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骏马》的情缘
2020-11-19丁永才
丁永才
《骏马》四十岁了。四十岁的骏马正扬鬃奋蹄奔向无遮无拦的草原,远方的天堂草原也花枝招展地向骏马敞开了宽广的怀抱。
四十岁,犹如魅力十足的青壮年,神采奕奕,风光无限。屈指算来,在《骏马》四十度光阴轮转的日子里,我竟然有三十六年时间与《骏马》心手相牵,剪不断理还乱。
1984 年,呼伦贝尔大地铺满了金色的落叶,我从英雄嘎达梅林浴血保卫的故乡科尔沁草原来到“千里草原铺翡翠,天鹅飞来不想回”的呼伦贝尔大草原。那时年轻,精力旺盛。闲暇之余,常常独自穿越海拉尔西山樟子松林海,春羡白天鹅出双入对,夏寻芦苇荡里赤麻鸭欢闹,秋看山丁子红遍山野、稠李子压弯枝头,白雪皑皑的冬日里漫步林中小径……
一天,我去呼伦贝尔日报社拜访记者乌敏大姐,热心的乌大姐领我结识了呼伦贝尔群众艺术馆的艾平大姐。后来,艾平大姐带我拜访了《呼伦贝尔文学》(《骏马》前身)的郭纯、刘迁、何德权、诺敏老师。自此,几位老师的办公室成了我不时去叨扰的地方,常常怀着景仰的心情拿着自己熬过青灯黄卷之苦写就的几行小诗,去请老师们指点迷津,偶尔有一两首小诗跻身于《呼伦贝尔日报》,抑或《绿野》,乃至《呼伦贝尔文学》的大雅之堂,我兴奋得夜不成寐。就这样,在几位老师的扶掖下,我蹒跚地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骏马》对于一个文学爱好者来说,无异于心弛神往的精神家园,1992年底,我调到《骏马》编辑部。经过三年采编稿件的历练,我撰写的《大潮里的小浪花》获得了内蒙古日报“科教年”征文一等奖,与我得意门生方飞合作撰写的《志在航天的海拉尔人》在《海拉尔晚报》刊发后,被《内蒙古日报》头版头题转载。
1993年1月的一个早晨。我穿过厚厚雪被下沉睡的伊敏河,来到心中向往已久的那座小楼。时任《骏马》主编的艾平大姐热情地接待了我,根据我创作散文和诗歌的实际情况,安排我担任散文和诗歌编辑。转眼间,我从《骏马》业余作者的角色转换为责任编辑,一天到晚埋头于办公桌上,专心致志地完成着本职工作。再后来,伴随着活力四射的青年编辑的到来,编辑部增添了新鲜血液,更加生机勃勃。那时,办刊经费少。为了减轻经费不足的压力,我们在艾平主编的倡导下,为企事业单位或企业家撰写报告文学,与黑龙江省火电三公司合作出版纪实文学专辑,出版通俗文学专号等等。就是在这样举步维艰的日子里,一两年召开一次的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三少”民族笔会都没有中断过。领导们想方设法与旗市领导们沟通,“三少”民族笔会在“三少”旗轮流召开的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为了提升《骏马》的社会知名度,发现并培养新作者,我们与呼伦贝尔学院联合举办了“全区高校校园文学大赛”,与呼伦贝尔电视台、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呼伦贝尔日报社、牙克石兴安岭酒业集团共同举办了“万山利口杯”呼伦贝尔诗歌朗诵大赛。
在艰难办刊的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聚拢在《骏马》的作家、作者却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尤其是蒙古族、“三少”民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作家一批批成长起来。像至今还活跃在文坛上的李黎力、袁玮冰、群光、苏华、苏莉、张华、空特乐等,像后起之秀海勒根那、苏锋、刘长庆等,都是被独具慧眼的老编辑们扶上骏马,走出内蒙古,驰骋向全国文坛的。袁玮冰的生态小说《红毛》,经《骏马》头题推出后,先后被《草原》和《小说选刊》转载,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文学创作政府奖——“索龙嘎”奖。