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联网技术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020-11-18白洋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20年14期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建筑行业安全问题

白洋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是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能否顺利运行的前提条件,也关系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问题。为此,建筑工程行业应该将现代技术和设备应用到建筑工程管理当中,充分发挥物联网技术的优势,加快施工信息的收集速度,有效排查施工场地潜藏的风险,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关键词:建筑行业;物联网技术;安全问题;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多发安全事故的两个行业为矿业和建筑工业,矿业是发生安全事故最多同时事故影响最大的行业,建筑工业仅次于次。而面对安全事故多发,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及家属同建筑工程企业之间的现有矛盾,大幅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是目前我国建筑工业每一个项目管理部门的首要之急,显示出迫在眉睫之势。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不仅关乎着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同时也关乎着我们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面对我国亟须解决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问题,我们应采取多种措施来应对,其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完全可以称得上一项可以推动建筑施工安全体系革命的创举。

1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安全管理的意识相对淡薄

由于建筑工程的规模不断加大,因此涉及的人员日益增多,在对整个建筑工程进行管理时,往往将注意力放在施工的进度方面,因此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安全文化的氛围不够浓厚;结合国情分析,建筑施工作业人员大多为务农人员,文化层次相对较低,安全意识薄弱。

1.2安全管理体系亟待完善

安全管理体系是一种整体化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思路,通过周密的布防,能够有效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然而我国建筑行业普遍不能从整体角度和全局角度思考问题,认为安全管理就是解决已经发现或者已经出现的安全生产危机,因此没有形成对于安全管理体系的正确认识。就目前来说,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管理职能人员的设置方面仍旧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制度照抄照搬原有模式、外来模式,不能因地制宜地进行调整;机构设置不健全、不合理;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不够明确、管理能力不足等等,这些混乱状况的存在,不只导致安全管理体系的适应不能不足,还会影响整体工程的安全性,给工程带来更多的安全管理隐患与漏洞。

1.3施工现场安全责任划分不明确

鉴于建筑施工现场的复杂性,一个建筑工程通常会涉及多个主体。其中包括总/分包单位、工程监理以及施工设备租赁单位等等。建筑工程需要多个单位相互配合才能进行,但其中所涉及的安全责任问题一直以来划分都不甚明确。例如发生安全事故之后,施工各主体之间相互推脱责任已经成为常态,甚至部分单位在进行转包或是分包过程中,也会将安全责任一并转移。施工现场安全责任的划分不明确,已经严重威胁到建筑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1.4建筑施工安全监管存在不足

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分析,建筑工程领域的安全管理还是停留在形式上,很多都没有落实到位,造成了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质量比较差,也没有制定安全预案,在现场发生安全事故之后不能有效应对,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基于此,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需要积极地开展现场的安全隐患排查和巡检工作,严格执行相应法律法规的标准组织开展安全检查工作,了解安全隐患的发生原因,并且根据具体的管理标准和规定处理这些问题。此外,各个单位的安全监管部门要及时地进行现场安全情况的监控和管理,任何细节工作都要做到位,尤其是一些容易导致安全事故问题的情况,要防止存在任何的安全隐患,切实提升总体的安全管理水平。任何事故的发生都是细节处理不到位所导致的,往往这些细节会造成严重的生命安全事故问题,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需要坚决予以杜绝。

2物联网技术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要点

2.1限制现场工作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环境瞬息万变,施工人员不慎会进入相对危险区域。而传统的流动监督、工程监管人员无法察觉现场所有情况,他们的安全管理手段相对不足。而物联网技术应用,可以在工程起始就对现场危险区域进行射频识别和对施工工人定位进行识别,一旦发现施工人员反馈位置出现在危险范围内,立即通过机器发出警告。施工人员及时察觉并退出危险区域,以确保人身安全,避免施工安全问题。

2.2深入检查施工材料质量

建筑工程材料会影响实际工程质量,并容易引发安全问题。施工材料对建筑工程整体稳定程度和实际个体坚固度起着决定性作用。物联网技术中射频识别系统,可以对建筑施工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检查,以真正保证材料内部质量。在建筑工程中运用物联网技术,可以有效建立起工程信息安全平台,并对施工材料整体供应情况进行系统检测以及随时把控。随着工程进度的推进,监控系统可以及时掌握工程材料信息,从而落实安全化、自动化、智能化材料监管控制工作。

2.3随时掌握施工现场状态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动态运作的过程,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变化。在施工现场,车辆进出运送货物等,人员来往频繁并密集工作,对施工现场车辆进出时间和顺序精准把控是个难题。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则可以有效监控并管理这类问题。物联网可以事先收集车辆信息、工作人员信息以及建筑工程材料信息,从初入状态进行比对并分析,进而得出最合理的进出现场时间。物联网信息平台还可以对现场动态进行分析并评估施工材料总体使用情况和状态,对施工材料流动性进行精确把控,进而防止施工现场材料浪费或缺损,确保施工现场始终在信息网络的有效控制之下。

2.4监测施工环境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实时检测,包括地下水、土壤性质以及空气湿度等因素,此外施工阶段还会受到温度的影响,导致混凝土的浇筑等工作出现异常,一旦混凝土结构出现不稳定因素,极有可能增加施工階段的危险,物联网通过对相关数据信息的采集,回传到系统处理层,若是施工环境不适宜施工时会进行警示,监管人员则需要到现场进行调控,进而实现高效的安全施工管理。

2.5对受损施工构建进行修复和移动

物联网技术可以利用射频识别技术对施工材料和构件上的标签进行扫描,以此来收集施工构件受损的数值信息,如果扫描出受损数值较高的构件,则通过射频识别技术,对这类构件进行精准定位,安全管理人员则要修复这些受损构件,确保施工构件的质量符合施工上的需要,以此来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安全风险。通过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对构件受损的信息进行整合,运用分析功能可以分析出构件的受损原因,建筑工程企业可以将构件受损原因告知给构件生产厂商,让其重新设计构件的结构,避免继续生产受损的施工构件。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对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主要问题有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系存在不足;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人员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引入力度不够。物联网技术的出现可以实现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智能化管理;保证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的人身安全。完美的化解了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障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侯严严,邱秀荣.基于物联网的建筑监测系统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04:30-31+33.

[2]徐欣.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共享车位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D].浙江理工大学,2019.

[3]朱玮佳.建筑行业安全工程的管理与控制[J].居舍,2019(13):152+181.

猜你喜欢

物联网技术建筑行业安全问题
新发展格局下建筑行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创新
促进我国建筑行业低碳化的思路
优化技术在土建结构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基于物联网技术下的高校固定资产清查
高校计算机安全防范措施研究
输变电设备运行及安全防范措施
浅谈煤矿瓦斯的安全管理
基于Arduino的物联网技术下校园路灯控制的实现与应用
基于物联网的汽车生产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