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严复“信达雅”翻译标准“信”的探析

2020-11-19辽宁大学

长江丛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严复译文译者

■姜 颐/辽宁大学

一、“信达雅”中的“信”的概述

(一)“信达雅”的内涵

何为信达雅? 在清末时期,我国新型启蒙思想家严复在《天演论》中谈及译事三难—信、达、雅。所谓的 “信”即强调译文在意思上要忠于原文,即译文要准确,不歪曲,不遗漏,也不要随便增减意思。“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 “雅”应该是指译者要尽量把原文中的修辞手法,押韵特色和艺术特征等,用目的语再现于译文。

(二)“信”的本质

“信”即译文要忠实于原文,可以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来看。林语堂在《翻译论》一文中就主张:“忠实”非字字对译之谓, “忠实”不但须求达意,并且须以传神为目的;钱钟书先生于1964年提出的“化境”本质上也是“忠实”,“既能不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 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以及“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表明钱钟书先生的“忠实”不在语言形式而在原文的思想、情感、风格、神韵。

严复所说的“信”是指将原文的内容意旨风格神韵摆在第一位,而对原文语言形态的忠实则居次位。所以严复的“信”指的是译文要忠于原文的意思,对原文语言形态的忠实尽力而为但不可强求。简而言之,要想达到信, 就要忠实于原文,忠实于原作者, 忠实于原文本的历史文化语境,准确地传达原文本的信息。基于“信”,我们才可论翻译,“达”与“雅”都是为了更好地达成“信”,所以“信”是信达雅翻译标准的核心。本文亦以这个角度来对翻译实践进行研究。

二、理想的“信”与现实的“信”

(一)“忠实”与“信”的辩证关系

翻译实践证明,我们追求的所谓的“忠实”只能是一种理想而已。译者对原作者创作初衷的猜想,不可能不包含个人主观的猜想。我们“对任何事物的理解都是从已有的视域出发所做的理解,译者不可能完全抛开其在一定历史文化语境中形成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和审美观去理解所要理解的对象”。这是译者在翻译中出现各种偏差的根本原因。原作者本人甚至都难以说清楚当时创作的动机,而且在写作过程中可能会改变原来的想法,比如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和屠格涅夫的《父与子》。傅雷在《高老头》重译本的序中总结到语言、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不同正是译者无法做到所谓的“忠实”的客观原因。德里达从语言、文化和结构几个方面的意义差异,宣称严格意义上的翻译是不可能的。

(二)创造性叛逆的“信”

“忠实对等”的翻译并不存在,但我们又必须翻译,解决办法就是不要刻板地追求所谓的“忠实”,而是应该将翻译活动看做译者的再创造活动,赋予翻译新的意义,从而达到另一种忠实,这就是“创造性叛逆。”这里就体现了译者主体性,所谓的译者主体性就是在“翻译过程中通过翻译策略的选择、翻译方法的运用等表现出来的前见特点,是译者主体性视域的能动展现”。意大利有句谚语:翻译者即反逆者。它可以给予我们三点启示:第一,翻译活动本质上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即绝对忠实不可能做到。第二,绝对忠实会导致背叛,而创造性叛逆会达成另一种忠实。第三,被动的忠实会导致不忠实,翻译活动绝不是译者死板地照模照样的复制,而是积极主动地再创造。

每一个译者都是生存和生活于特定社会、历史和文化环境中的存在,这是任何一个“译者与生俱来的本质特征,具有特定时间性的历史文化特征”。它既包括译者自身的文学与艺术修养,也包括译者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中所形成的判断力和价值观。虽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遇见困惑,我们无法做到所谓的绝对忠实的“信”,但我们可以做到“创造性叛逆”。

三、“信”与历史文化语境

(一)历史文化语境中的“信”

在翻译的工作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求其信,这当然是相对于原文本而言。在后人对于“信”的解释,往往跟随的是“忠实”“准确”。在翻译实践过程中,译者一定要做到忠实于原文的历史文化语境,请见下面的译例:

Он поступил в армию 22 июня 1941 года.