海勒根那1996年由《骏马》推出《大路朝天》系列4 篇,并配发了他的创作谈《大地的灵气》,引起文学圈的瞩目。他凭借老道的文笔、成熟的作品获得了内蒙古敖德斯尔文学奖、索龙嘠文学奖,2020 年又摘取了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的桂冠。苏锋2000 年在《骏马》刊发稍显稚幼的《商业老街》后,创作逐渐走向成熟,接二连三地发表了《榛落儿》《有声世界》等。终于以《风雪罕达盖》老道的文字、曲折的情节、活灵活现的人物塑造获得了2018 年《骏马》十佳作品奖。刘长庆的处女作《草地狼》在哈尔滨铁路局内部刊物《奔流》上刊出后,被已竞聘为《骏马》执行副主编的我无意中发现,反复修改后刊发在《骏马》头题,后被《青年文学》转载。此后,刘长庆陆续在《骏马》发表了《山隼金羽》《最后的老熊》《兴安之巅》等中篇小说。我看到作者们的作品获了奖,比自己得了奖还高兴。
不定期召开的“三少”民族文学创作笔会对编辑和作家、作者来说非常难得。期间,《骏马》编辑部的编辑不断与作者沟通、交流,给他们审读稿件,提出修改建议,甚至亲自操刀为作者修剪稿子,直到达到出版要求为止。不经意之间编辑与作者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作者家里有了高兴事儿常常与编辑分享,碰到什么烦恼事儿也爱向编辑诉说。编辑去作者所在地组稿、采访,作者给编辑提供方便条件。以至于我因为工作变动的原因,离开《骏马》后,作者来海拉尔大都到我新单位的办公室坐坐,看看我或跟我聊聊创作情况。也都信赖地把自己的得意之作交给我出版。十几年来我出版过李黎力四本、袁玮冰四本、海勒根那三本、康立春三本、艾平两本、黄骁杨两本、张声隆一本等几十本著作。每期《骏马》一到手,我都认真阅读。后来,我因工作变动离开了《骏马》编辑部,但我关心着《骏马》的成长、成熟。多年来,《骏马》承办的大部分笔会,但凡工作安排得开我都欣然前往。
前不久,有幸受邀参加内蒙古第二十三届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民族文学创作笔会暨《骏马》文学杂志创刊四十周年纪念大会,在新老领导、编辑的发言环节,《骏马》新任女主编晋铭的演说令文朋诗友们心潮澎拜。她多年在编辑部担任主任和小说编辑,也曾在文联办公室和组联部工作过,2020年6月她出任《骏马》主编后,每一期撰写的卷首语,都令读者耳目一新,她的散文《骏马的剪影在天边》,更是笔力厚重,凝聚着呼伦贝尔文学老前辈心血的一部部经典佳作,在她的娓娓讲诉中,又一次呈现在世人面前。呼伦贝尔一个全新的文学天地正向你我洞开,跨上心爱的骏马去广阔的草原上奋力驰骋。
三十六载光阴流转,因与《骏马》结缘,我的业余时间变得丰富多彩。炎炎夏日里,与《骏马》男子汉文友们一起到牙克石清冽的河里游泳;皑皑白雪的隆冬时节光顾辉河湿地寻章摘句;春草萌生的艳阳天去海拉尔西山樟子松林里吟诗、讨论作品;秋日硕果金黄的日子里,在达赉湖黄金海岸的怀抱里构思故事、打磨文章。于晨钟暮鼓声中,写作水平日渐提高。我先后出版了《雄性意识》《未了情缘》《我的情诗》《心灵之旅》《那一年的风花雪月》五本诗歌集,《社会在你面前》《没有翅膀的天使》(与李黎力、孟德龙合著)两本纪实文学集。社会知名度也不断提升,当选过内蒙古作家协会青年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内蒙古诗歌学会副主席、呼伦贝尔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呼伦贝尔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民盟呼伦贝尔市总支市直支部主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副社长、编审等。可以说,没有《骏马》十年工作的磨炼,没有与《骏马》三十六年的相守如初,就没有我今天的一切。
十年的朝夕相守,三十六年的光阴流转,促成了我与《骏马》一生一世的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