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校德育在学校层面存在的不足及改革路径
2020-11-19王春红
■王春红/
山东职业学院
一、前言
德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起点并贯穿始终,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首要问题。受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当前高校德育在学校、教师、学生等多个层面存在不足,而学校层面存在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决定性意义。分析当前高校德育在学校层面的不足并探析改革路径,对于改进高校德育意义重大。
二、从学校层面看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部分高校在政策层面对德育工作不够重视
受高校行政化的影响,部分高校在价值导向、发展路径上偏离了“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德育工作因在能否多建设几个学科点、提升行政级别、挤进“工程建设”名单等方面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不受重视。作为德育主阵地的思政课程往往面临课时有限、师资力量和教学硬件设施不足等尴尬,还会受到专业课程或者学校其他工作的“排挤”。思政课程以大班教学为主,不利于教师组织教学、因材施教和及时关注到每一位学生,也容易使学生降低对自己的要求,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学校疏于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相关实践活动欠缺。部分高校存在因其他工作而“牺牲”德育的现象。比如,部分高校实行学生评教制度,这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但若不对学生评价教师的具体要求加以认真细化和规范,则存在教师降低对学生的要求、学生更喜欢要求宽松的老师的风险,这显然于学校德育工作不利。
(二)部分高校缺乏对校内德育资源的整合意识
首先,校内德育各他育主体之间缺乏沟通协作。在实际德育工作中,思政教师通过思政课程教学承担了主要的德育工作,但习惯于理论灌输和传统说教;其他教师往往把自己的教学任务局限于知识传授、技能培养。班主任和辅导员往往受困于事务繁杂和自身马列主义理论水平不高。管理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则明显缺乏协作育人意识。各他育主体在各自轨道上各行其是,互不相交。其次,校内隐性德育资源开发利用不足。隐性德育主要包括校园物质环境、学校规章制度、文化活动、校风班风学风、教师行为示范、师生关系等要素,是“通过职能引导、活动渗透和环境熏陶等多种方式,使德育对象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道德”[1]。隐性德育虽因其广泛性、多样性和灵活性而有意想不到的、甚至比显性德育更好的教育效果,但却往往被忽视。
(三)校内外德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不健全
首先,校际合作联盟机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受经济发展水平、国家重视程度等的影响,德育资源在区域间、高校间分布不均。因自身利益、心理隔阂、地域阻隔、实操困难、交流合作意识不强等,校际德育资源共建共享动力不足。其次,受限于德育活动举办经费、安全保护责任等,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各类社会团体和个人与高校合作建立德育教学实习基地、举办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活动等较少。再次,学校与学生家庭、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常态化、有效性的沟通与合作欠缺,导致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难以及时准确了解学生的整体思想动态和心理健康状况,容易错过最佳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时机,也难以做到因材施教。
三、从学校层面探究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改革路径
正视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以求创新发展。对上述学校德育层面存在不足的分析,为我们探寻学校层面德育工作改革路径指明了方向。
(一)优化高校德育顶层设计
首先,当前改善高校德育工作的治本之策是要深化高校去行政化改革,厘清高校与相关部门、高校内部行政管理部门与教学科研部门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使高校回归教学科研属性,真正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为加强高校德育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其次,高校要深刻认识到德育工作对于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迫切性和积极意义,增加德育高水平师资配备,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优秀德育工作者队伍。合理安排德育课程尤其是思政课程,特别注重增加德育实践活动课程。思政课程应尽可能采取新型小班课堂教学模式,督促思政教师加快教改创新。再次,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评教制度,在对教职工进行年度考核时,应重视德育工作的开展和完成情况。完善学生评教制度,一方面发挥学生参与教师评价的优势,另一方面要认真细化优化学生评价教师的具体要求和规则。总之,高校各项政策制度的制定必须有利于确保德育工作的开展。
(二)深入挖掘校内德育资源并加强优化整合
首先,既要使各他育主体各尽其责,又要提升德育工作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思政教师要着力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充分发挥思政课程这一德育主阵地的作用,同时可定期面向其他教职工进行理论培训;通过推进教学改革研讨和课题研究,组织讲课大赛、定期培训以及加强宣传、督导、考核等多种途径推进“课程思政”;提升专职班主任和辅导员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充分利用他们与学生日常接触机会多、更加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等优势;增强学校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的协作育人意识和育人水平。其次,要坚持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相互渗透、优势互补的原则,多措并举开发校园隐性德育资源。要将德育元素“植入”学生随处可见的学习和生活场所、设施设备、标识建筑等;制定蕴含人文关怀、集体主义等价值理念的学校规章制度;经常性地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体育艺术节、运动会、各类比赛竞赛以及重要节庆纪念活动等;通过打造网络德育基地,依托班集体、学生会、学生社团、学生社区,借助宣传栏、校园广播、文化活动、主题班会等多种渠道,及时为学生传送和解读国际国内热点焦点问题、党和国家政策法律以及典型人物、先进团体等,营造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教育者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严于律己,以个人魅力无形之中吸引、感化、引导学生;教育者正确认识当前大学生知识经验相对丰富、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追求个性独立等新特点,着力构建“丰富的多向渗透的、多向生成的、富有生命活力的创造性”[2]师生关系;落实好“课程思政”。
(三)高校要坚持开门办德育
首先,加快校际德育资源共建共享。一是完善高校相关顶层设计,明晰参与德育资源“共建共享各方的责、权、利,调动各方活力和积极性”[3],加快共建可共享的德育资源数据库。二是打造网络德育资源共享平台,如各类专题网站、专门化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实现跨学校、跨区域网上集体备课,将课堂视频和课程资料、相关科研成果等以短视频、文档等形式实现共享。三是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高校对口帮扶中西部地区高校的德育工作。其次,加强校地合作。一是高校可定期邀请有关部门、企事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公益性组织的代表人员或先进人物等通过上课、讲座、谈话等形式与在校大学生面对面交流;二是加大相关经费投入、完善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与社区、街道、企事业用人单位等机构和组织合作共建容纳学生数量更多、服务种类更广的德育实践基地,定期定点组织在读大学生到乡镇社区服务中心、企事业用人单位等机构提供社区志愿服务、顶岗培训实习等,经常性地组织大学生到博物馆、科技馆、各类展览馆以及红色旅游基地等进行实地观摩学习和义务劳动等。再次,建立长效家校合作育人机制。设立负责与大学生家长沟通与合作的专门性工作岗位,实现家校合作交流活动制度化、常态化、责任具体化;除利用好家访、家长会、电话等传统沟通渠道之外,还要充分利用QQ、微信、微博、贴吧、论坛等现代通讯交流方式;开设“家长论坛”、办好“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等,帮助家长提升教育水平,引导学生家长更好地发挥家庭育人功能。
四、结语
高校必须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正视当前在学校顶层设计、校内外德育资源开发利用和优化整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创新,以期取得更好的德育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