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激发农村留守儿童对数学课的学习兴趣

2020-11-18董雨元

速读·下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兴趣农村

董雨元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般来说,人类对韵律、节奏、语言和美的感受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对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较之数学来讲,学生更感兴趣,而数学高度的抽象性常常使学生难以理解,对数学望而生畏。由于兴趣较差,致使不少孩子在学科中出现数学偏科的现象很多。其实小学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眼下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与基本技能,已成为我国公民应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数学;兴趣

在农村学校教育中,特别是一些留守儿童,“单亲教育”型和“隔代教育”型较为普遍,父母在外打工,他们由爺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在家里连种地带看管,这些老人一般文化很低甚至是文盲或半文盲,让这些老人监管孩子,无法从心理方面、学习方面、品德方面进行深层次的关心与教育。再加有的家长认为农村孩子就念出书来也是个打工的命,念书念好念坏也一样,因而导致一些学生在学习上不求上进,尤其一上数学课就犯愁,脑子就发呆。从教十年来,先后为320多名不同年龄层次的留守儿童担任过班主任和数学任课教师,感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总是随其兴趣的发展而提高,要想让留守儿童在数学课上取得好成绩,在数学教学中,关键是要为学生创设乐趣无限的“数学环境”,激发他们对数学课的学习兴趣。

一、因人施教提升留守儿童数学品味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让每一个学生都按同一个水平发展,学习完全一样的数学知识和达到同样程度的数学水平,是不现实的。教学需要按一定的进度完成,但并不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按同样的速度完成所学的内容。数学学习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认知规律基础上,如果学生的心理规律没有发展到某个程度,就不要拔苗助长,任何事物总是按照其客观规律发展的,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急功近利。在鼓励一部分学生用较快的速度学习的同时,还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用较长一点的时间达到相应的教学要求。这就是说作为学校教育,必须因人施教,在学习数学的方法上,同样的解题方法有时对优等生非常适用,而对学习较差的留守儿童,则是越讲越糊涂,由此可见,学生的数学兴趣与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水平和思维方式有关,由于学生学习基础和认知能力的差异,在认识和理解数学问题上确实存有不同的方式和方法,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加以比较、理解数学问题的同时,还应当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和理解,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习数学,提升数学品味,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他们对数学课的学习兴趣,增强刻苦学习的主动性,产生学好数学的动机,使留守儿童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由原来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二、创设情景诱发数学魅力

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诱惑力,让学习成绩较差的留守儿童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把他们潜移默化的引导到数学学习中来,老师在教学中就应当有创新、有新意,在愉快和谐气氛中进行的教学,尽量为孩子们创设一些有趣的情境,尽量从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中引出知识,从学生的生活片断中引入学习,让学生眼前一亮,把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学习上来,使他们的思维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充分的表现,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一是创设动画情境,一些年龄小的学生,注意力缺乏持久性,如果课堂上一直处于静态教学,很快就会兴趣索然,对于抽象的知识往往难以掌握。农村小学应当尽量注重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因地制宜的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这一优点,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把抽象的数学具体化、形象化。

三、互动教学激发数学情趣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民主、自由、平等、开放式的教学,互动式教学必须由教师和学生的能动机制、学生的求知内在机制和师生的搭配机制共同形成,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得到落实和凸现,既是互动式教学的内在要求,也是学员能力发展的需要。留守儿童一般学习成绩比较差,给他们自信是成功教育的秘诀,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课堂上如果不把这些留守儿童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除了他们自己不好好学习外,还要交头接耳,东张西望,有时会成为课堂教学的“破坏者”,使其他同学的学习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由于这些孩子一般心理比较扭曲,对他们进行批评有时适得其反,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他们就应该通过互动的形式,以启发教育和鼓励教育为主,在课堂上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启发思考的问题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抓住学员容易生疑的知识点设计互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感到知识的情趣,又感到赋有挑战性的乐趣。尤其对一些不主动发言的同学,老师还应该采取“抛绣球”或个别点名的方式,触动其思考回答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的思维围绕教学转,从而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数学情趣,让学习不好的孩子不再气馁,有了进步的孩子更有自信。

四、上好教育实践课激发数学兴趣

我们在小学数学教育实践课中,只要善于观察、收集具体素材,将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经过综合、概括之后与同学们在课堂上书本里的东西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服务于生产实践,就会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价值,激发起学习兴趣,进一步增强灵活运用数学的意识。因此说一堂实践课成功与否,收集具体素材十分关键。我们在设计数学教育实践课的教学内容时,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在不同年龄段的爱好和乐趣,以学生现有生活环境中的人和事以及数学知识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应用的具体事例为基本素材,通过与数学知识的紧密联系和有机结合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让他们能够抓住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从而达到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的目的。

注释

[1]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79(01):144.

[2]孔子.出自《论语》的第六篇雍野,第20章.

[3]古代道家学派著作《老子》.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兴趣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赞农村“五老”