请见译文:

①他于1941 年6 月22 日参军了。

②他于1941 年6 月22 日参军了。

很明显,第二个翻译要比第一个翻译要好,因为第二个翻译将原文的历史意义翻译出来了。所以第二个翻译更加符合“信”这一原则。译者在进行翻译时也要注意原文所属的时代背景,请看下面的译例:

Эта княжна Мери прехороше нькая, —сказал я ему.

请看以下译文:

①“她真是位极其漂亮的姑娘,”我说。

②“这位玛丽公主真美极了,”我对他说。

③“这位梅丽公爵小姐长得美极了,”我对他说。

④“这位梅丽公爵小姐真称得上天姿国色,”我对他说。

这四个译文中对княжна 的翻译合理的是草婴和冯春的翻译,切合了原文作者所表达的意思。对照一下四个译文与所译的年代,我们可以发现,大家对“小姐”一词的理解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说明不同时代译者受其所处时代语言文化语境的影响,采取的翻译策略必然有所不同。

翻译过程主要是由译者的理解和表达构成,译者似乎在翻译语言,其实前提必须要理解语言所包含的内容。要遵循“信”这一原则就必须正确理解原文的意思,这里的关键在于,“理解”是涉及语言和语言外知识的,一定要理解到原文背后的时代背景,历史文化含义,才能够忠实地表达出作者的意思。

(二)“信”与“达”的辩证统一

严复的“达”与“信”是辩证统一的, 是指译文在达到“信”的标准后, 将语言组织的条理清晰, 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 “达”是在“信”的基础上对译文的再加工, 正如上文所述, “信”是对原文“忠实”的还原, 而又非字对字的死译或是硬译, 是灵活、变通的“忠实”, “达”则是在原文结构上做宏观的调控, 对原文的句子结构做必要的调整与理顺, 最终在翻译实践中, 以地道的语言忠实的还原原文的思想内容。从以下的例子中可以说明“信”与“达”的辩证统一。

一般情况下,译者很容易就认为只要逐字逐句地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就好了,结果形成了死译。不然就是照搬词典的释义。比如对живое пламя, 有翻译为“活火”和“生命之火”,“活火”显然就是死译,而作品本身的寓意是如生命之火生生不息。译者在翻译作品名称时,一定要先正确理解作品内容,才可以做到“信”,从而达到“信”与“达”的相成的结果。再如对Флаг улыбается.的 翻译,如 果逐 字逐句地翻译那就是旗帜在微笑,另一种翻译为迎风招展。“旗帜在微笑”是典型的死译,既没做到“信”,自然也不可能做到“达”。“达”建立于“信”的基础之上,亦成就“信”。在中国我们将天上的星系称之为“银河”,而俄语则译为“Молочный путь”(奶路),这个翻译第一做到“信”,因为中俄两国文化不同,那么大家的认知方式也不同,在俄罗斯牛奶面包是基本的日常生活所需,所以我们认为的“银色”,俄罗斯人则认为是“奶色”。

在翻译时,要忠于原文的思想内容已经很难了,但是如果正确理解了原文但不用通顺的译文表达出来,那就等于没有翻译,因此这时就要重视表达。“达”指译作的语言通顺流畅, 符合译入语的语言规范。译文是供不懂外语的读者阅读的, 因此, 译文语言的正确和流畅是对翻译者的基本要求。鲁迅曾说:“凡是翻译, 必须兼顾着两面, 一当然力求其易解, 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这里所说的“求易解”是希望翻译能符合译入语的语言传统。

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出,“信”是翻译的基本伦理,而“达”则是翻译的必要条件。“信”是翻译的起点,没有“信”便不可论翻译,而信达雅翻译标准的最终目的亦在于达成“信”。

四、结语

本文以信达雅中“信”的理论为基础对翻译方法进行研究。在“信达雅”理论中,“信”乃是重中之重,我们必须正确把握这一翻译标准。对于“信达雅”理论, 我们应该用一种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它。而作为一名翻译的学习者, 在今后的翻译实践中, 应该使翻译的文本更加贴合该理论, 既忠实再现原文, 保留原作的特性, 又要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和译入语的创造性。

猜你喜欢

严复译文译者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严复的遗嘱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弟子规
严复:落日青山一片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严复:落日青山一片愁
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