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就业问题及策略分析

2020-11-19南通理工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就业指导高校学生

■向 凝/南通理工学院

如今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且大学生就业难已然成为了事实,在现如今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中,如何开拓就业途径,提升就业质量,且在保障就业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促进高校的发展,是如今高校大学毕业生需要逐一解决的重点难题。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不断改革,大学生的就业体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高校就业工作的实质也同样发生了变化。但是从现如今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来看,仍然沿袭着传统的就业工作指导,让此工作一直处于非常被动的位置,在如今社会环境下,研讨大学生就业的策略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高校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观念陈旧

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比较陈旧,且他们往往无法把控准确的社会发展方向,在毕业进入社会之后,大多数毕业生在选择工作时往往想一步到位,单纯的认为只有进入了政府机关、国有企业以及事业单位中就业,才算得上的真正的就业。如今我国为了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对边远地区在经济上进行了帮扶,但是大部分大学生在毕业之后仍然不愿意前往偏远地区进行工作,而是选择了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这样一来就导致大学生就业地区过于密集,导致就业竞争力大,而在我国的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则缺乏相应的人才[1]。

(二)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人数多

最近几年,我国教育全面普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学生数量不断增多,且各个高校也在不断的扩招,现如今每年我国大学生毕业生就高达700 万左右,且我国每年约有200 万到300 万左右的大学生无法就业,因为社会上暂时无法提供这么多的岗位供给大学毕业生来就业。如今我国经济体制发展的越来越成熟,在应对经济危机方面的能力较强,且社会上各个企业也在稳定的发展,在大部分企业当中有稳定的员工,每年向外界招纳的毕业生并不多,即使要招聘人才也首选综合素质更高的毕业生[2]。如今我国传统产业逐渐发展为了新型产业,且企业核心逐渐定位于技术发展和知识发展,因此更需要高技术、高素质类的人才,尽管如此,我国大部分高校仍然还在采用传统化的教学体制,这样更不利于对人才的而培养,因此导致毕业生的自身素质不够,从而无法就业。

(三)教学地位与人才需求脱节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应用,且社会企业在选用人才的过程中更加注重选用“专业型”、“技术型”、“素质型”的人才,也就要求高校毕业生不仅仅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其具备较高的素质。但是现如今,大多数高校在教学定位上并不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且高校的教学内容比较落后,除此之外,部分高校针对学生的专业甚至是没有开设专业课程,仅仅只是为了获取效益而开展的教学,这样一来与教育育人的理念相悖,有的高校开设了专业课程,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专业的教学体制、设备,也缺乏优质的师资队伍,让学生无法融入到学习之中,这样就导致学生在毕业之后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四)高校与企业之间缺乏沟通

高校作为毕业生的培养方,应当代表毕业生的利益与企业进行有效的沟通,比如企业应当建立哪种用人机制、企业应当为毕业生建立哪种学习平台、学生在进入企业之后,企业如何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机会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入性的沟通,这样才能够有效消除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的问题[3]。如今高校并没有从根本上去了解企业需求,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还是按照传统的课程进行设置,这样一来不仅仅不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更是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从另一方面讲,高效与企业之间缺乏沟通,以此无法为高校毕业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空间。

二、大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的策略

(一)深化高校教育改革

从主观思维看,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意识能够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除此之外,大学生需要摒弃传统的就业理念和就业思路,以全新的角度来审视自己、评估自己,并了解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将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合理应用到工作当中。在高等院校内,大学生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并利用课余的时间来进行充分的实践,在不断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对课外的技能也同时进行学习,并多参加高校组织的就业培训,并珍惜每一次的就业实践的机会和经验,并在实际的就业实践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并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知识等,从而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就业竞争意识[4]。

(二)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

针对大学生当前的就业情况,作为高校就业指导教师来说,应当快速转变就业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帮助学生确定自身的目标,这样一来为学生日后就业提供相关的帮助。高校经过扩招之后,为大多数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平台,但是却仍然无法提升学生的素质,因此高校需要对自身教育体制进行全面的改革,有效合理的调整高校课程体系,并针对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制定合理的教育体系,从而帮助学生就业,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高校还应当多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团体训练,并鼓励其多参加一些社会性的活动,这样一来帮助其提升社会交往能力,以此提升其就业的自信心。

(三)完善高校就业管理

虽然大部分高校内部都设立了招生就业办,专门负责大学生的招生工作和就业工作,但是在招生就业办在工作管理上并没有完善的体质,这样一来就导致工作在开展过程中的效率并不高。高校就业办部门应当从自身工作开展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并与其他部门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调,以此保障毕业生的就业[5]。高校只有在根本上完善了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高校各个部门之间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针对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进行相互的配合,这样一来才能够促进就业工作的进行,并从根本上全面优化高校学生的就业工作,同时针对毕业生就业也应当加大扶持的力度,并完善相关的管理,以此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

(四)加强就业咨询和就业教育

高校在就业指导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完善,让就业指导发展成为职业指导,这是促进高校学生就业的重点手段和方式,且高校需要以就业指导机构作为依据,有条理的开展大学生职业指导,并以解决就业问题作为指导原则,以职业指导作为辅助,逐渐建立完整的就业机制和就业指导,并重点研究就业工作的理念,创新就业实践工作,这样一来才能够实现就业指导向职业指导的转向,在实际的工作中为了突出职业指导,需要对就业机构进行有效的改革,并通过建设职业指导基地,对高校学生开展全面的职业指导,帮助其规划好就业的目标[6]。如今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进行改革并不是心血来潮,就业指导工作绝对是一项漫长的工作,因此各个高校应当根据自身情况的差异而选择不同的就业工作的开展方式,并要求各个高校之间做到相互借鉴、相互沟通等,同样高校也需要针对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有效的分析,为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总的来说,当社会在不断的发展,社会也逐渐提高了对人才的需求,因此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然不容忽视,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必须要加强就业体制的改革,并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除此之外社会部门也应当全面发挥作用,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障,这样一来才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发展。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就业指导高校学生
运动APP助推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成效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教育部:中职学校应至少配备1名职业指导教师
如何提升职业指导的效果和效率
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