994年与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学合并组建成为今天的新上海大学(后简称“新上大”)。新上大与老上大,同名却不完全同源,但是作为一所年轻的高校,主动承担起梳理和传播老上大历史的使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激发师生爱校荣校之情,也必将为学校积蓄发展力量,为社会培养适应新时期发展的人才。同时,对筹建中的上海大学博物馆也具有推动作用。
(二)上海大学溯园
溯园,为纪念1922—1927年上海大学历史,传承、发扬老上海大学精神纪念而建,是上海大学博物馆校史陈列的室外展示区域,2014年10月23日落成于上海大学校本部正门东侧。溯园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王海松教授主持设计,该设计获得2014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景观设计类)银奖。园区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面向校内外全年开放。
溯园由四面弧形的墙体、校址地图广场以及从广场中心向外发散的环形小道组成,通过学校大事记、大型浮雕、校址地图广场、大学章程墙和师生名录墙等形式,展示了创办“老上大”的历程,“老上大”在人才培养、中华文化推广等方面的贡献。园区中心是校址地图广场,标注着“老上大”曾经的多个校址位置。弧形的墙体上以大事年表的形式,演绎了“老上大”从建校、发展、变迁,直至被迫关闭的过程。墙体上还镌刻了“老上大”的大学章程和全体师生名录。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蒋铁骊教授组成的团队所创作的五组大型浮雕作品“欢迎于右任校长”“李大钊演讲”“平民夜校”“五卅运动”“恰同学少年”,重现了“老上大”历史上的经典场景。
三、上大博物馆推广校史文化的途径
溯园作为上海大学博物馆校史陈列的室外展示区域,具有高校博物馆的属性,其承担的主要教育对象还是面向上海大学校内的师生及教职员工,进行校史文化推广。溯园因此在2015、2018年成为上海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品牌”,2016年成为宝山区爱国主义基地,2017年成为上海大学“文明窗口”,2018年成为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2019年成为上海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依托溯园,上海大学于2017年获得全国第九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
(一)面向校内
1、挖掘整理资料,出版校史成果
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挥,有赖于其研究的成果。2014年,为配合溯园落成仪式,上海大学组织团队编纂、出版近200万字的校史资料汇编《20世纪20年代上海大学》,主要收集了上海地区的档案资料,以及《民国日报》《申报》等报刊刊登的有关“老上大”的资料。同年,上海大学拍摄了一部名为《养成建国人才 促进文化事业》的纪录片,梳理“老上大”的创办历程。
在此之前,校报副刊2007年开设“校史钩沉”栏目,刊登老上大人物文章;而后,2018年开始小报又开设“从上海大学(1922-1927)走出来的英雄烈士”专栏。2009年出版《上海大学讲演录(1922-1927年卷)》,收录1920年代发表于各报刊的上海大学演讲报道和一些讲义摘要。2011年,出版《上海大学与现代名人(1922-1927)》,进一步梳理研究老上大的著名人物。2012年文学院举办“上海大学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
2、提供导览服务,举办展览、讲座
上大博物馆成立志愿者团队伍、设置勤工助学岗位,参与溯园导览讲解、日常维护工作,保证全年、全天8小时义务讲解服务,同时联合上大相关学生团体,辅助导览工作。在新生季、新进员工培训、校友返校日、校庆日等上海大学重要活动中,承担接待、校史推广任务。
讲解之外,不定期举办临时展览、讲座,补充溯园的陈列内容。2014年5月上大博物馆举办“旖旎上大——上海大学校史景观油画展”,为溯园落成仪式预热。同年10月23日溯园建成开放,并举办校友捐赠史料展。201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上海大学博物馆举办了“团结·爱国·抗日:抗战烽火中的老上大校友”图片展、“爱国将军张治中”图片展两个与校史相关的主题展。2016年3月主办“东方文脉,不负斯土——追忆抗战先辈六校联展”;6月,为《日出东方——上海市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主题展览》提供1920年代上海大学的展品。2017年10月,举办《我们的队伍向太阳——2017年建军90周年美术作品展》微展览。
2016年9月新生季,上大博物馆首次推出校史文化系列讲座,此后每年都会举办红色主题讲座。
(二)面向校外
1、举办巡展
“抗战烽火中的老上大校友”图片展在校内展出结束后还作为上海高校校史育人联盟活动,走进其他兄弟院校进行巡展,“爱国将军张治中”图片展在上海宝山孔庙大成殿、吴淞中学、临江公园居委会等地继续巡展。
2、制作文创产品
2011年上大研究生自编自导自演老上海大学主题话剧《红色学府1925》。2014溯园落成前夕,话剧复排并更名为《溯源》,于溯园落成仪式当晚首演。2020年元旦,话剧《红色学府》再次登上伟长楼剧场,反响颇佳。
溯园的学生志愿者,为小学生设计了手绘地图和寻宝图形式的学习单,引导观众主动去发现溯园、探索溯园;完成学习单的观众,可以换取专门设计的溯园主题的卡贴、明信片,加盖纪念印章等,留给观众美好的参观体验。
溯园先后接受王步文、何挺颖等多位烈士家乡所在地单位的采访,协助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档案》栏目拍摄《红色学府: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大学》,还协助上海海派连环画中心创作出版连环画《红色溯源:上海大学》,带领观众读者穿越时空,了解红色上大故事。
3、依托网络媒体,创新数字宣传
“互联网+”时代影响下,利用好新媒体、创新宣传方式,是为校史教育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让“校史”走出去,宣传学校人文内涵,打造学校对外形象。
