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民族脊梁
2020-11-18
你追过星吗?你喜欢的“星”又是谁?他亦或她传递给你哪些正能量?你可知道,在我们国家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有一群默默无闻却执着付出的人,岁月静好的日子,他们坚韧地负重前行;危险来临的时刻,他们勇敢地挺身而出;他们是启明星,照亮黑暗,将光明播撒大地!毕生的付出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美好!他们是我们最该追的星,本期,我们就来一起认识这些耀眼的“明星”!
袁隆平:当代神农
说到袁隆平爷爷,同学们脑海中立马浮现出一位慈祥的老人在稻田间研究水稻的画面。
没错,右图这位就是袁隆平爷爷,在我国,说起袁隆平,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几岁孩童对这个名字都不陌生,他的名字不仅仅是旧时代的记忆,更是新时代最闪亮的星光。他的一生都致力于中国水稻种植事业,致力于将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的手中,为了这个初心和使命,他从壮年奋斗到暮年,用一生去践行这个承诺。他对中国杂交水稻和它背后维系的国家粮食安全怀有赤诚的初心,从过去到现在,从未改变。他将自己对祖国的热忱,结成了一串串饱满的稻穗,为国家为人民交出了漂亮的答卷。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同学们,爱惜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让中国人吃饱饭,袁隆平爷爷一直坚守在水稻种植的科研岗位上,他长期奔走在试验田的第一线,即使已经是接近期颐之年的老人了,他对祖国的水稻事业仍保持高度的热情。在他的带领下,他的科研团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让世人瞩目的成绩。从第一期超级稻到第四期,以及每公顷16吨、17吨和18吨攻关目标的实现,中国杂交水稻的科研工作水平始终领先于世界。让祖国变得更富强,是他永攀新高的动力,也是他所有梦想的终极目标。
2019年,袁隆平爷爷荣获“共和国勋章”,虽然国家最高荣誉加身,但是袁隆平爷爷依旧不改他艰苦朴素的干事作风。他不负这个伟大的荣誉,他担得起这样的称号,他是应该被刻入历史丰碑的伟人。新时代,我们要向袁隆平爷爷看齐,学习他对祖国的虔诚,学习他对祖国发展永葆的政治信念,将这份精神动力转换为实际行动力,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薪火力量。
杜富国:美好生活,英雄守护
绿巨人、钢铁侠这些电影中的人物,被很多男同学津津乐道奉为英雄偶像。同学们,杜富国这个名字你可听说过?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失去双手、看不到光明,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他没有绿巨人威武,没有钢铁侠强壮,但就是这么一个单薄的身躯,扛起了时代英雄的大旗。
2018年10月11日以前,他还是一名健全的扫雷战士,双臂健壮有力,双手灵巧无比,不大的双眼清澈明亮。3年的扫雷生涯,他累计进出雷场1000余次,明亮的双眼与灵巧的双手完美配合下,2400余枚爆炸物被他小心拆除,安然捧出。2018年10月11日14时39分许,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
两年来,杜富国接受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手术,先后使用了10多件假肢等辅助工具。从练习独自穿衣吃饭,到铺床叠被,再到练习写字和体能训练,他用军人的意志顽强地进行康复训练,开始自强自立的新奋斗征程。
两年来,把青春融进祖国山河的杜富国收获了很多荣誉。他被南部战区陆军党委授予一等功,先后获得“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全国自强模范”“时代楷模”荣誉称号,中央军委授予他“排雷英雄战士”荣誉称号,习近平主席亲自向他颁授奖章和证书。
“虽然没了双手,但我还有双腿,可以继续为梦想奔跑;虽然失去光明,但只要心中升起太阳,我的世界依然五彩缤纷。”杜富国说。
屠呦呦:一株救世草,一颗报国心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诗经》中的名句,是屠呦呦奶奶名字的出处,而鹿儿所食的野草,便是青蒿。如冥冥之中的安排,她的人生注定要与青蒿联系在一起。
20世纪60年代,抗性疟蔓延、抗疟新药研发在国内外都处于困境。1969年1月,屠呦呦接受了国家“523”抗疟药物研究的艰巨任务,被任命为中药抗疟科研组组长,开始了抗疟药的研制。 屠呦呦和课题组成员筛选了2000余个中草药方,整理出640种抗疟药方集。他们以鼠疟原虫为模型检测了200多种中草药方和380多个中草药提取物。这其中,青蒿引起了屠呦呦的注意,它能有效抑制寄生虫在动物体内的生长,但疗效却不持续。为了找到答案,屠呦呦又一头扎进了文献堆。
在中医古籍《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两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治疗寒热诸疟的启迪下,屠呦呦创建了低沸点溶剂提取的方法,1971年10月4日,获得了對鼠疟原虫抑制率达100%的青蒿乙醚提取物,这是青蒿素发现最为关键的一步。 为了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1972年屠呦呦及其他两位课题组的同志不顾安危亲自试服该提取物,证明了其安全性,也开创了中药抗疟药物发现之先河。
屠呦呦团队率先对青蒿素做了临床试验。1973年秋,由中药所派人携带青蒿素单体赴海南疟区进行临床试验,证实了青蒿素即为青蒿抗疟的有效成分。青蒿素的发现,改写了只有含N杂环的成分抗疟的历史,标志着人类抗疟历史步入新纪元。之后,屠呦呦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进展汇报,促进全国对青蒿素的协作研究。1981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致函中国卫生部,提议在中国北京召开青蒿素国际会议,由此“抗疟新药青蒿素”为世界熟悉和认可。1986年,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获得自我国新药审批办法实施以来的第一个一类新药的《新药证书》——青蒿素。
2015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全球约有32亿人(占全世界总人口近一半)面临疟疾风险。2015年,全球共有2.14亿疟疾新病例,大约43.8万人死于疟疾。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在过去十年间得到广泛使用,对影响人的最流行也最致命的病原体——恶性疟原虫极为有效。至今基于青蒿素类的复方药物仍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疟一线用药,用以治疗约70%的疟疾患者,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