上海大学博物馆开通了数字博物馆,在网站上静态网页介绍溯园概况,动态的全景漫游则可以让观众足不出户在计算机和手机上线上游览溯园。
溯园开设了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组织学生团队运营,建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进行校史教育,不仅可以将校史、校友数据实现网上碎片化阅读,还将图文影音解说做成可扫描的二维码,与溯园中的校史建筑、展品实现数字化对应。
四、发动学生,深入挖掘上海大学红色校友事迹
溯园作为学校文明窗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上大学生是其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的重要对象,除了讲解、讲座、展览等传统宣教手段和线上学习,还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挖掘红色校友事迹,扩大学生的参与度。
教育心理学中有“朋辈教育”(Peer Education)的概念,也叫朋辈辅导、同伴辅导(Peer Tutoring),核心内容就是朋辈互助,通常指教育者充分发挥大学生伙伴的作用,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互帮互助,互相传授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经验,及时进行思想、心理的交流和沟通,引导伙伴尽自己所能给对方精神上的鼓励和学习上的帮助,让彼此充分体验身边伙伴的关爱,藉以见贤思齐、激发上进,实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成长的教育方式[1]。同样,校史教育要想深入学生之心,必须抓住“00后”大学生的特点,利用同龄人的影响力,走出课堂,借助丰富的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外联动的方式,创新推广形式,促进学生在校史文化推广中的朋辈效应。上大博物馆与“志愿上大”学生组织合作,招募学生志愿者,组成博物馆志愿者社团,为观众讲解,学生志愿者在讲解过程中,查阅校史资料,查找校友传记,丰富讲解内容,既提升了自己对校史的了解,又在与同龄人互动中,讲述老上海大学的校园生活,传播上大红色校史,比说教式的讲解更有效。
2016年暑假开始,上大博物馆还与校园媒体、相关院系合作,每年组织“老上海大学校友寻访活动”的社会实践活动,集中寻访校友后代,搜集校友事迹,并对寻访的过程、成果进行展示。活动招募上大本科生利用假期,在家乡所在地查找老上大师生的线索,在当地博物馆、档案馆、地方志办公室等,查找相关档案、文物、史料,寻访老上大校友出生地、工作地,拜访其后裔亲友,编写“老上大”校友的故事。2017年,上大博物馆还将此项活动推广至上大附中,结合高中生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组织8名高中生寻访老上大附中校友,并入围“未来杯”决赛获得第三名。2019年,上大博物馆集中力量,将老上大校友寻访活动改进为老上大革命英烈事迹挖掘项目,编写老上大英烈人物小传近十万字。
上大图情档案系将红色文化宣传教育与学生专业学习相结合,开展“联合大作业”项目,学生通过对档案馆、图书馆的资料收集、寻访老校友等多种途径形成推文,在“上大故事”公众号中展示,让师生寻觅历史中的上大人和上大故事。
五、高校博物馆推广红色校史文化的思考
(一)利用环境育人,打造红色校史景观
溯园是上海大学在校园景观建设层面上,对德育文化氛围的营造,利用环境育人,促进红色校史文化的挖掘和推广。溯园正在规划二期规划,未来校园里还将建造一批名人雕塑,点缀在溯园绿化中,增加老上大校园生活等主题展示,让观众能在校园里寻找到名人足迹、缅怀先贤,也让老上海大学的仁人志士之魂在新上海大学找到一片宁静。上海大学博物馆中的校史馆也展现历史上的“上海大学”,征集接受老上海大学校友后裔向学校捐赠的学历证明书等实物、书籍、史料等,打造出一条流动的老上大“文脉廊”。
(二)教研结合互促,开设校史课程
校史课程的开设对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目前大陆地区少数高校开设了相关课程,如武汉大学开设校史公共选修课、同济大学从2005年起逐步建立覆盖全校本科生的校史课。校史课程的教学与校史研究相结合,以“研”促教、以“研”促学,是一项系统教育工程,如配备一支专兼职校史授课教师团队,制定课程大纲、撰写讲义资料、开展实践活动、组织考核考试等工作,都需要学校各部门之间的探讨、配合。
目前上海大学还没有相关校史课程,但溯园的总设计师王海松在上海大学思政课《大国方略》中,介绍老上海大学的辉煌历史和溯园的建设历程;2018年在本科生中开设思政选修课“开天辟地”,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紧扣“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主题,在课程中的一讲《红色堡垒:上海大学的前世今生》专门介绍老上海大学的历史。
高校校史课程的开设可以分新生必修课、公共选修课、普及讲座、暑期实践课等形式进行。如能在校史研究趋于成熟的情况下,在大学一年级开设1学分校史必修课,或拿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中的1-2课时讲解校史专题,将对增强新生爱校荣校之情大有帮助。普及讲座则可与时事热点、特定历史纪念日相结合,如抓住五卅运动、五四运动、抗战胜利周年、新老上大校庆等纪念日,或利用新生入学军训教育,邀请校史研究专家、著名校友后代,开展爱国主题讲座。校史课程的课堂教学应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制作校史纪录片、展示珍贵校史图片、开展丰富实践活动,实现课堂教学效果,以生动形象的课程内容提高学习的兴趣,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教学与研究互相促进。
(三)服务周边社区,扩大辐射范围
红色校史文化挖掘不仅要依靠校内的推广,同时也要注重社会效益,服务所在社区和周边学校,进而推广校史文化,以扩大高校的社会影响力,赢得社区的青睐与支持。
另外,上海高校博物馆组成育人联盟,整合资源、联合推出教育活动,卓有成效。上海高校校史育人联盟虽然尚未成立,但上海大学博物馆与兄弟院校博物馆、校史馆合作,在各高校举办校史和红色主题的巡展,不失为推广高校校史文化、挖掘红色校友的另一途径,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